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他,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日向一族的宗家分家制度其实非常不错。  

笼中鸟的确束缚住了分家的族人,宗家掌控着操控笼中鸟的方法,只要分家的人一有反抗之心,立即就能责罚,甚至严重些,可以直接杀死分家族人。  

这种封印术,不仅能保护白眼不被外人得到,也能保证宗家的绝对地位。  

这个举措,让白眼的稀有度大大的提升。  

忍界各大忍村,各种强者,都觊觎着日向一族的白眼,但宗家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不但在任务上有优待,很少去做死伤可能大的任务,就算是出去做任务,身边也有分家的忍者随行保护。  

目前忍界已知的,只有一只白眼被雾隐村得到了。  

林云微微摇了摇头,其实他对于日向一族没什么特别的观感。  

所谓的好意坏意,压根就没有。  

只不过他创立的忍宗讲究公平、公正、平等,日向一族这种宗家分家的关系,跟他创立的忍宗理念有些不和。  

其实这不算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林云就是想要打破笼中鸟。  

而且最好是日向一族自愿这么做的。  

那所谓的宗家掌控力、地位受到冲击,林云压根就不在乎。  

他想要的是,解开笼中鸟后,白眼就更多了。  

那么日向一族的人,能不能通过这种解放,出现几个天赋奇高,血脉浓度极高的人才呢?  

会不会有人觉醒转生眼?  

再或者,摆脱了一潭死水的模样,会不会有日向一族的族人白眼变异成写轮眼?  

这可是个长久的研究项目。  

林云非常的感兴趣。  

在他看来,日向一族一点活力都没有,完全就是一潭死水。  

千年的一潭死水。  

宗家分家的制度,让日向一族没有半点的活力。  

如日向日足和日向日差两兄弟,哥哥成为宗家之人后,弟弟就成为了分家之人。  

如果日向日足没有孩子,那日向日差的儿子就会被认作宗家之人。  

但现实是日向日足有了雏田和花火两个女儿。  

如果没啥变化的话,雏田和花火两个人必定有一个会成为分家。  

原剧情中,日向日足以及其他的族人,明显更看好花火,可惜雏田的后台太大了。  

和鸣人纠缠不清,那可是四代的唯一儿子,九尾人柱力。  

原剧情里的鸣人,对木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代、纲手、卡卡西、自来也,甚至是团藏,也不会让鸣人出事。  

唯一的区别,就是团藏更想要控制鸣人。  

这么多的压力,让日向日足力排众议,做主袒护了自己的女儿。  

就这样,明明族人们更看好花火,想要让雏田成为分家。  

但对雏田施加笼中鸟咒印,明显就耽搁了。  

原剧情里的日向宁次也是在用姓名保护雏田。  

这么多因素,是日向日足保护雏田的底气。  

不为别的,雏田是他的女儿。  

日向一族就是这么的怪异。  

明明有着深沉的爱,可就是不擅长表达。  

白眼的空洞,也让日向族人表达不了太多的情绪。  

喜怒哀乐,都深沉的藏在心里。  

在日向日足,很多的族人都和日足、日差两兄弟差不多。  

明明是亲兄弟,亲兄妹,但日向一族很多这样的关系,都成为了宗家和分家的隔阂。  

有了笼中鸟的绝对控制,日向一族就没什么起伏。  

族人们就是一趟死水,没有太多太过强烈的喜怒哀乐。  

甚至有许多分家的人已经任命了,不再反抗命运。,  

成为了宿命论的拥护者。  

这很悲哀。  

日向一族,所有的族人都没有争夺族长这个位置的必要。  

因为族长一位,几乎是确定的。  

其余的,更是不值得争取、抢夺。  

任命就完事了。  

明明有着和宇智波等同的深沉的爱,可宇智波的族人更加的狂放。  

属于外向型性格,无论爱恨,都要闹得天塌地陷。  

宇智波止水对村子的爱,胜过家族,所以他潜意识的认同村子的高层,没有太多的防备,所以才让团藏轻而易举的抢走了一只眼睛,  

宇智波鼬对弟弟佐助的爱胜过一切。  

团藏用佐助来威胁鼬,鼬直接就接受了灭族的命令。  

并且给佐助规划了未来,杀了他,为族人报仇,成为木叶的英雄,获得他的双眼,拥有永恒的瞳力,成为宇智波的最强。  

这就是深沉的,狂放的爱。  

换而言之,那就是宇智波是行动派。  

而日向一族,只会在心里憋着,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如宇智波了。  

林云无所谓喜欢喜欢这样的日向一族,但他对于日向一族传承于羽村血脉非常的好奇。  

会不会有日向族人的白眼变异呢?  

解除笼中鸟后,会给这个死水一滩的日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他非常的好奇。  

这才是他打算暗中下手的原因。  

而他,不但在忍宗有着绝对的地位,以及绝对的掌控力。  

毫无疑问,他的这个念头,卡卡西也是支持的。  

至于如猪鹿蝶这样的忍族,识相点就不会掺和进来。  

林云暗暗一叹:“巨型转生眼被我收走,这个月球基本没有再维持的可能了。”  

以他此时的瞳力一击强横的感知,再加上掌握的权柄,他很快就发现了被神地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