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真心英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连三晚的「佳视之夜群星晚会」在新加坡国家大剧院继续上演,今晚是最晚一场了。  

前两晚取得的效果非常好,观众反响很强烈,因此吸引了更多慕名前来的观众。  

但今晚的表演节目会有些调整,包括卢东杰之前演唱的「送别」,变成了由李彤明和陈恩美的钢琴合奏。  

现在舞台正在上演的节目是由刘单、陈飞龙、巴山、陈强表演的滑稽功夫。  

这四位佳视的打星,演起武林高手是有板有眼,表演起滑稽功夫也是笑点十足,引得观众阵阵欢呼大笑。  

观众大笑一场后,再接下来就是例牌的「比武招亲」表演节目了。  

这也是改编自「射雕」其中一个情节,由荧光幕搬上了舞台,由原班人马糜雪、白标、巴山主演。  

接着看完了连续两场动作表演类节目,到了晚会的中场时间,接下来又是穿插着音乐节目,调动观众们视听感受的时候了。  

全场灯光一开,一段非常带感的音乐前奏响起,只见两个身著盛装的大美女双双携手出场了。  

不少是第三次进场的观众感到有些惊喜意外了,因为这个歌唱节目在之前没有出现过,应该是新增的,但这次又会有什么特别的惊喜呢?  

 friend 今天你如何,  

难得一起齐高歌这歌。  

从不懂解释我为何,  

在你友爱内寻到火。  

年头匆匆的飘过甜苦都许多风波虽各自去闯而两心未分过甚庆幸又再逢就算离开过.........  

这次是由万仪、和张玛丽两人合唱表演的一曲「千个太阳」,两位大美女不单只长得漂亮,歌艺也不输逊。  

因此这样一首非常新鲜好听,又带着积极向上的友谊之歌,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来自香港粤语流行曲的魅力,如同来听一场拉阔演唱会。  

这首非常经典的粤语歌,是由卢东杰「抄刀」提供词曲,和吴大江合作共同编曲,由人民协会华乐团提供的现场伴奏,现场的效果自然是非常震撼的。  

卢东杰看到台上的张玛丽,他忽然嘴角笑了笑,因为此时此刻香港的利舞台,正在举行1977年香港小姐的竞选总决赛了,相信花落谁家也没什么意外了。  

“阿杰,准备登台到我们了。”梁晓龙走过来,笑着拍了拍卢东杰的肩膀。  

“好,我们走吧!”卢东杰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跟着他走去。  

一曲高歌唱尽,现场观众用非常热烈的掌声欢送两位大美女后,现场的灯光再次暗了下来。  

观众都耐心的等候着,今晚的节目是在太精彩了,让他们内心充满期待。  

“噔”、“噔”  

两束射灯照射下来,只见两束灯光下,站着大侠打扮的两人。  

卢东杰素色长褂,梁晓龙则是一身黑色长衫,两人站定相视一笑,各自做了抱拳行礼。  

现场观众看到两人如此打扮,内心隐隐有些激动起来,虽然刚才的滑稽功夫让他们笑餐饱,但他们还是期待能看到一场传统正宗的真功夫。  

伴随一首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的河北民乐「将军令」响起,现场观众的心也跟着澎湃了起来。  

那大气磅礴的音乐中充满着力量,使人顿生一股豪迈气魄。  

卢东杰和梁晓龙相对做了个请指教的手势后,两人的身形缓缓动了起来,他们用不同的招式开始交手了。  

台上两人脸上的表情轻松、但手脚上一招一式的动作,却十分迅猛快捷。  

双方你来我往,你攻我守,一时之间,两人交手切磋的画面感,让观众看得时而闭气凝神、时而畅快淋漓。  

虽然现场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但作为武术指导的巴山却是笑而不语。  

两人对打的桥段,他也是有份参与设计的,这种打斗看似紧张刺激,但实际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  

两人拳对脚,脚踢拳的比斗,看似招式凌厉,动作凶悍,但其实都是避开要害之处,而且点到即止,这种花哨的招式在实际交手中,根本也派不上用场。  

当然了,虽然两人都会真功夫,但这次只是属于武术表演性质,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功夫,并不适合在舞台表演,打斗动作够靓、够型、够抢眼才是最重要的节目效果。  

一曲终了,一个武术表演也打完了,这场看起来潇洒飘逸、行云流水的武术打斗,十分具有观赏性,让观众目不转睛、纷纷拍手大喊过瘾。  

“他们打得这么厉害,你说他们会不会不小心受伤呢?”黎爱莲在后台有些紧张地道。  

郑裕铃看了她一眼,摇头笑道:“你是关心则乱,只是武术表演而已,点到即止,哪会这么容易受伤。”  

“嗯,你说得对!”黎爱莲低头不好意思笑了笑,忽然又有些紧张起来,“好像要到我们上场了,快走吧。”  

两人的交手也没有分清胜负,在以武会友的切磋中,尽显一派侠义风范。  

“接下来请欣赏舞蹈节目「隋唐风云中国舞」。”晚会的女司仪报幕着。  

“哗...”现场观众突然惊讶地呼喊出声,一个个两眼放光地盯着台上。  

只见舞台上,是糜雪、李彤明、文学儿、陈恩美、李诗敏、魏楸华、郑裕铃、张敏婷的倩影。  

佳视的一众年轻貌美的艺员齐齐登场,一下子就吸引住在场所有观众的目光。  

她们身著一身古色古香的宫廷霓裳,个个容貌绝丽,翠钿珠钗,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