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瓮中捉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喊杀声冲天而起。  

清冷月色下,能够看到数百名黑衣人翻墙而入,与安阜园里的兵丁护卫厮杀起来,没过多久,刀剑交击,鲜血染红了安阜园的地砖。  

“保护世子!”  

杨溢之猛然一喝,拔出腰间宝剑,挡在张信、双儿等人面前,与数十名金顶门武官结阵而起,冷眼扫视四周,防止有人刺杀世子。  

安阜园本是沐王府宅邸,有沐王府的高手领路,天地会、沐王府的高手轻车熟路,势如破竹,一路朝后宅区域杀了过来。  

“哼,自寻死路!”  

自从建宁公主下嫁的消息传来,张信早已做了完全准备,此刻见到天地会、沐王府刺客杀来,脸上没有半点惊慌,反而眼神深邃,透出森然冷意。  

“杀!”  

林永超、沐剑声等人持剑冲杀,竟无比顺利,很快就突破了外围防守,进入了后宅。  

“结阵!”  

杨溢之眼神一冷,率领手下侍卫武官结阵抵挡,很快就将刺杀的第一波攻势挡住了。  

杨溢之率领的侍卫武官,皆是张信手下的心腹,大多数是锦州金顶门的横练高手,少部分是平西王府网罗的江湖高手,武艺超群。  

这等人一旦结阵而起,即使林永超、柳大洪等人也攻不破,怒吼连连,拼力厮杀。  

看到天地会、沐王府的刺客全都集中在后宅区域,张信笑了,眼神冰冷森然,从怀中掏出一枚哨子,运转内息,深吸口气,长长吹响。  

“呜呜——”  

哨音响起,有张信内息的加成,顿时传遍了整个安阜园。  

“杀!!!”  

忽然,安阜园外围庭院里的房间,大门一开,无数身披甲胄的精锐士兵,手持长矛冲了数来,很快结阵而起,从外向内外围过来。  

兵将们密密麻麻,竟是足足两营兵力!  

“啊…”  

“该死的,中计了!”  

“这是个圈套,快撤快撤…”  

那些最外围的武林人士最先受到冲击,一排排长矛之下,任你武功再高也无处可躲,身上瞬间戳出数十个血窟窿,鲜血潺潺,绝望不甘的倒地不起。  

屠杀!  

这是一场力量不对等的大屠杀!  

埋伏在外围房间里的士兵们,皆是夏国相的兵马,精锐中的精锐,两营兵力,足足千余人,这些武林人士如何抵挡,只能绝望不甘的被屠杀。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吗?  

还不止!  

张信可惜命的很。  

若是杨溢之、胡逸之等人抵挡不住怎么办?  

所以当哨声响起时,张信庭院的四处高楼上,蓦然站起一排排的弓箭手,箭矢如雨,划破夜空,落入武林人士的人群中,咻咻射倒一地。  

这是胡国柱军营里的神射手,也有一营兵力,被他埋伏庭院高楼上,占据高空地利,可攻可守,足可保证张信的人身安全。  

此时,天地会、沐王府的刺客们,足足数百人,全部落入张信圈套中,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他宰割。  

看着武林人士一个个死去,张信嘴角冷笑,没有半点怜悯。  

“叮叮当当。”  

屋顶上的打斗也分出了胜负。  

九难师太不愧是碧血剑的女主,一手剑术精妙绝伦,竟连百胜刀王也渐渐落入下风,只能拼尽全力,拖住她的手脚。  

“不放箭吗?”  

李西华神情冷静,看着远处屋顶上的打斗,淡淡问道。  

张信笑着答道:“我不想杀她。”  

九难师太是前明皇室最正统的遗留血脉,命运摧折,当日闯贼破城时,被崇祯皇帝亲手砍断了一条手臂,实在可怜,张信并不想杀她。  

李西华闻言,诧异的看着张信道:“你这等人也会心软?那白衣尼姑武功绝顶,今日是留下她的最好机会,若是放过了她,怕是会后患无穷。”  

张信怔了一下,低头沉吟起来,似在考虑其中利弊。  

半晌后。  

张信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她命运凄苦,是我极尊敬的人物,还是留她一条性命吧。”  

李西华点点头,不再赘言了。  

此时,厮杀声渐渐弱了下来,仅有沐剑声、苏冈、柳大洪、林永超、关安基、李力世、玄贞道人等寥寥数十人苦苦坚持,负隅顽抗。  

“停——”  

蓦然,张信一声长喝,杨溢之等人全部停手。  

沐剑声、柳大洪、林永超等人被重重包围,已然逃不出去,一个个大声叫骂道:“姓吴的小贼,你要杀便杀,早晚有一天,会有英雄豪杰为我等报仇的!”  

“就是就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仿佛已经猜测到自己的命运结局,这些武林豪杰慷慨赴死,面上一派肃然之色,不禁让杨溢之等人敬重,露出几分慨叹之色。  

“呵呵,我可没说要杀你们。”  

张信淡淡笑道,抬头望向屋顶,朗声喊道:“师太,胜负已分,还是早早退去吧。看在往日渊源的情分上,今日我不杀你…”  

声音清朗,清晰落入胡逸之与九难师太的耳畔。  

霎时间,胡逸之跃出场外。  

额上微微渗出汗珠,望向九难师太的目光中,透出几分敬佩之色。  

与此同时,九难师太也横剑收手,一双清冷双目,深深望了一眼那站在庭院里昂首挺胸,气度不凡的锦衣青年,面上似有几分狐疑,旋即轻叹一声,飘身远去。  

白衣飘飘,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