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难道天蝗欺骗了我们?(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路军的轰炸机第2编队,飞过名古屋市后,然后分为两个飞行编队继续向东飞行。  

每个飞行编队各为6架轰炸机。  

一个飞行编队沿着京都、广岛方向飞行。  

另一个飞行编队沿着大阪、大分县方向飞行。  

两个飞行编队皆是保持无线电联络。  

最后在长崎附近丢完传单汇合,然后飞越朝鲜半岛南部,从渤海飞回祖国,然后在河源机场降落。  

“领航员,报告位置。”  

9千米高空,教导员王和新一边驾驶着飞机,一边在无线电频道里大声询问道。  

日本本土的地图是一个弯曲的长条状地形,国土的宽度十分的狭窄,以飞机的速度,要是偏航,用不了多久就能飞到海面上。  

这一次轰炸机携带了副油箱,但最大也只能飞7千公里。  

要是飞到海面上,又重新飞回日本的本土,到最后回到祖国的时候燃油耗尽飞不回晋西北,那就尴尬了。  

所以,此次飞行不能偏离航线。  

“前方距离大阪还有大约30公里,没有偏航。”  

一名国军领航员迅速回答。  

作为优秀的战斗机驾驶员,每一名国军飞行员,都是优秀的领航员。  

这些国军飞行员带来了一丰富的领航经验,与八路军的飞行员和领航员交流经验。  

使得这次的轰炸作战任务没有出现偏航的情况。  

也没有出现轰炸机在半道迷路、返回河源机场的情况。  

“001,日本无线电频道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前方各机场的日军飞机,将起飞拦截我们。”  

负责通讯,且听得懂日本话的电报员,在无线电里语气轻松的向王和新汇报。  

这里是日本的本土,只要打开无线电台,就能监听到对方的谈话。  

同样的,日本的电台也能监听到八路军电台的通话。  

“你们别说,这鬼子还挺好客,专门出动飞机为咱们护航。”  

周自开在无线电频道里笑道,语气愉快。  

他们的飞机在日本本土上空9千米的高度。  

这个高度,鬼子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都飞不上来,更别说其他拉胯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这一仗,是周自开参军以来,打得最爽舒服最痛快的一仗。  

没有之一。  

比“八一四”空战都要爽。  

轰炸东京,炸毁鬼子翔鹤号航母,在日本本土发传单,轰炸机编队在日本本土如入无人之境…  

这一仗打下来,周自开也成为了李云龙的铁杆粉丝。  

“云龙烧烤”计划,没有我周自开怎么行?  

“哈哈…”  

有飞行员笑出了声,轰炸机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全体机组,快速前进,抵达目标城市上空后,按照原定计划撒下传单。”  

王和新语气冷静的下达了命令。  

此时他们还处在敌人本土领空,还有任务没有完成,不是高兴的时候。  

等轰炸机飞回了晋西北再高兴庆祝不迟。  

几分钟之后,6架轰炸机组成的编队抵达了大阪上空。  

驻守大阪的鬼子飞机编队起飞拦截。  

但很可惜,鬼子飞机只能在轰炸机编队的下方盘旋,就跟护航似的。  

而后。  

随着轰炸机从大阪上空一掠而过,漫天的传单飞下。  

大阪。  

大阪距离东京大约400公里。  

日本大阪民众,还不知道东京遭到史上最大轰炸,也不知道翔鹤号航母遭到偷袭。  

此时的大阪人,如往常一样,吃完早饭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处巷子里,一名鬼子教官,正在教半大的日本孩子拼刺训练。  

这些日本孩子平均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  

随着鬼子教官的命令,日本孩子们手持木棍,便如同锋利的刺刀一般整齐的向前刺出,同时传出整齐的呼喝声。  

这些日本孩子各个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是日军甲种师团,特别是大阪师团的后备役。  

他们从小接受拼刺训练,武士道精神洗礼,而后要进入部队参加射击训练。  

合格的才能进入甲种师团服役。  

而鬼子教官,名叫宫本次郎,是第四师团的一名因伤编入预备役的老兵。  

虽然这些人从小接受武士道精神和效忠天蝗的洗脑。  

但是商贩出身的第四师团远没有其他甲种师团部队,在战斗中不要命。  

他们很惜命,不会去做无谓的牺牲,像什么为了天皇自杀式冲锋这种事儿他们是干不出来的。  

不过第四师团毕竟是甲种师团,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训练正酣时,天空忽然响起了连成片的嗡嗡嗡声。  

宫本次郎和日本孩子们看去,只见天空中出现了大量的日军战斗机,正疯狂的往上爬升。  

呜呜呜——  

同时,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响了起来。  

“纳尼?”  

宫本次郎看到了这一幕,察觉到了不对劲,举起胸前的望远镜朝天空看去。  

按道理说,宫本次郎只是一名士兵,是不配装备望远镜的。  

不过他因为负伤立功被编入预备役,所以上级奖励了他一副望远镜。  

“大家不要惊慌。”  

“这可能是演习。”  

很快,宫本次郎便恢复了镇定。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从大阪上空掠过,漫天的传单被撒了下来。  

“教官,那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