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开眼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首少女版「Scarbo肉ghFair」,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也为今晚的东西方文化表演交流,起了个好的局面。  

筹备委员会特意挑选这首独唱曲目,也确实是有这个用意所在。  

它是敲开英国人心里防线的利剑,减少某些人的固有偏见,起了很大的作用。  

至少让有些心高气傲的人,也不能表露傲慢的一面人家远道而来,为庆祝女王银禧纪念,还特地表演一首英国乡谣,这是诚意。  

哪怕你心里再自视甚高,也得表现出应有的礼貌。  

接下来,是中乐团表演的节目。  

男乐师全是传统的黑色长衫,女乐师则是艳红旗袍。  

他们手中各自拿着乐器,然后逐一登台。  

但在这些西方人眼中,他们手中的奇奇古怪的中国乐器,一个比一个新鲜。  

他们甚至都猜不出这些乐器是什么,怎么使用,怎么发声,一概不知。  

中乐师们各自站好了自己的位置后,乐团的指挥环视一圈,点点头。  

“咦,怎么又是他?。”二楼的雅座上,一声轻微的惊呼。  

“克里斯蒂娜,你发现什么人?”旁边的年轻男子回过头笑问。  

男子一双浅色眼睛,长鹰钩鼻,棕色头发,容貌没什么出奇之处,但有种高贵威仪的气质,使人感觉温文可亲。  

“占姆士,他或许是一个有趣的东方人?”克里斯汀娜微微一笑。  

“你是说哪一个?”占姆士有了些兴趣,抬眼往下望,“可以给我介绍吗?”  

“Sir,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东方人。”考佐夫他知道克莉丝汀娜指的是哪个。  

占姆士仿佛没听到,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考佐夫微微涨红了脸,占姆士这种不屑的无视态度,让他自尊心极度受损。  

他眼中微不可察闪过一丝狠辣,一丝暗黑的想法在积蓄着。  

但他只能把这种情绪深深暗藏住,不敢表露半分。  

如果一旦露出敌意,相信占姆士身边的几个保镖,能过在一秒钟内,让他去见上帝。  

何况他自身有重要的目标,不能意气用事,只能忍辱负重。  

“占姆士,如果你能猜到,我就给你介绍呀。”克里斯汀娜轻笑了一下。  

她玩笑的话,让气氛稍微缓和了下来。  

台上的指挥向观众席致意,是要准备开始表演了。  

全场都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只见台上一个女乐师,轻轻的拨动起了古筝。  

“叮叮...”一阵清脆、明亮的声音,悦耳动听。  

有一丝轻快、活泼的情绪升起。  

这如叮咚的山泉,使人欢快、喜悦。  

这是中国版的钢琴吗?  

但他们的是真弹,而我们的只是敲击。  

来不及他们多想了。  

接着,一段悠扬乐声响起。  

时而急促,时而绵长。  

由远及近,若隐若现。  

这是这么乐器?  

像是笛子,但跟他们的不一样。  

那个吹笛子的人,看起来是如此的写意。  

吹出来的韵味,足以荡涤人心。  

但声音却如此动情、婉转。  

另一位女乐师怀中抱着的乐器,手指拢捻抹挑,一阵琵琶声响起。  

这是中国版的吉他吗?  

声音如此急促,听起来如暴风骤雨。  

但它铮铮铿铿的声韵,比之吉他声更激昂。  

紧接着,二胡独有的悲凉之意,扑面而来。  

这是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变种吗?  

这个只有两根弦的乐器,最是古怪。  

但它拉出的声音,有绵绵不绝的萧瑟和悲凄。  

如怨如诉,听起来有种莫名的哀伤。  

这是个古怪的乐器,但能拉这个乐器的人,更是古怪。  

这么多奇奇古怪的中国乐器,合奏在一起,谱写出的乐章如此美妙伤感。  

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认知了,如同发现了新世界一般。  

中乐团的成员用中国传统乐器,一起演奏了一首千古名曲「梁祝」。  

让这些洋鬼子,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我想我猜到了你说的那个人了。”占姆士转过头一笑。  

“其实不用猜了。”克莉丝汀微微一笑,“答案早已呼之欲出了吧。”  

“你还没认出这个中国人吧。”占姆士低头笑笑,“确实如你所言,有点意思。”  

“哦?”克里斯汀娜略显意外,抬眼看他,“难道他还是个名人?”  

能让占姆士记住名字的人,绝对不是什么无名小辈了,而且还是一个中国人。  

克里斯汀娜的交际很广,什么国际政要、上流名人都认识不少,但是和东方人却很少打交道。  

“这下轮到你去猜吧。”占姆士顽皮一笑,继续观看演出。  

克莉丝汀娜小小郁闷了一下,转过头看考佐夫。  

但考佐夫也是微微摇头,表示不清楚。  

究竟是什么人,而他们两个都不认识呢,  

今晚的这场晚会,舞蹈团、合唱团和中乐团各自轮番表演两个节目。  

舞蹈团除了开场的古典舞「霓裳羽衣」,还有一个是融合了中国武术的「剑舞」。  

中乐团两个节目,除了一个「梁祝」,还有一个是「彩云追月」。  

同样一种乐器,居然能够演奏一喜一悲两种风格,真是让这些洋鬼子惊奇不已。  

合唱团的两个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