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学生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会堂音乐厅,声浪接一浪。  

歌唱比赛大会的开场,先是从中国艺术歌曲组的参赛者开始,都是豪气冲天的古风歌曲。  

接着轮到了粤语流行曲组的参赛者登台,观众的耳朵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欧瑞强介绍道:“第六位出场的参赛者是蔡风华,他年仅十六岁,目前还是一名中五学生。”  

邓蔼霖接了上去,“蔡同学在今年全港校际比赛公开组中,同时拿下中文歌曲独唱及英文歌曲独唱的双冠军。”  

两位司仪给蔡风华做了小小简单的介绍,虽然他还是中学生,但也在乐坛上崭露头角。  

台下观众暗忖,果然是能够杀进总决赛的参赛者,虽然不是专业歌星,但是同样不会简单。  

要么是经验丰富,要么歌艺出众。  

邓蔼霖提高了几分声量,“蔡同学接着下来要演唱的歌曲是「石头记」。”  

司仪话音一落,不少人的目光不自觉地朝评判席位上,心照不宣地发出一丝的笑声。  

蔡风华将要演唱的「石头记」,是佳艺电视播映的长篇古典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  

现场正在发生有趣的一幕,参赛者在台上表演这首歌,台下的评判却是这首歌的原唱。  

卢东杰抱起双臂看着台上,脸上倒是什么平静,并没有因为这种巧合感到好笑。  

在一片掌声中,蔡风华从侧边缓缓走了舞台中央,朝着台下观众致意。  

台下观众看着他那副青涩的面孔,哪怕他今天打扮很斯文,但是仍然只是个学生哥。  

但是一想,他能够在全港校际比赛中,一举夺下中西歌曲的双料冠军,也确实不容小觑。  

蔡枫华心中仍然是是有些紧张的,尤其面对坐在评判席的那个男人,有一种无形中压力。  

自己参赛的这首歌的原唱正在台下评判席上,这种巧合实在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但是已经来不及让他多想其他了,现场的伴奏乐队已经开始奏响旋律。  

他此刻要做的,就是放下不必要的杂念,把这首歌好好唱出来。  

伴随着缥缈前奏,蔡风华轻唱起:  

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飘雪渐厚鞋踏破路湿透观众暗自点头,虽然看他年纪不大,但是唱歌的本事还真有几下子。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不以为然,认为他选唱的这首歌是有投机取巧的成份在内。  

蔡风华也确实有点冤枉,有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但只能将错就错了。  

香港电台举办这个全港业余歌唱比赛在九月份的截止报名的,十月的时候初赛才正式开始。  

蔡风华当时的准备参赛的曲目,是一首许冠杰的「双星情歌」,也是凭借此曲晋级决赛。  

这首街知巷闻的粤语流行曲,是当时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鬼马双星」的电影插曲。  

它在编曲方面,曲风柔约而甜美、怀古而感伤,带着流行和小调的风格。  

歌词比当下的粤语流行曲也是不俗,没有那么低俗和浅白,有相当古典诗词的韵味。  

他对这首歌十分喜欢,也有把握凭借这首歌去参加比赛,拿下一个好名次。  

就在他苦练歌艺,准备在决赛再下一城的时候,时间到了十月份末。  

佳艺电视正式开始播映「红楼梦」,电视荧幕的这股红潮终于开始泛起。  

一曲「石头记」一夜唱响全城。  

蔡风华当时实在被这首歌给惊艳到,就像他在练小无相功,却忽然捡到一本「太玄经」秘籍。  

他从来听过,会有把中国古典诗词,和现代摇摆乐,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一首流行歌曲。  

他觉得如果「双星情歌」是一首融入了中国诗词的佳作,那么「石头记」,又拔高了一个高度。  

于是他就在决赛的时候,就把原来练了无数遍的「双星情歌」,毫不犹豫地换成了「石头记」来唱。  

蔡风华的决定没有让他失望,他又凭借这首「石头记」,从决赛顺利晋级了总决赛。  

听众向来都是喜新厌旧的,既然有那么好听的新歌,那他又何必去唱旧歌的。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懵懂少年。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哪知道到了总决赛的时候,卢东杰竟然坐在评判席上。  

但事到如今,蔡风华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台上发挥稳定地投入唱着:  

纷纷扰扰作嫁春宵恋恋变挂真真假假花色香皆看化关小姐伸手碰了碰左边,压低了几分声音,“你觉得他唱的怎么样?”  

钟楚红朝评判席看了眼,大眼珠微微眯起,“还不错,不过比他唱的还差了不少。”  

关小姐莞尔一笑,深以为然地点头,“那当然了,原唱才是最好的呀!”  

总决赛的现场,两个活泼的女孩坐一起,偶尔也会感到无聊,不能不说话,不解闷。  

接着各组参赛着轮番登台,带来不同种类的歌曲,像是一场大杂烩一般。  

欧瑞强笑着说:“各位嘉宾,各位观众,总决赛所有参赛者演唱完毕,现在五名评判需要暂时离席。”  

邓蔼霖继续接上说:“他们会给每一位参赛者打下评分,然后需要审慎做出一个比赛排名的。”  

欧瑞强点点头,“很快就会结果公布,马上就可以知道究竟谁会脱颖而出。”  

台下观众都在耐心地等待,心底为自己支持的参赛者暗暗祈祷,期望获得好结果。  

由市政局和香港电台联合主办的歌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