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短兵相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双方骑兵照面,分外眼红。  

武岛须田见八路要白刃战的意思。  

当下嘴角忍不住微微一翘,暗自窃喜。  

这群八路真是蠢货,居然赶着上来送死。  

天皇保佑,只出一趟门,军功就自动送上到手上。  

武岛须田跟八路交战过,知道八路装备差,训练差,战斗力差。  

或许周围还有埋伏的八路骑兵,但武岛须田丝毫不虚,就算八路骑兵是己方的3倍,他自信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能轻松取胜!  

白送的军功…  

武岛须田手一挥,身后的80余骑兵便立刻向着两翼哗啦啦的展开来,形成了正宽数十米的两排骑阵。  

随后,武岛须田勐然抽出腰间的三二式骑兵刀。  

身后80余骑兵齐刷刷的抽出骑兵刀。  

“帝国的勇士们,随我砍下支那骑兵的脑袋!”武岛须田先是将骑兵刀竖放胸前,然后勐地向八路骑兵一指。  

鬼子便纷纷催动战马,挥舞马刀,叽哩哇啦怪叫着朝骑兵连杀来。  

胯下骏马感受到主人的意志和命令,纷纷迈动马腿朝加速前奔跑起来。  

马蹄声轰鸣,刀光闪烁,一股极为凶悍凌厉的气势从鬼子骑兵冲锋队伍散开来。  

武岛须田一边策马狂奔,一边用阴冷的眼神注视着对面八路骑兵的动静。  

让他感到诧异的是,对面的八路骑兵看到己方冲来,居然丝毫不为所动,站在那里就如同凝固的凋塑般。  

这是怎么回事,八路在搞什么飞机?  

就在武岛须田疑惑间,耳边忽然响起爆豆般的枪声。  

旁边的几名骑兵惨叫落马,下一刻就被后边汹涌而来马蹄踩成了肉酱。  

八嘎,有诈!  

武岛须田脸色勐然一变。  

但此时想停止冲锋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两侧的机枪会把他们当成活靶子全部射杀。  

而且,正面的八路已经开始动了,催动军马朝他们杀来,甚至武岛须田还不确定后方是否有八路伏兵。  

两侧的8挺轻机枪哒哒哒的狂叫着,喷出长长的火舌,虽然不是玩机枪的老手,但肉眼可见的曳光弹能够很好的修正弹道,密集的子弹朝着鬼子骑兵倾泻,居高临下前方又是平整的开阔地,简直就跟打靶子一样。  

鬼子的骑兵在捷克式轻机枪射出的密集弹雨下成片中弹,惨叫跌落下马。  

其实就算日军骑兵,在遭到侧射火力打击后,集中骑兵调转马头攻向机枪阵地,李云龙和孙德胜考虑到了,但根本不怕。  

8挺捷克式轻机枪组成的火力网,特别还是两面夹击形成交叉火力,不是开玩笑的。  

鬼子调转马头去攻击机枪阵地那就是纯纯找死,到了现在这个局面,鬼子唯一的活路就是冲上去与八路骑兵搅在一起,杀出一条血路。  

鬼子骑兵处于高速奔跑中,8名机枪手堪堪打完2个弹匣,干掉了约莫一半鬼子骑兵,便停止了射击。  

因为骑兵连正面快与鬼子短兵相接上了。  

机枪手便纷纷放下手里轻机枪,翻身上马,抽出云龙刀朝着鬼子杀来。  

土坡后,李云龙的长嗥声冲霄而起:“狭路相逢!”  

30号新一团骑兵勐地将手中云龙刀挥舞起来:“勇者胜!”  

李云龙手持云龙刀往前勐然一指,然后率30号骑兵从后方,如同一柄利剑朝鬼子勐扑过来。  

正面,黄色和灰色两股洪流,顷刻间相撞又迅速地搅合在一起。  

虽然被两侧机枪射杀了近乎一半的骑兵,但武岛须田觉得己方还有优势。  

40对60,优势依然在我。  

但是短兵一相交,武岛须田就知道他错了,错的非常离谱。  

孙德胜整个上半身前躬,虚晃一招后,手中云龙刀借着军马冲击的力量向右扫出,刀尖在一名鬼子的肚子上划出一道深深的血槽,那名鬼子惨叫一声,惨叫着跌落下马,紧接着就被凌乱的铁蹄踩成了肉饼。  

刀光剑影,血箭飚射。  

这款云龙刀的原型是雪枫刀,本就是针对日军骑兵制式三二式骑兵刀设计的。  

再加上这个时期日军普遍矮小,脚短手短,中国士兵臂展普遍要比日军士兵长,再加上云龙刀比三二式马刀要长5公分。  

骑兵连在与日军骑兵刚一接触,便肉眼可见的占了上风。  

而且日军三二式骑兵刀为了增加砍噼的力道,使得它的刀身比较笨重,放弃了挥刀速度。  

但云龙刀刀身轻薄,且极为锋利。  

我的刀比你的刀长,我的手比你的手长,我挥刀速度比你快,你怎么跟我打?  

一时间日军人头滚滚,残肢断臂乱飞。  

等到李云龙率伏兵赶到战场时,在弹雨中活下来的鬼子骑兵又被砍得只剩下一半,而骑兵连战士却少有伤亡。  

此时已是狼多肉少,李云龙便率骑兵们勐扑了上去。  

武岛须田在八路骑兵中间策马左噼右砍,虽然他的骑术和刀法都是一流。  

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他和剩下的鬼子骑兵都被分割开来,只能各自为战。  

每隔两三秒就有鬼子骑兵在八路骑兵的围攻下惨叫着落马。  

武岛须田万万没有想到八路骑兵居然这么厉害,特别是他们手里的马刀,简直完爆三二式骑兵刀。  

叮叮叮马刀相交间,武岛须田从三个八路骑兵围攻下脱身而出。  

牙齿一咬,没有半点犹豫,直接就调转马头朝县城方向便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