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科举(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去办。”  

就在张让起身想要退出大殿时,躺在床榻上的刘宏又是向着张让开始说道:“朕问你,这皇甫嵩与朱儁,朕要给些什么才好?”  

刘仁言语随意,就这么直接地向着张让发问。  

当刘宏说完这句话后,大殿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凝固,僵持了起来。  

见着张让不回话,刘宏也是好似觉着没有什么意思,随后他也就挥了挥手,让着张让出了大殿去。  

见着刘宏示意后,张让也是十分庆幸的向着刘宏施了施礼,而后也就退出大殿去了。  

不知什么原因,刘宏看着张让退出殿的身影莫名的觉得很是烦躁。  

或许是这些日子来,刘宏睡得并不安稳的原因吧。  

毕竟那黄巾之事已经过去,旧事重提也本就不是随性的刘宏的作风。  

张让退出大殿去后,也就带着心中的些许顾忌快步往宫外走去。  

张让心中并不清楚刘宏所为是何意,因此他心中自然有些紧张不安,害怕旧事被重提。  

张让心中深深知道赋闲在家的那段日子并不是那么轻松。那段时间里,单单他在洛阳的产业就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那段时间来,有自知之明的张让没有参加过任何阉党的会议。  

因为他知道,那时的自己有多么的无关紧要。  

想通这一切问题的张让自然也是心虚的很。  

他心里清楚,那件与黄巾互通一气的事情已是被自己侍奉的陛下知晓。  

这样一来,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情,没理由刘宏不知道。  

如今,尽管张让知道是自己那侄儿泄露出去的秘密,但他却是不敢对自己那侄儿做些什么。  

他只得像往日一般,装作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不去理会这件事情。  

此时,殿中的刘宏也是起了身来。  

此时军帐内的曹操已是带着一众军中的军将,穿戴衣甲出了营帐,登上了点将台。  

“诸位军士!如今这祸乱天下的黄巾贼党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残喘之气,如若我们能一举击溃这些黄巾残部,便能将大汉最后的那些乱贼给清除干净!这大汉也就能恢复往日的荣光!”  

曹操知道这大汉的问题并不是这些所谓的乱臣贼子,而是那汉廷之中混乱无比的朝堂。即便如此,但这样也不妨碍曹操说些鼓励与震彻人心的话语来激扬麾下军士们的斗志。  

说罢话后,曹操也是让着乐进带着前锋部队往南阳出发,而他自己则是跨上大马,带着一众剩下的骑军军士们随后跟去。  

三千骑军在这通往南阳的官道上一路奔腾,破空的马蹄声震撼着天地,让颍川城内的各门各户紧张不已。  

在得知是城外驻扎的骑军离去后,城内的人们又是庆幸又是担忧,似乎心中依旧害怕着那些已被杀得支离破碎的散落黄巾再次杀来。  

由此可见,这如同蝗虫一般的黄巾是多么让人害怕。  

乐进身为先锋,带着麾下五百骑兵在几日行军之下,也就到了这南阳城外的一处密林休整。  

此时南阳城外游荡着不少黄巾,而那南阳城的城门也是大开。乐进从远处看去,便见着那些黄巾衣衫褴褛,全身大多处都无遮掩,行动还十分缓慢。  

在密林中的乐进见此,也是分出十人往身后去寻曹操所部,随后乐进便让人通知下去,准备袭城。  

过了一阵,乐进所在的密林之中便冲出了乐进所部近五百精骑。  

乐进率着这些骑军直条条地往那南阳城的城门冲去,钢铁一般的洪流不时便冲击到了南阳城的城门内。  

在南阳城城头上的那些黄巾还未回过神来时,乐进便带着四百余精骑冲进了城去。城头上的黄巾将领见到如此,呼喊着想要让城头上的那些瘫坐在地的黄巾们闭合城门外的吊桥。  

乐进也是知道,若是让这城门吊桥关上,自己等人会死不说,也会误了主公的攻城大计。于是冲进城内的乐进随即也是立刻带着四五十名将士提刀下马,往城头上冲去。  

其他的那些将士便是停马将这南阳城的城门堵住,不让人将城门关上。  

好在城头上的黄巾因为许久没有进食,因此也就没有快速地将那城外的吊桥拉了起来。  

此时乐进已经带着四五十名军士冲上了城头,他们提着刀剑,往那控制城外吊桥的地方冲去。  

乐进见着那城头上的黄巾想来抵抗,他也是训斥道:“我部汉军已将南阳围困住,尔等若是放下刀剑,尚且能留住一条性命。若是尔等依旧冥顽不灵,终究不过是路边野尸!冢中枯骨!”  

乐进一边训斥一边挥刀向那些正在拉吊桥的黄巾冲去,乐进身边的魁梧将士自然也是如此,随着乐进清剿着闸口附近的黄巾。  

乐进带着身边的几十名军士,如同来自幽冥的亡魂,面无表情地砍杀着阻挡去路的一众黄巾。在乐进的指挥下,这些军士们也是有条不紊地收刮着城头上黄巾们的性命。  

那些听到乐进所言的黄巾,见到乐进这些人如此狂暴,随即也是慢慢地丢了刀剑往后退去。见着那城头上的黄巾们就此退去,乐进也是连忙让人将城头上吊桥的绳索砍断。  

就在乐进等人将这吊桥绳索砍断后,城内也是涌出了不少黄巾向城门处冲来,那些黄巾簇拥着一名头戴黄色发冠的高壮汉子,向着这城门前的精骑冲来。  

乐进见此也是知道那头戴发冠的男子便是南阳城内的贼首孙夏。为了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