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灵根测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今日一大早,张姓男子便敲开了王真的门。  

“王兄,这半个月以来,住的可还习惯?”  

王真也非常亲切地笑了:  

“张兄还是不要再取笑我了,我这半个月以来,见不到张兄,我是食不能咽寝不能寐,还以为自己不能拜入天海宗了。”  

“哈哈,这倒是我的错。只是,我久在门外,这刚刚回到宗门,难免事务繁忙,却不想怠慢了王兄,真是该死。”  

“张兄这般说的话,可要折煞小弟了…”  

众人还要去测试灵根,两个人就没再继续说太多废话。  

随即,张姓男子便带着王真等十人,向测试之地走去。  

天海宗山门之前,有一片巨大的广场,容得下几千人。  

灵根测试,便是在地此举行。  

天海宗占据丞国两州,门下凡俗势力众多。  

每个凡间势力,都有练气期的弟子,负责各项事宜。  

其中,便有专门的练气期弟子,负责检测凡间江湖势力内弟子有无灵根。  

只不过,在凡俗界,只是用测灵盘测试一下有无灵根资质,没办法测具体的灵根资质。  

由张姓男子负责的清平郡,则更为特殊。  

张姓男子只是临时被抽调,负责攻下清平郡,手里没有测灵盘。  

再加上种种其他的特殊情况,所以,天海宗十年一次招收的弟子,在入门之前,都要全部聚集起来,在天海宗山门前,再测一次灵根资质。  

广场上有十座测试灵根的法宝,分别由十位筑基期修士在法宝旁,主持测试。  

这种法宝,功能单一,并没有其他的攻防之效,只能用来测试灵根资质,哪怕是凡人,只要将手放在上面,便可以显示出灵根资质。  

只不过,此法宝虽然功能单一,但无论是制造材料的珍惜程度,还是炼制程序的复杂程度,都丝毫不亚于结丹修士用的法宝。  

是以,天海宗传承了万余年,也不舍得过多炼制。只是根据天海宗每年招收弟子的数量,炼制了十个而已。  

张姓男子带着王真走到广场,来到其中一个法宝的队伍后面。  

王真看着眼前一百多人的队伍,不禁暗暗乍舌。  

单单这一对便有百人左右,而且,这广场上,一共有十队测试灵根的弟子。  

“张兄,我们天海宗,还真是人才济济,单单招收一次第子,便有一千多人。可是,我不是听说,凡人里面,身具灵根之人,不是非常稀少吗?”  

张姓男子似乎早就料到王真会问这个问题,笑着说:  

“王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人之中,身具灵根之人,的确是稀少至极。”  

“但我天海宗域下,地域辽阔,总人口上去了,这身具灵根之人的数量,自然不会少。而且,这还是在我宗的悉心照料着凡俗势力,每隔十年才招收一次第子的结果。”  

王真这才知道,自己身具灵根,有多么幸运:  

“如此看来,身具灵根之人,确实是稀少至极。”  

张姓男子叹了口气:  

“是啊,修仙之人本不易,单单灵根资质一条,便将绝大多数人阻挡在外。”  

“而且,我天海宗一共一万多人,其中九成都是练气期修士,剩下的,九成都是筑基期。门内结丹真人只区区十数人。”  

“王兄,我跟你说这么多,是希望,你即使明白,你要走的,是一条每一步都布满尸体的大道,也会毫不退缩,奋勇前行。”  

张姓男子这句话,倒是真的。只不过他没有说的是,若是王真真的成功了,即便是进入了筑基期,那他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王真不知何时已经收起了笑容,露出满是郑重的神色:  

“我知道,我早就知道,我要做什么。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资质,都不能阻止我变强。”  

王真说的这句话,也是真的。  

很快,广场上的弟子便全部到齐。  

在筑基修士的命令下,各个队伍排的整整齐齐,正式开始测试。  

“孙明,四行伪灵根。”  

测试法宝旁,一位中年男子,看了一眼法宝上的测试结果,面无表情地将之公布出来。  

名叫孙明的孩童,显然是听说过灵根的事情,听到结果后,不愿意相信地问道:  

“道长,是不是测错了?我在家里,人人都说我聪明,资质好,我怎么会是伪灵根呢?”  

中年男子瞪了那个孙明一眼,一股无形的气势散发出来,孙明就突然就口吐鲜血地飞了出去。  

“下次再有人不敬,就是这个下场。”  

“这可是法宝,测试结果不会有错,我也没必要骗你们这些凡人孩童。修仙界伪灵根占多数,虽然伪灵根修炼起来的确艰难,但并不是没有修炼有成之人。”  

“希望你们能明白,灵根只是一个扣开仙门的机缘而已,至于今后能走多远,还是靠你们各人自己。”  

众人听了,皆是所有所思。  

孙明闻言,呆呆地躺在地上许久,才勉力起来,向中年男子拜谢道:  

“多谢道长,弟子受教了。”  

中年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赞许之色,接着便叫到:  

“下一个!”  

“郑秀,五行伪灵根!”  

“董进,四行伪灵根!”  

一直测了十几个,都是伪灵根,绕是王真已经预想过最坏的结果,但也还是忐忑不安。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灵根能够好一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