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好歌献给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Only you  

“听众朋友下午好,欢迎继续收听商业二台,好啦,又来到我们凭歌寄意的节目时间啦,我是唱片骑师黄新华。”  

“今日一曲寄心声将由我为大家读出听众朋友来信的点唱讯息,听听他们要点唱的歌曲,以及凭寄的心声。”  

DJ黄新华磁性的声音缓缓从收音机传来。  

在电台上听歌一直是市民比较喜爱的一个习惯,电台播什么就听什么,想听自己喜欢的那首歌,就写信去电台去点唱了。  

如果有哪一首歌积聚若干听众的点唱要求,电台就在点唱节目中播放这首歌。  

当然了,这只是其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方便他们用白磁带免费录歌了。  

这得益于曰本人灵活的设计头脑,他们把卡式录音机和收音机的功能集成了在一起。  

这一下如同打开潘多拉之盒了,听众就可以任意地在电台节目上录歌了,连买唱片和录音带的钱都省了。  

虽然国际上是有法例禁止翻录广播节目的,但如果你不将盗录的广播节目用作商业牟利的用途,只留作自己欣赏收藏的,自然也不会真正触碰的法例而受到惩罚的。  

但盗版商就没这个考虑了,什么歌最红,他录什么歌,然后出盗版上市销售。盗版商这种疯狂行径,严重侵犯到唱片公司的利益了。  

所以港台和商台也必须照顾唱片公司的要求,到俞争、乐士、林姗姗等新一代DJ,打破以前他们一贯的的传统。  

开始了丧心病狂的防盗水印模式,喜欢在歌曲播放前的15秒中,或者中间的时候,插科打诨讲一堆废话,这种神憎鬼厌的方法,以致录歌的听众和盗版商都要捎上一段屁话。  

“好啦,事不宜迟,让我们先读下前十位听众朋友的来信,哈..”黄新华翻开了第一封信忍不住笑了一声。  

他轻轻捂了一下嘴角,快速地翻了翻后面的几页纸,随后抬起头用疑问的眼光看向玻璃窗外的节目监制,监制朝他作了一个OK无误的手势,表示节目正常进行。  

“好啦,接下来我将会分享一些有趣的来信朋友的点唱讯息。”黄新华轻咳了一声,端正了坐姿,开始一本正经地进入了状态。  

“第一位听众朋友叫做唐伯虎点蚊香,要点播一首喜气洋洋给王玛丽小姐收听,祝她青春常驻....”  

“第二位听众朋友叫做梁山伯住阳台......  

“第三位朋友叫做罗密欧与猪过夜....  

......  

“第十位听众朋友叫做猪是的念来过倒,希望播一首「祝福你」点给红豆妹收听,希望她留意歌詞,并祝她蜜运成功。”  

黄新华以极强的专业素养强忍着笑意,才逐一念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差点憋出了内伤。  

好不容易等到了播放音乐,切了米高峰后,黄新华才捂住肚子,趴着桌子上,毫无风度在播音室放肆大声笑着。  

连这位专业的播音主持都忍俊不禁,可想而知,那些守在收音机旁的听众朋友们,那真是差点笑到肺都歪了。  

他们没经过网络时代的洗礼,笑点相对来讲有点低,这种新鲜奇趣的东西很容易就get到他们的笑点了。  

这些雕虫小技只是卢东杰广撒网的一环,主要是他和电台的合作谈不妥,但他又不想放弃,徒之奈何,唯有出此下策了。  

在当下唱片专辑的推广宣传中,第一阵地主要还是依靠电台或者电视台。  

歌星每当要有新歌要做宣传时,唱片公司或经理人公司就会叫人将歌曲录成细碟或录音带,免费送去每个电台拜托常播。  

这碟会叫做白版碟或DEMO带,行内术语叫做派台,在粤语里,「派」就是分发的意思。所以,这种歌就被称为派台歌了。  

除了一部分是唱片公司跟电台合作宣传推广的派台歌,另外一种便是由电台DJ,也就是唱片骑师,专门负责向听众推介的心水歌了。  

像著名唱片骑师Uncle Ray主持的港台最长寿的节目All The Way With Ray,便在节目中为听众推介经典的英文歌曲。  

说起这位Uncle Ray,不得不说他是港乐界的一位教父级的人物,当年一手挖掘和提携了叱咤乐坛的Teddy Robin & The yboys(泰迪罗宾和花花公子乐队)。  

卢东杰要上市的这个专辑「财神到」是张细碟,而风行唱片公司出品的「欢乐年年」是大碟,但大家要争夺的市场目标群体却是一致的。  

本来卢东杰还想和人家在电台上当面锣、对面鼓,正面刚第一回合擂台的。  

但等到卢东杰把de带给人家一听,便摇头拒绝了,不是卢东杰的细碟质量不好,而是他的这个专辑跟人家「欢乐年年」同质化度太高了,人家风行唱片给足了宣传费,让电台力推的。  

如果再做这一脚踏两船的生意,不仅违背商业道德和操守,还不免给人一种吃相难看、唯利是图的形象,那简直是在自砸招牌了。  

无奈之下,卢东杰也只好采用了迂回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了。  

此时香港民众收看收听的电视电台节目,除了五台山上的无线、丽的、佳艺、港台、商台提供的节目外,其实还有一家叫绿邨电台。  

虽然这是一家位于对岸濠江的私人电台,但它的射电频率足够覆盖大部分香江地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