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干掉多少鬼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路总部发完全国通电之后。  

收复华北、消灭华北方面军主力的消息,如同飓风一般迅速在全国铺开。  

毕竟不是围歼战,华北方面军还是有些漏网之鱼,逃到了满洲。  

以及华北方面军的第1师团、第26师团和第71师团也逃到了承德。  

不过,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主力和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已经确认被消灭。  

所以这一仗只是消灭华北方面军的主力,而不是全歼。  

但是即便没有全歼,但是这个消息,却也是足够令人振奋人心。  

国内的《新华日报》、《大公报》、《申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转发了这一令全体中国军民都振奋的消息。  

《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国外媒体,很快也纷纷转发。  

八路军收复华北,消灭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的消息,不仅是在国内,在西方也是掀起轩然大波。  

有老外评论,此次日军战败,或许东方的战略格局已经开始改变,胜利的天平已经向中华民族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倾斜。  

有人欢喜有人愁。  

比如山本一木。  

承德,日军司令部。  

华北方面军参谋副长山本一木少将看完八路军总部的全国通电,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还没有司令官的消息么?”  

足足两分钟后,山本一木睁开了眼睛,看向一旁的特工队长小鹿五郎中佐。  

自从担任华北方面军参谋副长之后,虽然特工队还是叫山本特工队,但是特工队长已经变成了小鹿五郎。  

毕竟山本一木担任方面军的参谋副长,每天都是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没有时间训练特工队,更别说带领特工队作战。  

“报告将军,还没有。”  

小鹿五郎低头,已经超过5天没有消息,大将阁下大概率已经为天蝗陛下尽忠了。  

山本一木闻言表情痛苦地叹了一口气。  

本来以为抱上了冈村宁次这颗大树,他革新日本陆军战术的伟大理想就能更近一步。  

本来事情进行得也很顺利,他从各甲种师团挑选出了单兵素养最强,甚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参加特工队集训。  

结果也很喜人,小鹿五郎替他训练出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特工队。  

甚至各师团和各联队也组建了具有特种作战性质的蝗军游击队,为各部队的特种部队的模型。  

虽然这些蝗军游击队投入战场之后,并没有取得预料之中的效果,但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然而他才当华北方面军参谋长不到半年。  

华北方面军的主力,直接就被灭了。  

八路和华北方面军,双方的实力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山本一木早有预料,华北方面军不是八路军的敌手。  

但是他没有预料到,华北方面军会败的这么惨,连主力都被李云龙的部队吃掉,就连司令官也大概率玉碎。  

第一军前任司令官筱冢义男重用我,被八路军灭了。  

第一军新任司令官岩松义雄重用我,被八路军灭了。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大将重用我,被八路军灭了。  

下一个重用我的司令官会是谁?  

山本一木脸色难看的说:“我真后悔,没有派特工队去保护大将阁下,或许…”  

“将军不必自责。”  

小鹿五郎劝道:“司令官身边可是有华北方面军最精锐的混成第11旅团,当时那种情况,就算特工队在那里,恐怕也于事无补。”  

山本一木点了点头,小鹿五郎说的这倒是实话。  

连华北方面军的20多万蝗兵精锐主力都被消灭了,一個山本特工队,又能力挽狂澜么?  

答案是否定的。  

山本一木深深叹了口气。  

现在蝗军面对八路军的劣势,已经远不是革新战术就能解决的。  

除非革新所有日军的武器,装备跟八路军同样的武器,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以及大量重炮、重型坦克和飞机。  

否则蝗军很难是八路军的敌手。  

诺门坎战役就说明了问题,一支军队的强大应体现在火力的强大。  

但是山本一木也很清楚,以目前日本军工部门的能力,是绝对在短时间之内生产不出,让一百多万陆军换装的先进武器。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生产出来,以日军现有的资源、生产力和运输能力,以及后勤保障能力,是绝对无法支撑这么大的高成本战争。  

最基本的两个问题日军都解决不了,一个是钢材产量问题,一个是石油问题。  

“未来帝国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山本一木忧心忡忡。  

目前日军已经出现颓势,海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陆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  

现在就算是想要和谈也不行,因为日本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已经不可能再停下来。  

要么战败,要么战胜,或者投降。  

而投降是整个陆军、海军和天蝗都不能接受的。  

现在的蝗军已经没有退路,只能选择死战。  

北平。  

铁狮子胡同。  

原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日军的膏药旗,已经换上了八路军的军旗。  

八路军的军旗中央是一个青天白日,在周围是红色,靠近旗杆的部位写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虽然现在以八路军的实力,完全可以脱离国民政府单干。  

但是八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