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十六 连破七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楚尘极为感激地对许仙道谢,心中约莫有些紧张。  

有许仙的聚灵阵加持,楚尘觉得自己突破筑基的几率最少高了一成,至少他不用为了抵御血族之力而分心。  

他慢慢走上青石。  

青石恰好在一处断崖边,楚尘挑选的山峰极为讲究,是这附近山脉中最高的一座。  

看着断崖下,那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崎岖地伸向远方,一点一点消失不见。附近山脉一座座耸立,高大的树木笔直地伸向高处,而楚尘站在最高处,高大的树木却显得无比的矮小。  

就是那盘山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也如同蚂蚁一般。  

一股巧妙的意境在楚尘心底油然而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便是楚尘刻意想要营造的氛围,也是楚尘上山的理由。  

因为今日!  

是楚尘最重要的一天。  

他要开辟紫府,强行筑基!  

他清楚自己所修的神秘经文,那是一部功法,也不只是一部功法那般简单。但楚尘很肯定,自己所修的神秘经文太恐怖。  

以天地大日初升时的那一丝紫气为根源,洗练自身,所修紫气更是号称鸿蒙紫气,比任何灵气都要精纯,也更接近大道本源。  

换言之,楚尘所修功法,应该是这天地最高阶的功法,而所打的基础也是最强大的。  

即便如此,楚尘也不过只是修炼了十年,如今,便要筑基!  

成,则天地之大,任楚尘去天地间遨游,败,则沦为血族,以吸食生灵鲜血为修炼之法。  

只是,以楚尘前世的灵魂来看,血族的做法是楚尘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做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成功!  

借着心头那一丝意境,楚尘顿时大喝一声,盘膝坐下,闭目修炼。  

大量的灵气注入楚尘体内,楚尘的身体此刻展现了极大的贪婪,疯狂吸纳着灵气,所有的灵气都被楚尘强行转化雷霆,与血族之力作战。  

心脏的痛苦顿时加剧,楚尘却死死咬牙坚持。  

而与此同时,体内源自血岩与肖恩的庞大生机便开始疯狂地转化为紫色之气。  

楚尘的境界在迅猛地提升,很快,楚尘便突破到了练气七层。  

许仙一愣神,神情古怪。  

这就结束了?  

这小子盘膝坐下才多久,就突破了?  

这就是那臭小子所说的突破?  

但很快,许仙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楚尘根本就没有起身的意思。  

十分钟后,在许仙惊异的眼神中,楚尘的修为来到了练气八层。  

连破两个小境界!相隔不过十分钟!  

这都是什么鬼?许仙心头叫骂。  

相隔十分钟,你就又突破了一个小境界?你这是怎么个修炼法门?  

妖孽,你这是妖孽!  

许仙修道十五载,五岁便开始跟着师父吐纳灵气,如今也才堪堪假丹下境巅峰,便已经是龙虎山一脉,修炼天赋最强,破镜速度最快的修士,这还得益于百年前灵气复苏。  

可许仙也没尝试过在练气期连破两个小境界,更别说相隔只有十分钟。  

许仙努力克制着自己的心情,极力地想要保持自己假丹境高手的风范,修道者修大道,心情平和些为好。  

十分钟后,楚尘的修为到了练气九层。  

许仙的内心在疯狂颤抖。  

你TM还是人吗?  

许仙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丝惊恐的神色不由自主地出现在许仙的脸上。  

这就是个怪物!  

许仙再次以这个词语来形容楚尘。  

短短二十分钟,连破三个小境界,便是倚仗着灵气复苏后灵气厚度大变,也不应该有这般变态的破镜速度。  

许仙他嫉妒啊!  

但四十分钟后,许仙便已经神经麻木。  

此刻楚尘的修为来到了练气十三层,只差一丝,楚尘便可以筑基。  

许仙只是呆愣着看着眼前盘膝坐着的楚尘,开始怀疑自己聚灵阵的真实性。  

十分钟一境,楚尘连破七境。  

许仙无意思地摸摸自己的佩剑,佩剑古朴不凡,乃龙虎山老天师赐予,当年许仙以十六岁的年纪突破筑基,创龙虎山灵气复苏百年来最快突破筑基的记录。  

修道体系的进阶不比言灵者那般迅猛,但许仙能以十六之龄筑基,其天赋可谓可怕。  

他还记得那日,老天师舒展着眉头道:“许仙,你天赋卓绝,日后可谓我龙虎山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许仙满心欢喜,立誓必要成为世间最强大修,破化神大劫,白日飞升。  

修行界已多少年没有人飞升了?  

百年?千年?还是万年?  

许仙记得一日自己误入龙虎山,被那漫天剑阵所困,却也第一次认清了这个世界,知道世间有一法可修仙,可长生。  

那日后,世间少了个许姓的五岁孩童,多了个叫许仙的修道者。  

只是如今,见了楚尘如此惊世骇俗的破镜速度,许仙顿觉有些无力。  

他紧了紧手中长剑,一股杀意悄然出现。  

还是不杀?  

说实话,许仙心头十分犹豫。  

楚尘这般修炼速度早已超出许仙常识,想来修道天赋也是惊世骇俗,许仙从来都是骄傲的。老天师说,修道从来都不是比速度,比的是对道的领悟,修炼速度的快慢不过是你领悟力的高低。  

许仙自认修道速度不低,天下无人压得住自己一头。  

可楚尘到底是什么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