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这是一个销售高手(3/3)
台打鼓机,就赠送2台。县级供销社,订货100台,赠送10台。”
罗旋道:“这样一来,在他们做月报表的时候,就可以向他们的上级,说自己‘争取’来了多少台打鼓机。此举又能给单位上,创造出多少效益...”
这个时期的供销社,他们的经营理念并不灵活。
几乎就是按部就班的:进多少货,卖多少货,中间给单位赚取了多少利润。
然后再把利润统统上交。
而供销社需要资金的时候,上面自然会往下拨款。
因此,
这就造成了供销社的负责人,他们对商品的单价并不敏感。
对单品所创造出来的的效益,也不是特别清楚。
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进货,稀里糊涂的卖,反正又没有谁和他们竞争。
所以,
在这些供销社的销售报表上,正常的亏损、或者是赚取的利润,都很平常。
并不能算作是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亏损了也不算失误。只不过是脸面上,有点不好看罢了。
而罗旋提出来的、这种买赠的促销形式,在后世已经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
但搁在这个时期,却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假如一个县级供销社,采购200台打谷机的话,红星公社的农机厂,就能赠送他20台。
这样一来,
这额外的20台打谷机,在这些供销社做账的时候,就能把账面做得非常的漂亮。
这可是给单位上,争取来的额外的利润呢!
至于占压资金?
这个低级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向上级打个申请就行了。
这种往外出货的方式,供销社算账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划算:足足节约了10%的资金呢。
而农机场,则是按照生产成本价来算的。
因此,
站在农机厂的角度来看,这可比销售价降价10%,要节约一大笔钱。
而且,红星农机厂的产品,抢先占压了那些供销社的库房。
等到农机销售进入旺季之时,这些供销社的负责人,要想再进一批别人家的货。
却看见自家仓库里,已经是满满的一堆打鼓机....
不用说,他们绝对没多少继续进货的意愿。
现在通过这个法子,解决了农机厂出货的问题。
但还要想将销售市场,给牢牢的抢占在自己手里的话,这还远远不够。
产品倒是给人家压进去了,还得帮人家解决掉“卖”的问题。
要不然的话,下一次,这个法子就不太好使了。
为了解决销售渠道,最后那一步,搁在后世,就叫做决战终端。
于是,罗旋又向刘富贵提出一个建议:搭赠。
也就是在往各个供销社、门市上,送货的时候。
农机厂的销售人员,私下里,会给那家供销社的营业员,塞上一大摞毛巾、几个漂漂亮亮的搪瓷盆。
并且美其名曰:请他们平常没事的时候,就用这些毛巾,多擦拭擦拭农机厂的打谷机。
其实,
不用明说,大家心里也清楚:那些营业员,怎么可能舍得拿这么好的毛巾,用来擦拭打谷机呢?
最终,
这些质量上等的毛巾、搪瓷盆,多半会被营业员给拿回家。
但他们要想将这种、上海产的好毛巾,多拿一点回去的话。
那就只能多多的替红星农机厂卖货了。
只有红星农机厂的打鼓机,出货量大了,营业员他们得到的毛巾、搪瓷盆也就会更多。
千万千万,不要小看了一线营业员卖力的推销效果。
这个时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套路普遍都很少。
那些生产队,前来选购打鼓机的生产队长、社员们,纯洁滴很!
他们哪能禁的住,这些“公家的”营业员们的卖力推销?
什么这个产品质量好啊。
什么一文价钱一文货啊。
还有什么你看看:人家红星农机厂的打谷机,额外还给你们搭了一个脚踏板,以后坏了的时候,你们自己就可以更换...
什么你多用上三年,不就省回来了吗?
如此种种。
甚至营业员还能鼓吹:红星农机厂这个打谷机,人家有售后维修,到时候会有专门的技术员,上门来服务的。
至于所谓的“售后服务”,后面做不做得到、做的好不好...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
实在不行,每个公社还有农机站。
而农机站里面的、那些农机技术员,天天都闲的要命!
他们就不能去支援一下,农业生产建设事业?
卖红星农机厂的货,营业员有好处拿。他们必然会将红星农机厂的货,摆在门市最显眼的地方。
卖别人家的货,他们得不到半毛钱的利益。那这些农机,肯定就会被扔到角落里。
最终,他们会倾向于卖谁家的货,这都不用说了。
而至于价钱上那点悬殊,这和营业员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卖一台售价153块钱的打谷机,和卖一台195块钱的打谷机,这个对于营业员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们并不会因为,多卖出来几块钱、少卖了几十块钱。
营业员他就能因此,而得到单位上半毛钱的奖励。
目前来说,红星农机厂如果采用罗旋这一系列销售组合拳的话,霸占大片销售区域、独占鳌头。
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等到别的农机厂,他们也学会了这些套路之后。
到时候,红星农机厂,自然还有更高明的销售手段,去应对他们。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学我者,死!
