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他为什么这么做(2/3)
如果事情能够完全按照罗旋的设想进行的话,那么十里铺公社这一次新办的两家企业,最少都能安置近400名职工。
如此一来,
不但被裁撤掉的那3家工厂里、共计127名干部职工,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之外。
还能新增近300个工作岗位。
300个工人呐!
那就是300个招工名额。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别说一个小小的十里铺公社,甚至是小小的脂米县了。
甚至就连驼城地区,都很少有一个工厂企业,能够一次性安置这么多的人。
在场的赵主任、和小魏心里都知道:罗旋不事先告知那些工厂里的干部职工们,告诉他们即将被裁员这种做法...是对的。
罗旋这种做法于情不合,确实有点伤害那些丢了工作的职工们的感情。
但其实,
从骨子里来说,罗旋这种做法,反而对他们的感情上的伤害程度,是最小的。
将心比心:如果事先放出风声,说谁谁谁,你的单位要被裁掉了啊。对此,你得做好思想准备啊。
那只会让这些单位里的干部职工们心生焦虑,会让他们彻夜难眠。
只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且于事无补。
如果罗旋提前一个月放出风声的话,大概率这3家工厂里面的集体财产,会因此而流失掉不少。
即便是大家觉悟很高,不干那事儿。
但可以想象的出来,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哪还可能有什么心思,去好好做事情?
如此一来,
多生产出来不少的残次品,所损失的钱,它难道就不是公家财产吗?
如果罗旋在裁撤这3家工厂之前,假惺惺的摆出一副「我们充分尊重工人们的权益」,因而事先放出风声的话。
结果除了制造焦虑情绪、除了让这3家工厂遭受损失之外,还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每个人都一样:一旦听说他所在的企业将被关停,那他的心里一定会很难受,会很失落。
这个时期,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机会,让大家伙儿东家不干、去西家继续工作。
一份工作,多半都会伴随着他们的一辈子、甚至是三代人。
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环境下。
始作俑者罗旋,他要是指望去这家工厂里面,开上几场全体干部职工会议。
指望着能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做通所有人的思想工作?
那简直就是做梦!
如果罗旋真要是那么干的话,铁定是有扯不完的皮、受不尽的指责,拒绝不完的那些来说情的人。
天天就跟他们扯皮?
时时刻刻去应付那些前来走后门的关系户、去拒绝当地有影响力的人?
那还不得把人给累死!
哪还有什么精力,去干别的事情?
因此,罗旋最后干脆就采取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有效的办法:
用百米大刀,噼头盖脑的给它一刀砍下去!
这一刀,够狠呐。
砍的那些想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改变事情走向的人,来不及做出反应。
这一刀砍的打算来找罗旋说人情、想来走后门的人,猝不及防。
砍的3座工厂里的干部职工们,心生绝望。
人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一个人心生绝望的时候,当他对未来自己的工作不敢有什么大的奢望的时候。
而在此时,随便递给他一点什么破轮胎、木头板子。
他们就会非常的珍惜,就会紧紧的抓在手里,生怕再度失去了这个赖以救命的东西
人都快淹死了,有一块木板都不错了。哪还敢奢望能够踏上、以前他们心里渴望的那种大船?
快饿死的人,够得到一碗小米粥都不错了,谁还敢奢望大鱼大肉满嘴流油哦
而罗旋新办的那2家企业。
就是那块能够让他们获救的木板、就是那一碗能够救命的小米粥。
也就是说先狠狠的抽一耳刮子,抽的别人心里非常的愤怒,却又无力反抗。
在这个时候,再给他一颗又大又甜的糖
如果事先先放出风声,就那种做法就相当于手里拿着一颗,还不知道能不能吃到嘴里的糖。
然后去找很多人挨个商量:你看啊,如果让我狠狠的抽上一巴掌的话,这颗糖我就给你吃。
如果是这样做的话,其中或许有些人会愿意赌一把。
也有的人会心生反抗。
但估计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困难、会犹豫不决、会选择观望。
他们会先看看别人怎么选择,以便于接下来他好跟着随大流。
如果是这样做的话,要想柴车掉这3家工厂,将会耗费极大的精力,而且时间也会拖延的特别特别的漫长
但是今年,因为本身各级财政就不宽裕,又加上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整个驼城地区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在财政相当吃紧的情况下,就仅
仅脂米县来说,现在急需要的是回血。
以便为今后的工农业发展、和各项民生工程,奠定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继续养着那种亏损严重、并且在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有任何改善的企业。
至于说被裁撤掉的那些工厂,里面的干部职工们,当然是不能放弃、更不能抛弃他们。
因此罗旋的必须得有一个妥善的安置办法,让他们有工作干,有饭吃。
只有解决掉这些之后,这才能着手进行更为深入的改变。
但要想安排好这些干部职工,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一份工作的来之不易。
要让这些重新换岗、再次投入到工业建设事业当中去的人知道,如果他们再要想像以前那么混天度日...没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