第四十四章 中二之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有道,我把你当朋友,你为什么要骗我!”  

在一处山洞深处,王星气鼓鼓地质问。  

“王道友,何出此言!”朱有道面无愧色地道。  

“你说传授我的十八式降龙神掌是旷世绝学,我苦炼了几十年,从来没打死过一个人!”  

王奎看不下去了,插嘴道:“好了,阿星,朱道友救了我们,你们是打小时候的朋友,难得见面,好好叙叙旧!”  

王奎出言劝阻,他不知道朱有道的来历,虽然此人杀了熊恶来救了他们叔侄,但现在自己身负重伤,侄子又是不通人情世故。  

这么质问对方,万一人家恼了,只看他悄无声息地就斩杀了熊恶来,那么杀他们叔侄也是轻而易举。  

王星从来就不听叔叔的话,依然愤怒地盯着朱有道。  

朱有道半点也不露愧色,反而振振有词:“王道友,我可没骗你,只是这套掌法你练的不对!”  

王星眼睛一亮:“那该怎么练?”  

“嗯,这门掌法,需要以高深修为、雄厚的法力为根基,取一十八条真龙之魂炼入掌法之中,方可大成!到了那时候,翻山倒海,移星拿月,不在话下!”  

朱有道吹起牛来不打草稿,不但把王星忽悠得两眼放光,就连王奎也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仔细思索,但凡真龙,最低也是六阶妖兽,相当于人类中的炼虚修士。  

如果能把十八条真龙魂魄炼进掌法,那威力…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想要猎杀真龙,取来十八条龙魂,需要什么境界才能做到?  

朱有道看着王星眼中闪烁的熊熊中二之光,心中一颤,这小子不会当真了吧!  

他也是蛮奇怪的,这小子真正年龄都五六十岁了,怎么中二之心依然这么旺盛呢。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之前。  

朱有道只怕被双方战火牵连,一路向北而去。  

他飞了几个时辰,就在一处森林里落了下来,布了一个遮掩自身存在的法阵,就开始修炼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注意到远处有人在追逐打斗。  

他不想多事,也没在意。  

谁知那战斗的一方不敌,逃走的方向竟然朝他这边过来。  

好巧不巧,那人在他附近重伤发作,从天上跌落下来。  

这一对逃命之人是一对叔侄,其中那个侄子,竟然就是他之前在象鼻山,封州修士帐篷之前见过的那个青年。  

当时朱有道就觉得他眼熟,听了他们的对话,才突然想起。  

这个名叫阿星的人,竟然是他年少的时候,在万象城学艺时结识的那个名叫王星的朋友。  

当时朱有道十一岁,王星才八九岁。  

如今几十年过去,两人相貌都有了极大的改变,难怪朱有道只觉得他眼熟,却一时没能认出来。  

他更没想到的是,当初王星年龄小,不喜欢学炼器,只喜欢修炼酷炫狂拽的法术。  

朱有道为了骗学王星家传的炼器术,就仿照前世武侠电视剧中的绝招,创造了修真版的“十八式降龙神掌”,使将开来,金龙飞舞,威势无双,把个小王星喜欢得不得了。  

这套降龙神掌,用起来威力平平,却极消耗法力,只是个花架子。朱有道怎么也没想到,王星竟然坚持练了几十年。  

而且还胆敢用这套掌法来跟筑基期修士过招!  

朱有道隐匿在法阵之内,看着王星犹如飞蛾扑火,简直不忍直视!  

若是一般人,这么中二,朱有道也就看着他去死好了,省得浪费修真资源。  

但他从王星那里学来的炼器术,帮他实现了雕版制符的构想。而雕版制符,在他的修真之路的初期,以及朱家发展的初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直到现在,还对他的修行之路有不可替代的帮助。  

可以这么说,没有王星传授炼器术,朱有道的今天不知道在修真界哪个旮旯摸爬滚打呢!  

有这段因果,朱有道岂能看着他在自己面前被人杀了?  

熊恶来是筑基中期修士,修为远高于朱有道。他原本以为要救下王星,将是一番苦战,没想到熊恶来见王奎重伤,王星是个练气期的渣渣,就失了防御之心。  

被朱有道放了遁地飞刀,轻而易举地给大卸八块,至死都不知道是谁杀了他,可谓死得极其憋屈。  

王奎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的侄子竟然偷偷把家传的炼器术传给了外人。  

但他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是在当年,他一掌就要打死这个偷学他家传绝学的人。  

但此人如今已经是筑基修士,别说自己重伤,就是完好无损,只看此人轻而易举就杀了熊恶来,他只怕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看着自己的侄子又和对方亲密无间起来,他只能在心中叹气。  

王奎也想开了,此事也是侄子的机缘,他结识了朱有道,万一将来自己有个意外,侄子遇到难处时也能有个人帮衬。  

而且,家传的炼器术,侄子根本无心此道,总不能断绝了吧,传给了此人,也算是对祖先的绝学有了交代。  

说起来,这王氏叔侄来历也不简单。  

他们出身封州火熔山王家。  

火熔王家,祖上出过元婴修士,以世传炼器术闻名封州。  

王家是太华宗的附属势力,他们运气不好,因为家族位置处于太华宗与极天宗之间,所以两宗开战之初,火熔山就首当其冲,王家成为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