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猫和老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俞俊风搭乘了十几小时的飞机回到了加拿大的家中。  

当他家的房子映入观众们眼里时,他们纷纷惊呆了,虽然比不上金恒的宫殿,但肯定是豪宅。  

俞俊风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早些年定居在加拿大了,他从小就在国外长大,是个典型的有钱ABC。  

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家产估计过亿,房子够大,本人学历又高,人也帅气健壮,自身条件算是顶级了。  

“俞俊风明明也很优秀,家里有钱就不说了,怎么在节目里被晏少掩盖了。”  

“有些人就是不肯承认,在相同情况下,他们两个都有钱,但长相、性格、气质都不一样,晏少人幽默,在苹果园那都没什么架子,男人吸引女人的除了钱还有很多特质。”  

俞俊风走进家里,和父母亲密地拥抱了下。  

这在国内是很少见的,没人会闲着没事去拥抱父母,国人相对内敛点。  

俞俊风带领节目组参观了家里的豪华别墅,走廊里挂着不少照片。  

他讲述了小时候在学校里受到歧视,然后努力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他展示了一些相片。  

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堆里就他一个黑发棕眼的亚裔。  

观众们看的津津有味,对实习生们的原生家庭特别感兴趣。  

这也就引申出了原生家庭这个爆炸性的话题,瞬间席卷了互联网,引发很多人讨论。  

节目热度再次上了个层次,网上处处都是在讨论实习生们的家庭,以及怎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来。  

阮萌回到家里,她家在一个小区之中,装修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家里还有一只可爱的猫咪。  

观众们看的出她家境中产,没那么有钱,但父母是非常宠她的。  

回到了家,她就开启当小公主的生活,和父母撒撒娇,家里欢欢乐乐的。  

“怪不得能养出她这么乐观积极的性格,她爸妈一直鼓励她,夸奖她在节目里的表现。”  

“对啊,她爸妈夸她成长了很多,我爸妈从没这么夸我,好羡慕。”  

至于夏语家里,这家人家在晚餐的餐桌上开始复盘夏语的表现,她的父母着手给她安排课程,要她学这个学那个,认为她比起其他人差太远了。  

“典型的国内家庭。”  

“打击式教育。”  

“可怕,我饭都要吃不下去了,求求你们,别在餐桌上谈这些了!不要辜负美食啊!”  

再打开另一个直播间,观众们看到奚可儿挽着一个中年贵妇在逛魔都环球港。  

她妈妈知性优雅,浑身贵气,最可怕的是看中什么直接就买了。  

那是五十万的爱马仕包啊。  

转手就送给奚可儿,“工作辛苦了,妈妈送给你的小小礼物。”  

“谢谢妈。”奚可儿温柔地笑道。  

摄像师跟着她们逛街,但奢侈品店是不允许拍摄的,只能拍到两人在店内挑挑选选。  

“我帮你在巴黎时装周的Dior高定秀上定了件礼服,往年都是我们一起去看秀的,这次只有我一个人去,挺孤单的。”奚母笑道。  

“没办法,正好和这节目的拍摄时间撞到一起,我只能放弃看时装周了。”奚可儿有些遗憾。  

奚母眼里有笑意,“你忍痛放弃了看时装周,来参加这么辛苦的工作,有收获吗?”  

奚可儿翻看衣服的手一顿,她微笑了下。  

知女莫若母,奚母看出来了,“喜欢他?”  

“恩。”奚可儿点点头,脸颊上飞起红晕。  

“才刚说到这个人,你就脸红,要知道你以前是很反感的。”奚母打趣。  

“之前是没见过面,不了解他。和他工作过之后,才发现他的魅力。”奚可儿眼里闪闪发光。  

奚母笑了笑,“他真这么优秀?不会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吧。”  

“妈妈,你怎么能这么说他?”奚可儿生气了,她看到奚母笑了,就知道自己被耍了。  

两人笑闹一番,继续逛街,转眼就拎了一堆购物袋,让司机送回奚母下榻的酒店。  

壕无人性。  

比起之前紧张的实习工作,这几天算是实习生们最放松的时刻了,他们和家人待在一起,让观众们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节目组特地开了个企划,是让实习生们和他们的父母将心里话说出来,把过去的心结解开。  

这也算是综艺催泪的环节。  

每个家庭或多或少有矛盾,先表现出亲人之间的矛盾,然后再找心理学家过来疏导,最后和解,大团圆结局。  

收割一波观众的眼泪,冲刺最后的收视率。  

徐阳和徐父谈起了他小时候的事情,徐阳眼眶微红,“我不希望听到你说你自己没用,我每次听到就很难过,你怎么会没用呢,你不是还有我吗?”  

徐父避开镜头,偷偷擦掉眼泪。  

这一幕让不少人也感动了,联想到了自己,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俞俊风向父母说起了小时候在学校被歧视,被排挤的事情,他父母大为震惊,表示第一次知道这事。  

夏语这里的矛盾,不用她亲自说,大家都看明白了,她父母对她管教太严格了,简直是控制狂父母。  

阮萌和奚可儿两人是简短地聊了下天。  

到了傅楚这,他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可能就是没有享受过亲情的关爱。  

说起来很矫情,他至少有钱了啊,过的比很多人都好。  

小何和傅楚沟通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