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哀城(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日炎炎,广宗城外不断有燥热的烈风席卷着城外的荒野。但在这广宗城内却是出人意料的一片死寂,仿佛那悬挂在半空中的骄阳对城中的心若死灰的人们没有丝毫的影响。  

面色有些暗沉的张宝与张梁二人站在城头望着城内行尸走肉一般的信众,两人也是不由得忧虑了起来。  

眼眶深陷的张梁望着自己一旁显着疲态的兄长,心中也是难受不已。  

“兄长,大兄已走多时。我们依大兄所言,谎称他被汉军射死以增强信众的愤怒来应对汉军攻城。可这汉军迟迟不来,城内的草粮都已用尽。而城内城外能吃的都也已经被吃了个遍,若是汉军此时来袭这可如何是好啊。”  

张梁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今张角已死,信众心中的那杆大旗已经砍去了一半。  

而如今只知夺掠的黄巾一众紧缺粮草,若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恐怕黄巾们也就会就此分崩离析。  

那原本就被砍去一半了的大旗也就会在汉军一次次冲击中慢慢磨损,最后消散而去。  

知晓情形危机的张宝也是明白自家兄弟的意思,他也是想到兄长临死前所言。  

“若是事不可为,那便就此退去,保下自己性命,以待日后再席卷大汉。”  

张角临死前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那拖带着苍白无力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荡。在此情此景之下,知道事不可为的张宝于是也就向着张梁说到。  

“三弟,不若我们就此退入边陲乡野,像兄长所言,以待日后重来如何?”  

听到张宝的话语,张梁也是回忆起了自己大兄临死对自己二人所言,心中也是不由得动摇了起来。  

他撇过头又望了望城内那些四处瘫坐着的信众们,放不下这些信众的张梁在这一时间也是不知如何是好。  

心中一番天人交战后,张梁也是下定了决心,向着张宝指着城内那些“兄长,我们若是带着亲信隐入乡里确实能够活下来。但城内这些信众们呢,他们又当如何?起事以来,他们的性命便托付给了我们兄弟三人。但若是只为苟活,我是断断不会弃他们于不顾的。兄长,谁又知道大汉日后又会如何呢?不若兄长做那伏兵,我替兄长抵抗那些追兵。这样既不负信众,又不负大兄的嘱托。”  

张梁这看似两全其美的方法,却是要让兄弟二人生离死别。  

还未等张宝拒绝,卢植率着一万余河间军士和两万余汉军军士赶到了广宗城外。  

见到广宗城外遍野的汉军军士们跑来,张宝他们二人也是知道大事不妙。不过好在如今广宗的城门已经紧闭,城头上也有不少黄巾坚守,汉军应该不会就此攻城。  

站在城头坚守的黄巾们见到城外如此大的阵仗,他们也是叫喊着相互通知。  

在一声声的战鼓声中,城内那些瘫坐着的黄巾们也是慢慢地起了身,往各自身边最近的城墙上跑去。他们那摇曳飘荡的身影,看着也是让人心急不已。  

城外的卢植没有急着攻城,他和先前在钜鹿一般,让军士们围着广宗安营扎寨。  

为防止广宗城内的黄巾狗急跳墙,此番扎寨的位置离城墙有些距离。  

若是城内的黄巾不顾一切冲向此地,那河间补充上来的弓手们定会倾洒箭雨,让他们头破血流。  

与卢植一同来此的还有刘范与刘备二人,张颌与刘仁则是镇守钜鹿,巡查钜鹿郡内与那左丰之死。  

站在中军大阵中的刘范与刘备看着不远处卢植的背影,两人也是庆幸几日前将卢植骗了过去,不然保不准卢植这小老头会气愤不已。  

其实几日前卢植得知那左丰死后,心中也已是猜到是刘仁三人所为。不过他本也就觉着朝中阉宦太过惹人嫌厌,既然自己的几个后辈做了,那便也就做了。  

毕竟他不觉得一个阉宦能统筹出什么好的战功来,到时自己也难免会和他发生冲突。死了也好,一了百了,也是落得个清净。  

卢植站在中军大阵中见着那广宗城头上一个个行动缓慢的黄巾贼众,他也是知道,这黄巾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不过卢植却是不急,他想再等等,等那城内为首的露出破绽或是城内的贼人忍受不住,这广宗城也就这么简单的破了。  

与城外卢植的轻松洒脱不同,城头上的张宝两兄弟却是满面愁云。他们见着城外那穿着衣甲整齐站列的汉军,再看看城头上毫无斗志的信众们。在这一对比之下,两人也是越来越担忧了起来。  

两人也是知道,担忧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二人在思量了一阵后,也是决定先将几日前受伤逃回广宗的张牛角喊来,准备一起商量对策。  

城外的卢植向着那广宗城看了许久,而后他也是不管,留下刘范与刘备,而后也就回营帐中歇息去了。  

刘范与刘备行礼送走卢植后,也就按着先前的办法,让人叫来了孙轻。刘范的吩咐下了之后,也就过了一晌,孙轻也就到了阵前,只不过他身后跟着几个拿着酒肉与案几的汉军军士。  

在刘范的眼神示意下,孙轻也就拱手走到了汉军战阵的稍远处。选好了地方后,几名汉军军士按照先前的吩咐,将案几与酒肉摆放了起来。  

这几名汉军军士将物品摆放好后,也就退回了战阵之中。那几名汉军军士走后,孙轻也就坐在地上,一边享受着酒肉一边对着广宗城头喊到。  

“楼上的弟兄们!我是孙轻!看看我这里的好酒好肉!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