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大道现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咔嚓!  

空间受到强烈激荡,玄辰布置的“水幕”也受到了空间震荡的影响,轰然而碎。  

“祖龙也踏出了至强一步?可惜了...”  

玄辰摇摇头,麟祖、凤祖已经燃烧了生命本源,三祖今天必须要交代这里了。  

“我就是个劳碌命!”  

玄辰一拳击出,一个黑洞瞬间出现,玄辰一脚踏了进去,消失不见。  

战场上,祖龙显露龙渊世界后,感慨一声,浑身一样燃起了金色火焰,与麟祖等人再次战成一团。  

此战不管胜负,祖龙之名,注定名传千古。  

面对两位同阶强者,以一敌二,不落下风,至于烛龙的旁边辅助,在流传中自然会被春秋笔法一带而过。  

若不是玄辰出手镇压青天在前,太古第一强者,唯有祖龙。  

若不是战斗无法分心,只怕祖龙心中要哀叹不已:既生祖龙,何生玄辰!  

近距离观战,到底不是水幕可比的,祖龙的五行神通、凤祖的南明离火,祖龙水之法则与信仰法则,都给了玄辰巨大的灵感。  

只是因为大战,水族生灵骤减,能够为祖龙提供信仰力量的生灵也十不存一,信仰法则的力量也大打折扣。  

前面祖龙能与麟祖、凤祖二人斗法多年,信仰法则居功至伟。  

祖龙的信仰法则,倒是给了玄辰一个启发。  

日后开启轮回世界,阴间亡魂鬼族何止亿万。  

再加上轮回之主,赐予无数生灵以重生的可能,洪荒地界又有谁能不供奉其生祠。  

这么算来,玄辰所能收获的信众,怕是比起祖龙,还要更多!  

终于,三祖战之力竭,各自倒在一旁,凤祖的翎羽、祖龙的金鳞,纷纷散落一旁。  

或化作最纯净的灵气,修复着大战破坏的战场。  

或陷入大战研究的秘境、遗迹之中,日后又会成为多少人聚聚追寻的宝物!  

要知道三族撤退时,可没时间打扫战场。  

或许没太多先天灵宝遗留,但是以三族之资源,炼制的无数后天灵宝,到了后世,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每一件后天灵宝都是主人倾注了心血所炼制,尽管不能跟先天灵宝一般辅助修炼法则,但是每一件后天灵宝都蕴含着原主人对大道的领悟。  

这对于一些小修而言,未必比先天灵宝差了多少。  

看着气息微弱的祖龙,玄辰准备转身离去,他不想看到不可一世的祖龙这般模样,祖龙就应该是高傲的,是傲视九天的存在!  

“玄辰道友!”  

祖龙突然一喊,玄辰无奈现身。对于祖龙能发现自己,玄辰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一只脚已经踏进了至强者之列,又燃烧血脉实力大增,发现自己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玄辰现身之后,麟祖、凤祖脸色大变!  

玄辰为祖龙镇压青天,这二人显然是一伙的,如今自己这伙人已然力竭,若是玄辰出手,只怕凶多吉少。  

玄辰也有些担心祖龙以令箭要求他出手击杀凤祖等人,如此一来就真的与凤凰族、麒麟祖,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死仇!  

尽管已经临死,祖龙却依旧爽朗的一笑:“哈哈哈,道友不必担心,吾所作所为,自当一力承担,只是吾三人之后,三族孱弱,还望道友照料一二!”  

说完祖龙掏出了一枚令箭,一捏而碎:“吾还有一丝私心,留一枚令箭,日后龙族生死存亡之机,再烦请道友相助!”  

玄辰放下心来,看着祖龙郑重应道:“道友放心,吾在一日,自当庇佑龙族血脉不绝,若不倒行逆施,四海当为龙族之属地!”  

“吾便先谢道友好意,日后若有机会,吾归来时,再请道友喝茶!”  

只见祖龙再次化作万丈神龙真身,飞至九天扬天长啸:“大道在上,吾为龙族祖龙,愿以残躯化洪荒地脉,以龙族全族之力,镇压四海海眼,延续吾龙族气运,望大道垂怜,赐吾龙族一线生机!”  

祖龙回光返照一般,竟血祭一切,祭祀大道,玄辰不由得抬头张望,看大道是否降临!  

轰隆隆!  

轰隆隆!  

九天之上平白响起了无数惊雷,黑色的雷云布满天空,毁灭神雷在九天闪烁,祖龙眼中充满了希冀——唯有大道降临,才能屏退天道规则,才能在洪荒中抹去痕迹!  

无尽劫云之中,突然出现一只巨大无比的金色神眼,从这只眼睛中看不到一丝情感,唯有无尽的规则之力缠绕其中。  

无尽的黑色雷霆自神眼辐射四周,雷霆轰鸣,宣告着大道的高贵冷漠,洪荒无数生灵,纷纷感觉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压制,便是玄辰都遏制不住低头俯首的欲望。  

然而玄辰体内盘古血脉的影响,战魔神战大道死而不休的盘古意志,使得玄辰不得不昂起高傲的头颅,死死的盯着大道之眼,哪怕双眼被大道威慑所伤,金色的血液滚滚滴落。  

在大道的黑色神光之下,祖龙残躯终于灰飞湮灭,而这一刻洪荒大地,无数荒山败土之中,却平白诞生了无数地脉灵脉。  

祖龙以残躯,终究是消泯了龙族在量劫中的业力,从此龙族不出四海当业力不沾!  

凤祖麟祖对视一眼,释然一笑,也燃烧着飞向了大道之眼——  

“大道在上,吾凤族凤祖愿以残躯镇压洪荒火脉,凤凰一族镇压不死火山永世不出,望大道垂怜,延续吾凤凰气运!”  

“大道在上,吾麒麟族麟祖,愿以残躯镇压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