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来吧,金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么说,楚尘其实是一位修道者,而非言灵者?”陈玉瞪大着眼眸看着姬如雪,满脸的不可思议之色。  

不过此话既然是从姬如雪的口中说出,陈玉倒是信了大半。  

对于楚尘,陈玉可以说是倾注了许多心血。  

因为某些原因,陈玉迫切地需要一位实力天赋都空前强大的徒弟,而机缘巧合觉醒“掌上雷霆”言灵的楚尘被陈玉毫不犹豫地选上。  

所以陈玉才会在青阳一中任教,一待便是三年。  

只是,三年时间,陈玉失望了太多次。  

每当她心有不甘之时,可看到楚尘那不思进取的废材模样时,陈玉都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恨得牙痒痒。  

但楚尘看起来也太奇怪了。  

楚尘的家境陈玉清楚一点,父母失踪,有个读小学的妹妹倒是很可爱,可家徒四壁,学费都是申请的政府补贴。  

可能唯一值钱一点也就平民窟的一套不大的房子。  

这种家境如果不努力,混吃等死,这一辈子永远都不会有什么成就。  

陈玉看惯了无数寒门子弟努力奋斗的样子,而楚尘的表现却一直让陈玉好奇。  

这个时代,一旦觉醒言灵便可成为人上人,但仅仅觉醒言灵却远远不够。  

空有一身无上雷霆,却三年修为丝毫未进。  

再是废物也不应该这么玩啊。  

陈玉突然想到了前几日虫洞出现,异兽攻城的一幕。  

楚尘遥指极远处突然出现的虫洞,位置分毫不差,一脸惊恐。  

那般远的距离便是自己都看得有些勉强,可楚尘偏偏指了出来。这种能力绝不是一个不入级的言灵者能做到的。  

陈玉也不相信这是偶然,只是楚尘的颓废早已耗尽陈玉的耐心。  

但当姬如雪将楚尘的真实身份说出的时候,陈玉却着实吓得不轻。  

无他,唯有三个字——修道者。  

这个世界最神秘的那一批人。  

曾传闻,人类无法抵抗虫洞源源不绝的异兽攻击之时,有一老道人,拂尘化剑,生生斩灭一个B级虫洞。  

自此三年,从未有虫洞出现,人类得以养精蓄锐。  

曾传闻,有六阶言灵者与六阶灵兽生死大战,战至一海外小岛时,有一道天外来音怒喝,言灵者与灵兽皆齐齐吐血而退。  

曾传闻,有一鹤发童颜道人,身背三尺长剑,于一荒山上渡劫,雷劈九道,而道人却毫发无伤。  

曾传闻,玉京学府的建立者便是一位修道者。  

曾传闻......  

修道者的传闻早已不是什么秘辛。  

“我曾有幸遇到过一位少年修道者,实力强大,而他最拿手的便是一手掌上雷霆,比之雷系言灵都要强上许多,他称掌上雷霆为掌心雷。”姬如雪幽幽说道,面含微笑,似乎对自己的推测极有自信。  

“那修道者很强?难道有三头六臂?”陈玉好奇问道。  

姬如雪闭目沉思一番,而后缓缓睁开眼,似乎带着一丝不甘,道:“我不知道他有多强,但他年纪看起来比我大不了多少,我却连他三道掌心雷都接不住。”  

陈玉疑惑,“有这么强?”  

“有。”姬如雪一叹。  

陈玉沉默,她与姬如雪很熟,若不是性别问题,她或许觉得两人会成为最好的闺蜜。  

八岁觉醒言灵,十二岁突破一阶,十四岁强势踏入二阶,而在一年前,十七岁的姬如雪成为了青阳城最年轻的三阶言灵者。  

但或许是明白自己长得太过“好看”,姬如雪一向低调。  

青阳城人会觉得陈玉才是青阳第一天才,但她自己很清楚。  

能被称为青阳第一天才的唯有眼前这个男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今日竟然如此落寂。  

陈玉很难想象姬如雪口中的那个修道者到底有多强,多么妖孽。  

“那为什么楚尘会被血族盯上?”陈玉转移话题,她觉着继续聊修道者的话题姬如雪会受不住。  

开玩笑?  

堂堂青阳第一天才会被一个默默无闻的修道者一招击败?  

陈玉觉得,很有可能。  

任何跟修道者牵扯上的事情,历来都不可思议。  

“我这两天打听了,说血族十二王族之一的柴尔斯家族最近在追杀一个不详之人,名为楚尘,身具厌血之症,却是亲王血脉,可笑。”  

姬如雪嫣然一笑,递了个感谢的眼神,一颦一笑间几乎乱了世间风华。  

陈玉顿时呼吸一窒,死盯着姬如雪那一双桃花眼,心头大呼,‘尼玛,老娘竟然会被你个男人迷了眼睛。’  

没有天理啊!  

她低头瞧了瞧自己身段。  

不错,有料,好在你没有。  

陈玉深呼吸,拾起有些挫败的内心,“就因为同名?”  

“我觉得有可能。”  

“我觉得不可能,青阳这么大,叫楚尘的没有百来个也有几十,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被找上门?”陈玉摇头。  

“我查了,他这个年纪叫楚尘的,就他一个。”  

“哟,能耐不小,都查到计民司去了?”陈玉白了一眼,“那又如何,血族还能成为修道者不成?”  

“我不管他到底和血族有没有关系,但他还欠我四百四十万,想还债,他不得不帮我。”姬如雪十分笃定。  

“一套三代异甲值几个男爵?”  

“算了算,三十个就够了,运气好,两个子爵也行。”  

“差不多,可以试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