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张姓仙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启禀府主,房间里只有量具尸体,其中一具是在门主座位上被发现的。只是,这两具尸体都被烧焦,无法辨认容貌。”  

无量府府主听了门下第子的禀报,不禁有些疑虑,那具尸体到底是不是吴门主的。  

“罢了,暂且按照吴仲直的尸体处置吧。追不追绞吴仲直,日后再议。”  

九鼎门有一处密道,通向九鼎山门外面。  

只有历代的门主才知道,就算是朱长老这种驻守的练气修仙者,若是门主不告知的话,也不知道。  

吴门主在与舒长老离开后不久,便带着天绝堂的几个人进了密道。  

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尽头。  

“快走吧,趁着天还未亮,你们趁乱分头逃出去,向我说的那个地方走。”  

“门主,你不走吗?”  

“我当然也走。不过我跟你们不同,我一来容易被认出来,二来做门主,自然另有安排。”  

“可是…”  

“别再可是了,否则,等天亮了,你们若是被人看出来是从九鼎门的方向逃出去的,定会惹人起疑。”  

“门主保重!”  

吴门主看着几个人消失在夜色中,心里松了口气。  

看着远处微微泛白,吴门主转身回了密道后,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断龙石。  

彻底封死了密道后,吴门主快步向门内走去。  

王真此刻,正混进了一个无量府的队伍里,听着队伍里其他人的议论声。  

“我们无量府就是厉害,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拿下了九鼎门。以后这清平郡,可就是我们说了算的。”  

“还不是靠着府主的雄才大略,这才能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就攻下了九鼎门山门,尽挑了九鼎门的高层。”  

“也不知道那个什么堂主怎么想的,难道不知道,叛徒都没好下场吗?”  

“对啊,还有那个什么长老,九鼎大殿的火烧的那么大,竟然就那么跳进去了,啧啧啧…”  

王真听闻九鼎门已经被攻破了,心里竟然有些失落。  

王真通过他们的谈话知道,这对弟子是去接俘虏的。  

九鼎门的俘虏,大部分都是主动投降的,只有一少部分是试图逃跑,被抓起来的。  

只不过,让王真有些奇怪的是,无量府的府主,竟然把那些被抓回来的俘虏,与其他俘虏分开,让人专门送到无量府中。  

而王真所在队伍的任务,便是要将这些人送到无量府。  

王真有些苦恼,暗自思量:  

“这下该怎么办,我还是没有赶得上。不过,也不是完全来不及,还可以为九鼎门做些什么。”  

“眼下不正是有个机会吗?我放了这些九鼎门的俘虏,也算是为九鼎门多留下了一丝传承香火,也算是还了朱长老和九鼎门的情了。”  

不久,王真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九鼎门山门。  

交接过后,王真等人,押着两辆马车离去了。  

看着这两辆马车,王真觉得很奇怪。  

这并不像是“押送俘虏”,反倒是像护送贵人。  

“有了马车就更好了,他们便可以跑的更快了。”  

到了九鼎山门稍远处,押送队伍停下整顿,正准备上大路时,而且也附近没有无量府的弟子,王真便决定动手。  

王真想办法迷倒了护卫弟子后,便掀开了一辆马车的帘子。  

马车里有三个八九岁的孩童,都有些眼熟。看来都是在九鼎门见过的。  

看到王真都愣了一下,也没有什么反应,只是盯着王真看。  

王真觉得奇怪,可是时间太紧,没时间管这些东西了:  

“我给他们下了迷药,药效时间有限,你们乘着这辆马车,赶快逃走,不然就来不及了。”  

三个孩子疑惑地看了看彼此,对王真说道:  

“我们为什么要走?”  

“对啊,你们刚刚不是答应的好好的,怎么又反悔了,让我们走呢?”  

三个人的反应,并不是作为俘虏该有的反应。  

这让王真摸不着头脑的同时,心也跳漏了一拍。  

还不待他有什么反应,一个声音便传了过来:  

“你们不用走,我答应带你们去修仙,自然不会反悔。”  

三个孩子听了,自然大喜:  

“多谢仙师!仙人门派啊!可比崔副堂主说的那个什么势力好多了。”  

这三个人也在崔副堂主挑选的外门弟子当中。  

崔副堂主碍于修仙界的规矩,担心这些人逃走后,会向凡俗界泄露了修仙者的消息,并没有告诉他们这些东西。  

他们自然高兴,可是在王真听来,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自投罗网!  

“我说呢,你一个练气一层的修仙者,好端端地怎么会潜入我无量府的人之中,原来是为了救这三个小娃娃。过来跟我谈谈吧。”  

王真无奈,向另一座马车走过去的同时,心思电转,苦苦思索着该怎么办。  

上了马车,只见一个大鼻中年男子,坐在中央。  

看到王真上了马车,笑了笑:  

“这位道友,请坐吧。”  

“你给我下的什么法术?我上身怎么动不了?”  

大鼻男子有些诧异,知道法术、可又不认识风缚术这种基础法术的修仙者,可不多见。  

“我姓张,叫我张兄即可。”  

王真见张姓男子解了自己身上的法术,便也告知了自己的姓氏:  

“嗯,张道友。我姓王。”  

“这是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