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同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李云龙选择鬼子修到超过100座加厚碉堡和炮楼后发起战役。  

一方面是想做100座加厚碉堡和炮楼的生意。  

如果等鬼子把200座加厚碉堡和炮楼修好再动手。  

等于是给了鬼子更多的准备时间,新一团的伤亡也势必会增大。  

另一方面,李云龙不知道鬼子的扫荡什么时候开始,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太原被八路军攻下,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被一锅端,都是拜他李云龙所赐。  

在晋东南的时候,身边都是129师主力部队,鬼子拿新一团和李云龙没有办法。  

但是现在新一团到了晋西北,李云龙手里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鬼子绝对会发起报复扫荡。  

不管鬼子的扫荡什么时候开始,等鬼子扫荡的时候,第36师团绝对是进攻新一团的主力之一。  

提前吃掉或者重创第36师团。  

不仅能使得新一团快速发展扩大,还能提前破坏鬼子的扫荡计划。  

毕竟。  

吃掉或重创第36师团的生意,可是一桩大生意,李云龙相信陈老板绝对会感兴趣。  

李云龙扫了众人一眼说:“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么决定了,咱们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这次一定要把第36师团给吃掉,干掉井关仞!”  

“下面我分配一下工作。”  

“邢副团长负责战役准备和后勤工作。”  

“赵政委负责战前的政治动员。”  

“我跟王参谋长负责完善作战计划。”  

“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  

王德厚和赵刚摇了摇头,表示没有问题。  

邢志国却好奇的问道:“团长,如果这次咱们能吃掉第36师团,陈老板那边能给咱们什么价格?”  

李云龙说道:“价格跟在晋东南的时候一样,1000吨武器弹药和1000吨粮食,干掉师团长井关仞的价格另算。”  

王德厚双眼微微一亮:“干掉井关仞的价格肯定会很丰厚!”  

作为总部的参谋,干掉武藤章中将和平田健吉中将的价格,他是很清楚的。  

干掉一个日军中将的价格,不比1000吨武器弹药差!  

“那是自然!”李云龙双眼中露出一抹期待,“这次要是能干掉井关仞,说不定会有坦克!”  

坦克学员和飞行学员到海外军事基地学习,已经出发一个月了。  

飞行学员需要学习一年,而坦克学员只需要学习3个月就能毕业,还有2个月坦克学员们就要归来了。  

赵刚、邢志国和王德厚闻言,双眼勐然一亮,饱含期待。  

真要有坦克就好了!  

这也是李云龙着急吃掉第36师团的原因之一。  

他试探的问过陈峰干掉井关仞的价格是什么,但是陈峰没有透露,只说是会有惊喜。  

至于是什么惊喜,陈老板闭口不言。  

“1000吨武器弹药和1000吨粮食也很丰厚!”  

王德厚道:“如果这1000吨武器弹药全给咱们新一团,咱们又能扩编1万5千号战士。”  

“不能全部留下,要上交一半武器弹药和粮食给总部。”  

李云龙摇了摇头,思想觉悟很高。  

光靠新一团是吃不掉第36师团的,因为面对的不是一个鬼子师团,而是整个第一军。  

必须要129师的主力配合,拖住第一军的鬼子主力,新二团和独立团的主力过来,才有机会吃掉第36师团。  

所以,李云龙必须要上交给总部一半的生意物资。  

好在占领3座县城还另外有900吨粮食、6门150毫米重炮、6门37毫米高射炮和300支新式冲锋枪。  

新一团差不多也能入账1000吨粮食。  

而且端掉1座加厚和加固炮楼碉堡的价格,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碉堡和炮楼的5倍。  

只要能吃掉或者重创第36师团,这次生意绝对大赚!  

“就算上交一半,那也能扩编7500号人!”  

说到这里,王德厚眼神炙热。  

虽然在攻打第36师团的战役中会有牺牲,但是只要战役胜利,武器弹药就会报销。  

想到以后过着军参谋长的日子,王德厚想想都激动。  

“不止扩编7500号人。”赵刚笑道,“还有缴获的那一份呢?”  

“对,还有缴获的那一份!”王德厚笑容越发灿烂,“鬼子加伪军1万5千号人,起码能缴获5000支枪、子弹上百万发把?”  

“干啥呀,干啥呀?”  

李大团长没好气的说:“这仗还没开始,就开始想着扩编的事儿了?没其他事就赶紧散会,我跟王参谋长还得弄作战计划呢。”  

邢志国和赵刚相视一笑,而后收起笔记本向外走去,李云龙和王德厚开始做作战计划的细节和应急预桉。  

除了要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之外。  

指挥官还得考虑怎样才能让战士保持最好的状态,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做好作战计划的细节和应急预桉后,李云龙便让王德厚拟了一份电报。  

他看完没有问题然后签上字,然后王德厚让电报员立即将电报发给了总部。  

总部。  

今天师长不在,只有老总和参谋长,以及几名作战参谋在总部。  

“报告首长,新一团电报!”  

译码员手里捏着两张电报,走到老总和参谋长的身边,啪的敬了个军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