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交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后,王真继续在自由集市中闲逛。  

逛了一圈之后,王真并不打算在此购买种子。  

随后,他便转身走向自由集市的出口。  

还未走到出口,王真习惯性地向一旁的摊位望了一眼。  

前方与他隔了几排摊位的一条过道,昨日跟踪他的“王石”,见王真望过去,便飞快地转头与一位摊主交流。  

王真心中一惊,但面色丝毫不动,若无其事的挪开视线。  

令他没想到的是,昨天那个跟踪他的“王石”,这么快就找到了他,而且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跟着他。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正要前往几条街道边的商铺。  

此时看来,他不得不暂时打道回府。  

王真一路不慌不忙闲庭信步,将原本半刻钟的路一直走了半个时辰,才终于走回天怡居。  

一进天怡居,王真便立即加快速度,飞一般地冲进洞府,随后立刻关上阵法。  

王真按着自己的胸口,喘着粗气,自言自语道:  

“我跑这么块,连御风术都用上了,他应该没有看到我进的是哪个洞府吧…”  

即使有人跟踪,王真依旧不会放弃原本的计划。只不过,他需要换一张脸再出去。  

除去衣物之后,王真身形逐渐拔高,最终化为一个低矮的老者。  

身体变化越大,施展易容术带来的压力就会越大,但同时,王真又担心易容成少年容易引起对方注意,所以他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穿上一套普通的衣物,王真照了照镜子,看上去如同一般的散修,而且没有什么破绽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王真从灰舟空间分别取出三株催熟的白月花和紫炎草,放入储物袋。  

他打算先将其卖出换成灵石,之后再用灵石买别的物品。  

待出门前,王真忽然想到一事,又取出这六株灵药,喃喃自语:  

“我这六株灵药,药龄会不会都太长?”  

灵药长的时间越久,便越值灵石。  

但是对于王真来说,并非选择药龄越长的灵药便越好。  

要知道,他只有练气一层,若是引来别人的觊觎,反而是祸事。  

念及于此,王真便更换了其中的几株,以药龄稍低的得代替。  

“这下应该可以了。”  

王真收起灵药,再次离开洞府。  

出了大阵,王真随意向周围扫了一眼,余光扫到一旁的“王石”,正若无其事地守着自己。  

王真轻轻一笑,丝毫不停地向坊市中央走去。  

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正被暗中跟踪,现今一切情况未明,王真决定,还是不去天海宗的商铺。  

王真身具碧炎丝,想要避开宗门的炼丹室,就一定需要一个炼丹炉。  

他在坊市中转了两圈,经过自己的对比外加几番打探,很快便选中一家店铺。  

这家店铺名为伍器楼,乃是一家售卖法器的店铺,由昌凌峰的伍家所设。天海坊市中的伍器楼,位于坊市中心、略靠边缘的位置。  

昌凌峰伍家,乃是丞国修仙界最擅长炼器的势力。虽然伍家修为最高的修士只是金丹期,但他们不需要仰仗五大势力,依旧能在丞国占有一席之地。  

王真一进伍器楼,大门两侧的四名侍女便齐齐行礼。  

进入大厅之后,王真发现此楼大厅极为宽敞,可以容纳的人数颇多。  

大厅里人数颇多,可见伍家的法器,名声传得极广。  

正当王真打算随意看看大厅里的法器时,一名练气一层的女子走到近前:  

“这位贵客,请问您需要什么类型的法器?”  

“我想要一座炼丹炉,想必贵店不会让我失望。”  

女子双眸微微一亮:  

“我们伍家的法器,每一件都是精品。贵客请跟我来。”  

女子带着王真,经过一件件法器,最后来到放置炼丹炉的区域。  

在此期间,王真注意到,这里大多都是中下品的法器。  

“你们这里的法器,都是中下品吗?”  

“贵客有所不知,我们伍器楼,共有五层,第一层放置的是中下品法器,第三层放置的是筑基修士所用的灵器,至于贵客问到的上品法器和极品法器,在二楼。”  

王真点了点头,接着随口问道:  

“中下品的炼丹炉,可以用来炼制筑基期的丹药吗?”  

女子双目微闪,笑意更浓:  

“是这样的,中下品法器,不可承受太强得火焰强度以及成丹时的灵气波动。上品法器和极品法器,更适合用来炼制筑基初级的丹药。”  

王真听罢,点了点头道:  

“嗯,带我去二楼,看看那里的丹炉吧。”  

王真还要用这个丹炉炼制筑基丹,买中下品法器丹炉可不成。  

中古时期,天地灵气极其稀薄,练气期的修士想要突破筑基,就必须要服用筑基丹。  

到了近古,天地灵气不知因何缘故,竟然在极其缓慢的增长。  

不过即便如此,修士在破镜时,基本上依旧需要服用筑基丹。  

天地灵气增长到现在,虽然筑基丹所用材料的罕见程度,比不上中古,但是依旧极其罕见。  

也许是野外的筑基丹材料已被人毫不顾忌的采光,也许是大宗派善于培育,更或许是这些势力发现了某些渠道…总之,这些材料大都集中在各大门派的之内,只有极少数流落在散修手中。  

女子带着王真上了二楼,便将王真交给一个练气后期的白面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