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势如破竹(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生命危险。  

孔捷自然是知道凝固汽油弹的恐怖威力,所以他特意等火熄灭之后再命令部队进攻。  

“是。”  

一旁的参谋长回道。  

包围圈内。  

日军指挥部内。  

田边盛武等老鬼子运气还算不错。  

他们藏身的山洞比较隐蔽,八路军的燃烧弹没有炸到这里。  

但是这个山头也挨了几发燃烧弹,外边是熊熊大火,原本很凉快的山洞内的温度也是逐渐升高。  

“怎么这么热?”  

忽然感受到有些燥热的田边盛武解开了衣扣。  

一旁的桑木崇明、西原贯治等人也感觉到了山洞内有些热。  

就在这时,一名作战参谋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带着哭腔,向田边盛武顿首报告道:“将军,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慢慢说!”  

田边盛武的脸色猛然一沉。  

作战参谋语气绝望的说:“八路军的飞机,向我们的所有山头阵地,投下了大量燃烧弹,我们的阵地已经化为一片火海。”  

“纳尼?”  

田边盛武音调陡然拔高,脸色大变。  

就连一旁的桑木崇明、西原贯治、重田德松等人,也纷纷脸色大变。  

由于山洞比较安全,可以防八路军的炮弹、航空炸弹和燃烧弹,所以每个师团的鬼子师团长和各旅团的旅团长,全部都在山洞内。  

各师团、旅团的参谋长和联队长在外指挥部队作战。  

一众老鬼子还在诧异山洞怎么这么热,原来是八路军投下了大量燃烧弹。  

那种燃烧弹的威力,在场的鬼子军官都印象深刻。  

这一次,八路军的飞机定是没有携带常规航空炸弹,而携带的是大量的燃烧弹。  

桑木崇明快步走到电话机旁,一把抓起电报,呼叫道:“莫西莫西,我是桑木崇明,呼叫第110师团,呼叫110师团…”  

“将军!各师团、旅团的电话都打不通。”一旁的电话兵站起身来,苦着脸说,“电话线多半已经被炸断了。”  

桑木崇明咒骂一声,将话筒重重摔在地上,然后拿上中将战刀向洞口走去。  

西原贯治和重田德松赶紧拿着军刀跟上。  

但很快,三个老鬼子就被洞口的火焰给逼了回来,外面的空气都是灼热的,连出洞口都难,更别说去找自己的部队。  

“参谋长阁下,外面已经被烧成一片火海,我们怎么办?”  

回到洞内,西原贯治语气凝重的对田边盛武询问道。  

田边盛武的一颗心也顿时沉到了谷底。  

燃烧弹!八路军居然投下了大量的燃烧弹!  

外面已经化为一片火海,哪怕有防炮洞,工事里的蝗军士兵怕也是大多数被直接烧死。  

想到这,田边盛武更是寒意直冒,真要这样,他们这些中将和少将也是凶多吉少。  

如果大量日军士兵被八路军的燃烧弹烧死,剩下的蝗军拿什么抵挡七八万八路军主力的凶猛进攻?  

“立即向冈村宁次大将请求战术指导!”  

田边盛武脸色紧绷的看向一名通讯参谋。  

虽然平日里堪称足智多谋,但这时候,除了向冈村请求战术指导,田边盛武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嗨。”  

通讯参谋低头,转身向电台走去。  

但很快,通讯参谋又走了回来:“将军,现在洞外是大火,我们没有办法架设天线。”  

田边盛武大怒,“等火灭了立即架天线。”  

“嗨。”  

鬼子通讯参谋猛然低头。  

火势渐渐熄灭,日军的阵地上已经是一副焦黑的景象。  

无数鬼子军官和士兵被烧成了焦炭模样,有很多鬼子还保留着生前痛苦挣扎的姿势,犹如时间在一霎那凝固了,留下这些漆黑的雕塑。  

风一吹,这些雕塑宛如沙子一般,逐渐倒塌消散。  

之前的二十多座山头上,还有超过一万5千多鬼子士兵和军官。  

但是两波凝固汽油弹轰炸下来,已经看不见几个活着的鬼子。  

就连鬼子的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和迫击炮都在凝固汽油弹的焚烧中化为铁水,融进泥土沙石中。  

凝固汽油弹的爆炸威力,恐怖如斯!  

火焰熄灭之后,八路军重新组织攻势。  

之前鬼子的兵力超过1万5千人,分布在二十多个山头的阵地上。  

虽然八路军的飞机,投下了大量的燃烧弹,将鬼子区域变成一片火海。  

但是也很难将所有的鬼子给全部消灭。  

虽然包围圈不小,但是燃烧弹爆炸的火焰毕竟不能烧到所有的鬼子阵地。  

为了防空,鬼子还搞了一些隐蔽阵地,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些隐蔽阵地没有暴露。  

不过。  

大部分鬼子阵地和阵地上的鬼子,都成了火下亡魂。  

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八路军的攻势势如破竹,连续夺取鬼子所占领的山头,消灭残余的鬼子士兵。  

虽然残存的鬼子顽强抵抗,但是八路军战士漫山遍野。  

“将军。”  

“八路军开始进攻了。”  

包围圈内,一名作战参谋急匆匆的炮进指挥部,语气惊慌的向田边盛武低头汇报道:  

“各阵地上还有一些蝗军士兵,但是很少,挡不住八路军进攻。”  

田边盛武的右手,紧紧握住了中将战刀的刀柄。  

如果有末精三站在这里,他一定会活劈了对方,要不是有末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