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编队飞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架歼十A战斗机,列队在滑行道上,看起来真是相当的壮观,有点大象漫步的意思了。  

“利剑中队呼叫塔台,准备执行转场飞行任务,请求编队起飞。”江佳翼在无线加密通信频道内呼叫塔台管制。  

随即无线电频道内传来管制员的声音。  

在收到起飞许可后,中队长江佳翼和周强,一前一后,开始在跑道上快速滑行起来,这是采用了双机编队起飞的方式,接下来覃天和孔伟也要采用同样的起飞方式。  

这样要比单机一架一架的起飞要更快,在战时采用这种起飞方式是很关键的,当然这就对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了。  

“轰!”  

九五二一和九五二三号歼十A战斗机,在跑道上快速滑跑道起来,加力全开,仅用了四百米就起飞了。  

覃天和孔伟紧随其后,也打开了发动机加力,加速滑行,双机编队起飞。  

利剑中队四架歼十A战斗机,起飞后不久,便在空中完成了四机编队的汇合,四架战鹰组成的编队,气势更强,有如九天之雷,划破长空,如同利剑一般直刺蓝天。  

很快它们都爬升到了一万五千米高度,以高亚音速0.9马赫的速度巡航,开始向北方飞行。  

虽然说外挂了副油箱,但是这并没有对歼十战斗机的巡航造成太大的影响。  

三千公里的航程,需要三个小时出头,才能飞完,这么长距离的飞行,对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这在战时又是经常会有的事情,所以平时就要加强训练,这样到了战时才能够成为空军的利剑。  

甚至以后还有可能在空中加油机的配合下,完成更长距离的飞行,并且还要执行打击任务,这就更加考验飞行员的技能了。  

只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歼十A战斗机才刚刚入列,很多的战术训练都还要逐步的展开。  

四人在飞行途中,在无线电频道内也在交流着,这样才不会感到疲劳。  

覃天道:“现在北方应该是非常冷了,有可能大雪漫天呀!”  

江佳翼笑道:“是啊,好久没有去过北方了,可以去尝一尝北方的小鸡炖蘑菇什么的了!”  

孔伟道:“这次空军金头盔比武,我觉得咱们的希望是最大的,如果我们能够拿到异型机对抗的冠军就好了!”  

覃天道:“那是必须的,我们主要的对手是苏三零战斗机,歼十一A和苏二七战斗机,我们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它们的航电火控太落后。”  

江佳翼笑道:“覃天说得对,我们要针对苏三零战斗机的弱点,制订我们的战术。”  

覃天笑道:“拿到金头盔后,差不多就可以放探亲假了吧!”  

江佳翼道:“没错,覃天,你家在甜城,回家也方便!”  

覃天这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周紫尘,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有时候覃天还想去东北看看她的。  

只是现在很少有机会去东北了。  

只有歼十战斗机改进,还有无侦九大型无人机的研制过程中,周紫尘这个编外设计师,有可能会来六一一所,到时候就能见到她了。  

一万五千米高空中,四名顶尖的战斗机飞行员,操纵着歼十A战斗机,保持着密集编队的队形,沿着预定航线,飞过了祖国的长江,黄河,很快就来到了北方,从高空中望下去,甚至能看到茫茫的银色大地。  

真是太美了,覃天也不由得赞叹,这次长途转场飞行,真是一种享受,对他来说这种转场飞行就是小儿科了。  

三个小时后,利剑中队开始接近北方某机场了,三千公里的航程,飞越了大半个中国。  

不多时,覃天的眼睛已经能够看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机场了,利剑中队四架歼十战斗机不断下降高度,准备降落了。  

这时候机场上,已经从南方各个空军歼击机师来到这里的飞行员们,就看到了四架漂亮的鸭式布局战斗机准备进场了。  

在和机场塔台取得联系,并得到降落的许可后,江佳翼第一个开始进场着陆,接着其余三人也跟了上来,按编队顺序开始排队降落,四架歼十A战斗机,如同一只只优美的大雁,轻盈地落在跑道上。  

这种鸭式布局的战斗机,很值得称道的便是这起飞降落了,其起飞降落的滑跑距离都非常短,因此这些战斗机没用多少时间便安全降落在机场上。  

覃天是最后一个着陆的,由于下了雪,这个机场除了跑道和停机坪,都是白色的一片,所以降落是比较容易的。  

覃天驾驶歼十A战斗机,以极低的速度对准了跑道,打开起落架舱门,放下起落架,两只巨大的鸭翼大角度偏转,战机在机场上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终于着地,一朵红白相间的伞花瞬间打开,不知迷倒了多少在场的人!  

这就是国产最新锐的第三代战斗机,歼十A战斗机,那些二代机的飞行员们,一个个都露出了痴迷之色。  

歼十战斗机在二代机飞行员们的心里,那就跟美女没有什么区别,这几架歼十A战斗机降落的姿态,都是那么的美,让人陶醉。  

再想想他们驾驶的歼七歼八战斗机,那操作起来真是猛如虎,而人家轻轻松松的就落在跑道上了。  

四架歼十A战斗机,在滑行道上依次慢速滑向指定的停机坪,先到的飞行员们,一个个都紧紧的盯着它们,等四架歼十A战斗机停好之后,这些飞行员们更是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