学我者...
落个半死!
罗旋道:“这样一来,在他们做月报表的时候,就可以向他们的上级,说自己‘争取’来了多少台打鼓机。此举又能给单位上,创造出多少效益...”
这个时期的供销社,他们的经营理念并不灵活。
几乎就是按部就班的:进多少货,卖多少货,中间给单位赚取了多少利润。
然后再把利润统统上交。
而供销社需要资金的时候,上面自然会往下拨款。
因此,
这就造成了供销社的负责人,他们对商品的单价并不敏感。
对单品所创造出来的的效益,也不是特别清楚。
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进货,稀里糊涂的卖,反正又没有谁和他们竞争。
所以,
在这些供销社的销售报表上,正常的亏损、或者是赚取的利润,都很平常。
并不能算作是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亏损了也不算失误。只不过是脸面上,有点不好看罢了。
而罗旋提出来的、这种买赠的促销形式,在后世已经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了。
但搁在这个时期,却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假如一个县级供销社,采购200台打谷机的话,红星公社的农机厂,就能赠送他20台。
这样一来,
这额外的20台打谷机,在这些供销社做账的时候,就能把账面做得非常的漂亮。
这可是给单位上,争取来的额外的利润呢!
至于占压资金?
这个低级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向上级打个申请就行了。
这种往外出货的方式,供销社算账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很划算:足足节约了10%的资金呢。
而农机场,则是按照生产成本价来算的。
因此,
站在农机厂的角度来看,这可比销售价降价10%,要节约一大笔钱。
而且,红星农机厂的产品,抢先占压了那些供销社的库房。
等到农机销售进入旺季之时,这些供销社的负责人,要想再进一批别人家的货。
却看见自家仓库里,已经是满满的一堆打鼓机....
不用说,他们绝对没多少继续进货的意愿。
现在通过这个法子,解决了农机厂出货的问题。
但还要想将销售市场,给牢牢的抢占在自己手里的话,这还远远不够。
产品倒是给人家压进去了,还得帮人家解决掉“卖”的问题。
要不然的话,下一次,这个法子就不太好使了。
为了解决销售渠道,最后那一步,搁在后世,就叫做决战终端。
于是,罗旋又向刘富贵提出一个建议:搭赠。
也就是在往各个供销社、门市上,送货的时候。
农机厂的销售人员,私下里,会给那家供销社的营业员,塞上一大摞毛巾、几个漂漂亮亮的搪瓷盆。
并且美其名曰:请他们平常没事的时候,就用这些毛巾,多擦拭擦拭农机厂的打谷机。
其实,
不用明说,大家心里也清楚:那些营业员,怎么可能舍得拿这么好的毛巾,用来擦拭打谷机呢?
最终,
这些质量上等的毛巾、搪瓷盆,多半会被营业员给拿回家。
但他们要想将这种、上海产的好毛巾,多拿一点回去的话。
那就只能多多的替红星农机厂卖货了。
只有红星农机厂的打鼓机,出货量大了,营业员他们得到的毛巾、搪瓷盆也就会更多。
千万千万,不要小看了一线营业员卖力的推销效果。
这个时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里,套路普遍都很少。
那些生产队,前来选购打鼓机的生产队长、社员们,纯洁滴很!
他们哪能禁的住,这些“公家的”营业员们的卖力推销?
什么这个产品质量好啊。
什么一文价钱一文货啊。
还有什么你看看:人家红星农机厂的打谷机,额外还给你们搭了一个脚踏板,以后坏了的时候,你们自己就可以更换...
什么你多用上三年,不就省回来了吗?
如此种种。
甚至营业员还能鼓吹:红星农机厂这个打谷机,人家有售后维修,到时候会有专门的技术员,上门来服务的。
至于所谓的“售后服务”,后面做不做得到、做的好不好...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
实在不行,每个公社还有农机站。
而农机站里面的、那些农机技术员,天天都闲的要命!
他们就不能去支援一下,农业生产建设事业?
卖红星农机厂的货,营业员有好处拿。他们必然会将红星农机厂的货,摆在门市最显眼的地方。
卖别人家的货,他们得不到半毛钱的利益。那这些农机,肯定就会被扔到角落里。
最终,他们会倾向于卖谁家的货,这都不用说了。
而至于价钱上那点悬殊,这和营业员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卖一台售价153块钱的打谷机,和卖一台195块钱的打谷机,这个对于营业员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他们并不会因为,多卖出来几块钱、少卖了几十块钱。
营业员他就能因此,而得到单位上半毛钱的奖励。
目前来说,红星农机厂如果采用罗旋这一系列销售组合拳的话,霸占大片销售区域、独占鳌头。
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等到别的农机厂,他们也学会了这些套路之后。
到时候,红星农机厂,自然还有更高明的销售手段,去应对他们。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学我者,死!
学我者...
落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