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鸿钧证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下鬼族之后,玄辰又带着众人走入冥界,建起十大阎罗殿。  

玄辰又看了看鲲鹏,祖巫等人......  

冥界缺人,可是祖巫也就这么点人,也不能让他们就躲进冥界。  

至于自己的几位弟子,怎么看也算不得好的人选?  

“鲲鹏,为师欲在冥界立一尊大帝之位,替为师管理着冥界,你变划出一尊分身,来当这酆都帝君!”  

玄辰微微一指,将自己进阶混元后期时,加以改进的化身之法传给了鲲鹏。  

或许比不上鸿钧道祖的斩三尸之法,却也算得洪荒上乘。  

在玄辰的帮助下,鲲鹏迅速修行成功,身后隐隐化出一道黑衣道人,在玄辰指引下,立下大誓:“吾乃师尊门下大弟子鲲鹏,得师尊法旨,领酆都帝君之果位,愿为冥界鞠躬尽瘁,维护冥界运行!”  

玄辰立冥界,他即为冥界之主,鲲鹏领下酆都帝君之位,都不需要对天道立誓,直接领玄辰法旨即可。  

玄辰微微掉头,顿时鲲鹏身后那黑衣道人形象大变,一身黑色帝袍刻着百鬼夜行,头带九琉帝冕,威猛而高贵。  

冥界帝君,得冥界气运所钟,大道宠爱,即便在洪荒世界,那也是天道气运加身之辈。  

尽管玄辰立冥界,隔绝了天道,改变了天道大势,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冥界的开辟,轮回的建立,对于洪荒传承亿万载,其后晋升永恒大陆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酆都帝君对着玄辰躬身行礼,与鲲鹏点点头,飞身而去,指挥鬼族建立酆都鬼城,统帅冥界。  

与此同时,鲲鹏身上气息大便,一条宽阔圣道自身后延伸开来。  

明道途,修万载,终证亚圣之道!  

玄辰看了看身后几位徒弟,众人眼中虽然充满了羡慕、希冀,却并没有什么妒忌,他们的情感还瞒不过玄辰。  

玄辰还是很满意的,师徒弟子,鼓励竞争却不可反目成仇,谁敢同门操戈,玄辰定会清理门户。  

冥界事宜繁多,果位不少,其他人自然也有机缘。  

“冥河,你化身而出,一分为十,承担着十殿阎罗之职!”  

冥河先是一怔,随即狂喜——鲲鹏先他一步证道亚圣,冥河虽无嫉妒,却羡慕无比,却不想自己的机缘也来得如此迅速。  

见玄辰神光点开,冥河不躲不避,安心参悟玄辰的化身之术。  

以冥河修为,想要斩出十尊化身还有些困难,因此玄辰没有急着收回法力,而是一旁辅助,直至冥河身后出现十殿阎罗虚影。  

冥河修行杀戮法则,最是威严,意志坚定,正配十殿阎罗!  

同时,元辰也祭出了刚刚炼化的判官笔生死簿,灵力涌入,分化出十套判官笔生死簿的虚影,挥手将死送到十殿阎罗手中。  

生死簿记善恶因果,判官笔定生死轮回,只有这两件灵宝在手,十殿阎罗才可审判亿万生灵!  

阎罗归位之后,冥河亦能感觉到自身气运之深厚。  

不过冥河事先并没有向鲲鹏那样,明悟自身圣途,因此并没有立即突破,不过有冥界气运加持,突破也不过咫尺间。  

“小白虎,奈何桥那边还缺一个熬汤人,引渡亡魂回归梦乡,亦是功德一件,不如你也斩具化身,过去玩玩?”  

“师尊,那里好无聊呀......”  

小白虎很是纠结,看看大师兄:冥界帝君;再看看二师兄:十殿阎罗,自己就当一个熬汤的,有什么意思!  

玄辰笑而不语,化身虽然不同于本尊,二者却心意相通。  

小白虎性子好动,心性不定,正好适合这个平淡的位置,磨砺心性。  

再者,别看这位置普通,所有亡魂转世,都离不开这一碗高汤,这“孟婆”的位置,可是仅次于酆都帝君之下的第二尊位!  

小白虎略微思索了一下,还是笑眯眯的说道:“好呀!既然师尊说了,那徒儿就接下了,反正师尊肯定是为徒儿好的。”  

“你呀你!”  

玄辰微微一指,将化身之法传给了小白虎,小白虎悟性不弱宇两位师兄,在奈何桥上磨砺万载,亚圣可期矣。  

随即,小白虎身后也出现一白衣道人,玄辰看着偷偷一笑,轻轻一点!  

小白虎感受着化身之躯的变化,目露“惊恐”之色:“师尊,您干嘛呀…”  

“为师突然觉得孟婆之名,与奈何桥最为相配,既然是孟婆,自然最好是个姑娘,嘿嘿嘿.....”  

遇上无良师尊,小白虎欲哭无泪,再看众师兄,一个个调笑不已,显然不可能为他“出头”!  

倒是蚊道人,玄辰还真不知道目前冥界有什么好果位,比较适合他?  

不过还好,蚊道人数万年修为,虽然有些进步,却终究没有凝聚道果。  

玄辰待着众人在冥界中走了一圈,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不过大罗中期的修为,倒是可以拖一拖——  

“蚊子,待你凝聚道果,冥界当有你一尊果位!”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没份了,突然得到玄辰的承诺,蚊道人欣喜若狂:“谢师尊,弟子一定会加倍努力!”  

“我证道之初,还需时间闭关修炼,尔等便随意行动吧,冥界深处吾会将其关闭。”  

“是,师尊(玄辰大哥)”  

待众弟子离开后,玄辰再次行走在冥界,将一些记忆中熟知的,关于冥界的一些设施,纷纷布置开来。  

黄泉渡口摆渡船,黄泉之畔,妖艳美丽的彼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