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北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她还未碰到陈川时,陈川突然仰天喷出一口鲜血,鲜血洒向冰封的白山,陈川的身体开始向下坠落。  

“唰…”  

清瑶速度再快几分,掠过陈川身体,下坠的陈川被她抱在了怀中,二人向着下方密林飞去。  

此时的陈川已经昏厥,脸色苍白没有血丝,呼吸更是极不平稳。  

清瑶神识探查了一下陈川伤势,俏眉缓缓紧缩,因为她发现陈川丹田灵气已经枯竭,丹田中的白翼龙也是处于昏死状态。  

将陈川平放在密林草地上,立刻拿出三枚灵气丹喂给陈川,对着飞来的陈凤二人道:“帮我护法。”  

说完之后,她盘膝而坐,双出印结,开始给陈川输送灵气。  

源源不断的灵气从清瑶身体进入陈川丹田,渐渐的陈川脸色开始好转,枯竭的丹田逐渐有了灵液。  

这一过程持续了半个时辰,清瑶已经将自己丹田中八成灵气输给陈川,此时的她都有点头晕目眩。  

一旁护法的陈凤看到清瑶状态不太好,尤其是看到清瑶额头不断滴落的汗水,焦急的不知如何是好。  

“清瑶,你没事吧?”陈凤担心的询问了一句。  

清瑶没有回应陈凤,继续给陈川输送着灵气,直到陈川手指微动了一下,她才停止输出。  

“陈川,你怎么样?”看到陈川有苏醒迹象,陈凤立刻对着陈川的耳朵喊了一声。  

“水…水…”陈川依旧闭着眼,但嘴里传来了声音,他要喝水。  

陈凤赶紧从储物袋拿出一葫芦水,将陈川搀扶着坐起,开始给陈川喂水喝。  

一旁的清瑶则拿出十几枚灵石,闭目运转功法,恢复起了灵气。  

转眼间,黑夜降临大地,陈川和清瑶盘膝坐在密林之中恢复灵气,陈凤和陈淼站在树梢之上观察四周。  

这一夜,白山不断生出阴森之气,这种阴气让冰封的白山越发阴冷,陈凤感受着白山之上的气息,整个人都有点不太舒服。  

一夜之后,清瑶率先睁开了眼睛,看其状态应该是恢复的不错。  

陈川苏醒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正午时分。  

缓缓的睁开眼睛,他没有看到清瑶等人的身影,释放神识扫描了方圆十里范围,他看到清瑶几人在白山山巅。  

飞身而起,几个呼吸的时间,他来到了白山山巅。  

“你醒了,怎么样了?”陈凤看到陈川飞来,关心的问道。  

“恢复了一些灵气,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你们在做什么?”  

“我们来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陈凤指着山巅的一堆尸体道。  

陈川微微一笑,看了一眼白茂龙的身体道:“走吧,白家已经覆灭了。”  

“不检查一遍吗?”陈凤有些担心,万一留有活口,以后的陈家可就不得安宁了。  

“不用。”陈川说罢便飞身而起,向着北方飞去。  

他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他清楚自己昨天做了什么,在自己的寒冰中,任何有灵之物都会烟消云散。  

看到陈川飞走,陈凤等人自然也不再纠结,纷纷跟上陈川身影,一行四人沿着莲花山脉向北方飞去。  

莲花山脉呈南北走势,从北到南相距十万里,自西向东的宽度也达到了上万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安城,长安城位于莲花山脉西侧,而现在他们在莲花山脉东侧,横跨莲花山脉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需要北上,从莲花山脉最北端绕到莲花山西侧去。  

这一路六七万里路,按照他们的平均速度算,至少得飞行一个多月,况且现在北方混乱不堪,也不知能不能顺利达到长安城。  

在飞行了三天后,几人已经改变了妆容,各自穿上没有标识的道袍,打扮成散修模样。  

越往北飞,他们看到的修士就越多,大量的修士正在南下,北方的战乱让他们不得不想南迁徙。  

一路上陈川四人也打听了不少消息,如今的段朱两家已经处于完全防守状态,大量的灵脉矿场被后五大家族占据,按照这些南下修士猜测,段朱联盟的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半个月后,四人来到了一处名叫虎头峰的山峰。  

虎头峰因为山势像虎头而得名,这座山峰更出名的点在于,它是进入段家势力范围的要塞。  

也就是说,虎头峰以北都是段家势力范围,足足有数万里地域。  

站在虎头峰山巅,陈川看着手中的地图,这里距离莲花山脉最北端还有一万多里,剩下的路就不好走了,因为他们进入了七大家族的战场。  

“今日先在虎头峰休整一夜,明日在赶路。”陈川望着北方天际,隐约能感觉到那里在发生着残酷的战争。  

“你们休息,我去探探路。”清瑶飞身而起,也不管陈川同不同意,她已经飞向了北方天边。  

看着清瑶飞去的身影,陈川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这半个月来,清瑶每次都是独自探路,来来回回飞行的距离,估计已经超过上万里了。  

现在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清瑶先探路,他们再上路的这种节奏。  

一个时辰过去,探路的清瑶还未归来,昏暗无力的太阳开始落入莲花山脉,天地被黑暗笼罩。  

“呼…”一阵晚风吹过。  

北方的春天来的稍晚一些,刮着的风有些寒冷,如果不用灵气护体,甚至有些刺骨。  

到了深夜时分,北方天边掠来一道绿色光影,那是熟悉的身影,探路回来的清瑶。  

陈川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