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四十三 墓中墓(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坠落,坠落。  

向着无边的黑暗坠下去。  

清凉的水气涌上来,飒飒冷风穿过子桑玲的鬓发,三千青丝,迎风轻扬。  

隐隐之中,黑暗的最深处似有什么恐怖厉象耸动,少女心中一惊,下意识地闭起了眼睛。  

于此幽暗之世,听闻轮回永恒。  

无知无识,混沌无序。  

吾是朽化腐烂之至高,吾是黯淡无光之星辰。  

回归死亡拥抱,堕落黑暗沉沦。  

耳畔传来吟唱声。  

“噗通”一声,子桑玲坠入了地下暗河里。  

河水冰寒刺骨,她一头栽进了水里,数不尽的泡沫翻涌上来。  

水流湍急,子桑玲憋着气好几次想要稳住身子,却被激流一冲,不自觉的向着远处飘去。  

青丝如同海藻一般飘散,少女宛如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她的羽翼无法在这冰冷的河水中展开,似乎有一种力量将其束缚,不得伸展。  

可手心还是温暖的,被元宵死死紧握住。  

子桑玲的只觉得无比的安心,洛雪被元宵另一只手抓住,三个人皆在汹涌流淌的暗河中沉浮。  

顺着河流不知道飘荡了多久,子桑玲感到腰侧被人抱紧,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忐忑的心彻底放松了下来。  

下一刻,元宵催动灵力,从暗河中脱离出去,跃出水面。  

他斩波破浪而出,带着身旁两个少女脱离了冰冷的河水,来到一座类似舢板的小船,也不知是以什么木料建造的,历经千年不曾腐朽。  

元宵当下研究了一番,只见此木纹质紧密,坚固如铁,外面更是光华,仿佛打了一层蜡一般,若无腐烂也就罢了,在这般潮湿的环境下,竟连绿苔、水藓一类的植物也不曾生长。  

水珠沿着他们的衣角滴落,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  

元宵趁机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只见湍急的地下暗河在他们的脚下汹涌流过,河道宽阔,水面上倒映着形态奇异的钟乳石,看来寝殿的下方是一处溶洞的样子。  

如此,也佐证了元宵的判断。  

之前所见的并非陵寝真正的主墓室。  

主墓室还在下面。  

小船停靠在河道上,一侧被一条锁链牢牢系在石壁上。  

靠着石壁的河面上不仅停着这一艘船,仿佛这是一个小码头,十数艘船整齐的排列在宽阔的河道上,在等着什么人。  

这时,元宵道:“走吧,顺着河流的方向往前看看,趁着那个魔族女人还没追来,说不定运气好能在那里找到路。”  

子桑玲也点头道:“这里似是人工开凿的工事,应该还有别的出路。”  

元宵立在船头,伸出狐爪劈断了系着小船的钢索。  

四溅飞散的火花中,小船悠悠远去,顺流而下。  

子桑玲仰望着头顶不时显露出来的奇异钟乳石不禁啧啧称奇。  

洛雪在此刻悠悠醒来,看见四周的环境,不知发生了何事。  

元宵简单讲述了一下他们此刻的困境。  

小船漂流了一段时间,三人明显觉察到,河水的流速变缓了,原来是小船行至一处路口,水道分流,在他们的眼前乍现出三条幽深寂静的通道。  

只是三条通道入口所在的方向迥异,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者所设,必定机关重重,一旦选择错误,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走那边?”元宵陷入沉思。  

子桑玲身上的偃甲猫核心又绽出光辉,射线一端,指引出了道路。  

一切都是不偶然,似乎有什么力量在指引她。  

而随后三人的所见证明选择这条路确实没错——溶洞一般的自然洞窟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以打磨光滑的巨石修建而成的墓道,在墓道的两端,两人再一次见到了那些铭刻在巨墙上的诡异符号。  

蜿蜒曲折,既像兽面纹,又像文字,可元宵看得久了,只觉一股凛冽杀气扑面而来,十分诡异。  

“上面写着什么?”元宵问道。  

他隐约感觉到这座陵墓与魔族有关。  

“没什么,就是一些颂词,说墓中那位帝君如何伟大的,以及擅闯者死一类的老话。”子桑玲道。  

“帝君。”这座陵寝之中究竟埋藏着何人,要以帝君二字称呼。  

未几,小船触及到什么东西停了下来,而已经十分平缓的流水也一分为二,向着远处流去。  

三人一看,居然是一处码头,搭建码头的材料与小船的一样,都是一种无名的木料,不仅质地坚韧,还十分轻盈,更不受日月消磨,不曾腐蚀…  

他们弃舟登岸,走进了真正的陵墓之中。  

这竟是一座墓中墓。  

漫长的甬道展现在眼前。  

绚烂至极的极光挂在陵墓的天穹上,他们还在地底徘徊,那所谓的天穹不过是嶙峋峥嵘的岩石。  

迸发着极为夺目的光辉。  

穹顶离地面极高。  

它们之间的空隙可以容下一个庞然巨物。  

不过有了上一次的经历,见到这些极光,三人十分谨慎,生怕不知从何处跃出持着兵刃的活人俑。然而,前行了大半天,除了面前这条由琳琅满目的宝石铺就而成的御道,还未见其他别的东西。  

宝石御道引导着二人的前行的方向,御道笔直向前,宽阔而容三匹马车并行,难以想象是何等惊人的财富,或者滔天的权势才能将世间各种珠宝汇集于此,却只是拿来当铺路的砖石。  

“这座陵墓埋葬着谁?”元宵感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