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报告(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明面上的数据来说,整合运动的人数规模确实达到了一个庞大的规模,但是这个数字和浣生来之前又稍微有了一些变化,在经过从去年切城事件为由头的半年时间,整合运动不管是规模还是实力,又或者是地位以及影响力都相较于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组织的人数,和之前相比却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卡西米尔以及伦蒂尼姆建立分部之后,人数才勉强和切城事件之前持平,这确实是一件正常的事,如今切尔诺伯格整个城市都处于整合运动的统治下,加上天灾过后,城市几乎所有幸存者都被转化成了感染者。  

并且,伦蒂尼姆分部以及格伦瓦尔德分部的建立,在与当地政府合作之后,地区感染者的名单被交接到了整合运动的手里,这其中也有许多感染者选择了加入他们,但是人数却依然没有飞跃性的增长,反而是在与龙门宣布合作之后,组织的人数出现了断崖式的衰减。  

因为浣生的决策宣布与龙门合作之后,与泰拉其他地区的整合运动干部的理念有了冲突,他最开始掌权的时候与干部之间也有冲突,但是因为塔露拉的存在,一直被压在下面,知道他通过行动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而参与切城行动的干部无一例外都是和塔露拉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是其他的地方不同,泰拉太大了,即便大家都用着整合运动这一个名号,做的事却又不同,甚至因为地理的因素,几乎没有见过面。  

有些类似于宗教,就像是莱塔尼亚公教教廷的红衣主教这辈子有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正教会的一个红衣主教一样,但是不管是公教还是正教的信徒,在统计上,却都可以算的上,拉特兰教廷的信徒,而西边国家,宗教信仰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宗教出现的比国家还要更早。  

而宗教也同样象征着强大的力量。  

整合运动也是类似,单从数据上看倒是规模庞大,影响力也极为庞大,但是从各地分部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对于感染者情况的改善还需要许久,浣生协助了克伦威尔,克伦威尔报酬也确实承诺解决感染者的问题,也通过法律承认了感染者的地位,但是彻底的改变还需要很久。  

感染者的问题困扰了泰拉千余年的时间,不可能通过一个律法就能解决,伦蒂尼姆分部的建立让本地的感染者情况有了一些好转,至少不用担心生活上的问题,但是之前就说过,分部的建立也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感染者,来解决矿石病感染者死后的二次感染。  

这也是分部还留有武装部队的原因,伦蒂尼姆的政府也十分的配合,浣生清楚,能够快速改善感染者情况的只有研制药物,或者让所有人都成为感染者,切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几乎都是感染者。  

各地分部都是需要庞大的经费的,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至少还有九千能,所以各分部的业务范围也都非常的广,同时还要包含发掘人才这个方面,而整合运动规模如此大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只要登记就算是成员了。  

如果将这些人数去掉的话,整合运动的人数就会快速的缩水,但是作为一个感染者组织,却也依然是非常让人震惊的存在,在浣生控制整合运动五个月之后,整合运动已经是一个分工非常明确的组织了,同时因为掌控了一座城市,和泰拉许多中立的独立城市区别并不大。  

塔露拉虽然为最高长官,但是因为在切城一役中,属于阵亡的武斗派领袖,所以明面上的最高长官职位是空出来的,暂时由浣生代理,而浣生还担任了整合运动的行政长官的职位,最高长官拆分就像是将炎国地方的总督制拆成两部分,一个负责行政内务,另一个负责军队战事,不过浣生倒是从一开始就两边都挂了上去。  

整合运动现在的最高掌权者虽然还都是塔露拉,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在塔露拉手上的也就只有浣生从来不去染指的近卫部队,因为占领了城市的原因,要让城市恢复正常的运作也要和大多数正常的城市一样。  

所以浣生细分了许多的部门,包含了他直接管理的医疗研究部,工业部,军部,司法部等27个部门,不过目前为止,还有许多部门并没有开始运作甚至还没有建立起来,因为暂时没有用的到的地方,而且也因为多数部门职位还处于空缺状态,切城事件从核心城区开始向外蔓延,这也导致了许多公务人员的死亡,不过许多军警能够胜任一些行政职位,让切城的情况有了不少的缓解。  

而这些细分的部门并没有削减浣生的权利,而是其他军部下分的整合运动干部们,整合运动是由暴力起家的,军部作为执行暴力的部门目前为止还算是整合运动中最大的部门,整合运动可是有许多部队的,以前的整合运动,顶多分一个前线部队以及后勤部门,那些作为执行暴力的干部们有着莫大的权利,但是现在不同,军队干部们能够做的事变少了许多。  

武力能够夺下城市,却不能管理城市,浣生清晰的明白这个道理,而且整合运动的目标听起来极为远大,要是还是和之前一样行动,没过多久就会和历史上那些暴力反抗的组织一样被碾碎在名为大国的无情的战争机器下,坚实发展才是最硬的道理。  

而且浣生也没有打算和整合运动的口号那样夺下属于感染者的一片净土,那太费人了,和塔露拉那样太偏激了,这些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