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甜言蜜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月亮为了蔡忠和与田小英的婚事,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两头家”的解决办法。  

这是箬溪一带农村比较少有的一种婚姻方式。  

区别在于。  

如果纯粹是“倒插门”,那就是男方必须到女方家庭中上门,就像过继给了女方家一样,姓氏也要换成女方家庭的姓氏。  

如蔡忠和如果当了田小英家的上门女婿,就要改成叫“田忠和”,不但是姓氏改了,从此对于原男方家庭就不再承担父母的瞻养义务,丧失一个姓氏,就等于是丧失了原来家庭中享有的一切权力与义务。  

如果是“两头家”,通常是男方与女方都是独生子女,男方不但要对女方家庭承担责任,同时也要对自己原来的家庭承担起责任,就是男人可以不改姓氏,需要一肩挑两家的意思。  

这是当地农村两种婚姻模式,都是约定成俗的。通过媒人或者中间人说过一通之后,从此就按照口头上的承诺,履行婚姻生活和规定的家庭责任。  

蔡忠和的母亲听陈月亮说采取“两头家”的办法,迟疑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答应只要田小英家同意,她也没意见。  

蔡忠和一听却不乐意了。  

“你出什么馊主意啊,想把我蔡忠和给累死吗?”蔡忠和说道:“还要照顾两个家,我的发财梦不就泡汤啦?”  

“你就是头猪。”蔡忠和的母亲现在逮着骂儿子的机会了,还在蔡忠和脑袋上重重地拍打了一下后说道:“如果你发的财还照顾不了两家,你发个屁财?哦,我跟你爸把你养这么大,临了你就不想背我们上山?”  

“背上山”的意思就是给父母亲敬孝送终。  

蔡忠和脑袋给他母亲一拍,好像清醒了过来。  

时下陈月亮想到这法子是最好的,问题就是田小英的爸妈会不会同意。  

田小英爸妈要蔡忠和过去当上门女婿,自然不会是“两头家”这么个弄法。  

“陈月亮,田小英家那头也得你云帮说,不然会以为我是欺骗他们一通。”蔡忠和看母亲都同意了,他现在没理由不同意陈月亮想到的这个主意。  

“你知道我这张嘴,说不好。”陈月亮说道:“要不,带上魏丽莹,让她帮你说出?”  

陈月亮同样是想,利用这么个机会好跟魏丽莹走得近一些,从中了解下她态度变化的原因。  

陈月亮和蔡忠和再次来到魏丽莹住的村小学校时,魏丽莹刚好从陈尚荣家回来。  

听了蔡忠和复述一通陈月亮想到“两头家”的想法,她没有马上表示看法,只是歪着头看了陈月亮半天。  

这木头神对别人的事倒是挺上心的。他自己的事好像老不开窍的一样,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了想法,就没见他给自己解释半句。  

或许他想利用一起去田小英家的这个机会,跟自己套近乎?  

最后,魏丽莹同意了和陈月亮一起去帮蔡忠和到田小英家,把这“两头家”的事给说服。  

从大坪洋村到田小英家的平坛公社的田洋路村,要经过县城再绕道往东北方向走,距离有将近三十多公里的路程。  

蔡忠和开着拖拉机载着陈月亮和魏丽莹。两人就坐在拖斗上,拖拉机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跑,这一路颠簸自然不用说,那风带着风尘打在脸上都有些生疼。  

开始两人面对面坐着,没话。  

陈月亮也不知道从何开始说。  

当着蔡忠和的面,也不好随便说。  

魏丽莹是故意不说。  

风尘越来越大,陈月亮就在背对蔡忠和的位置上,用原来蔡忠和用来遮盖拖斗的帆布垫起一个坐位,拉魏丽莹坐在自己身边来,背对着来风方向会好一些。  

魏丽莹眼露嗔意,没有马上同意就坐到陈月亮的身边去,可还是抵挡不住急寒风吹脸的折磨,坐到陈月亮的身边,拉开了距离。  

这种时候,口头表达是不太适合的,肢体语言更能体现。  

陈月亮就把自己的棉大衣脱下来想替魏丽莹盖上,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魏丽莹那僵硬的身躯也开始变化了,她没让陈月亮脱大衣,而是把她自已的身体柔软地斜倚到陈月亮的怀里去。  

陈月亮醉了。  

“为什么生我气?”陈月亮弱弱地问道。  

“没有啊。”魏丽莹也弱弱地回答道。  

“是不是,严冬雪跟你说了什么?”陈月亮抱魏丽莹往自己怀里紧了紧。  

“没有啊。”魏丽莹说道。  

魏丽莹心想,这个木头神,哪有这样问话的呀,这一问一答的,你这是谈恋爱还是问题调查哪,你真有的。  

魏丽莹其实不是严冬雪她说了什么。  

年初一陈月亮跟严冬雪出去一趟,魏丽莹也知道是陈月亮想把他的想法告诉严冬雪,让严冬雪不要那么执着地坚持待在陈月亮的身边。  

魏丽莹可以设想,陈月亮肯定把他喜欢的是魏丽莹而不是严冬雪说清楚。  

魏丽莹在陈月亮和严冬雪出去的时间里,就在想,这个严冬雪肯定会哭泣着跑回来,然后就会打包回家,从此不再出现在陈月亮的面前。  

可是,大半天后,陈月亮和严冬雪从外面回来,严冬雪更是一脸的喜气,还哼着小曲高兴非常,根本看不出她有失恋的悲伤表情。  

严冬雪让魏丽莹看到的是她非常满足和自豪。  

魏丽莹不自持了,陈月亮这是要干什么,他难道这一趟跟严冬雪出去不是谈让严冬雪放手,而是给了严冬雪更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