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 两宗随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哈哈,让杨公子久等了!”  

林太清拱手笑道。  

杨肆也回礼微笑:“我们也是刚来一会儿,说起来,还要还多谢林公子帮我找了处大宅,改日再向林公子专门致谢。”  

“诶,举手之劳罢了!”  

林太清摆了摆手。  

雨桐也笑吟吟的看着杨肆,那眸子中带着种见猎心喜的意味。  

杨肆奇怪的看了眼雨桐,又见车驾停了下来,不由问道:“还有人?”  

“请杨公子稍待片刻!”  

山阴公主从车窗探出俏面,微微一笑。  

杨肆心中一动,问道:“公主,能否与我说下魏国的情况?”  

山阴公主沉吟道:“魏国与大宋虽比邻而居,但两国的国都却相隔万里,互通消息困难,我所知的也不多,就大略说说吧…”  

魏国位于大宋以北,辐圆十余万里,建都雒阳,介于农耕与游牧之间,举国崇信佛教,魏国的背后,也有三个金丹门派支撑,分别为神刀门、大林禅院与水月庵。  

神刀门是纯粹的武修门派,门中弟子专修一口刀器,杀伐凌厉。  

大林禅院执魏国佛门牛耳,信徒千万,方丈玄慈被封为魏国的护国法师。  

水月庵则是尼姑庵,行事低调,从不主动传播佛法,弟子多是来自于被遗弃的女婴或者有故事的女性。  

与大宋三派之间激烈竞争不同,魏国北方有强大的萨满教,如乌云盖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三派较为团结,魏国也少有改朝换代之举。  

当今魏主拓跋寿,雄才大略,修为莫测,暗中网罗修士,渐渐成了气候,三派对其颇为忌惮,隐有建立仙朝之势。  

仙朝是由修士当皇帝,皇族、王族、公卿大臣公然修真的朝代,仙朝建立,通常意味着修行门派的灭顶之灾,毕竟一个门派论起资源、人力物力和动员力,远远不能和一个国家相比,皇族如果修真,自然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会千方百计的打击修行门派,甚至将之灭掉。  

从山阴公主的话语中,杨肆听出了浓浓的羡慕之意,显然,她与世子的目地是仿效魏主拓跋寿,在大宋建立仙朝,彻底摆脱修行门派的控制。  

这时,崇真观大师姐冰莲仙子踏着妙曼的步伐,带着四名师妹朝城门走来。  

五位仙子,均是薄施粉黛,结着道髻,身着青色道袍,窄体紧身,修饰出完美的风姿,让人不由多看几眼,却又偏偏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杨公子,请了!”  

冰莲仙子向杨肆嫣然一笑。  

“仙子客气了!”  

杨肆抱拳回礼。  

山阴公主也被婢女搀扶下车,冰莲仙子移开美眸,笑道:“临出观前,被师尊叫住叮嘱了几句,以致来迟,叫长公主久等啦!”  

山阴公主咯咯一笑:“我们也是刚来不久,咦,冰莲妹妹,这几位仙子倒是面生的紧呢。”  

冰莲仙子笑道:“这是我的四位师妹,分别是冰清、冰心、冰洁与冰玉,随我去魏国见识番风土人情,还得承蒙公主多加照料呢。”  

“见过长公主!”  

四女乖巧的施礼。  

山阴公主可不敢大意,这四女均是筑基修为,从初期到中期不等,连忙扶住,笑道:“哎呀,什么公主不公主的,只是个俗称罢了,哪里比得上几位妹妹神仙中人来的逍遥自在,快起来吧,再这样客气我可不依啦!”  

这刻,几个女人均是巧笑倩兮,全然看不出两者间事实上是处于敌对状态。  

其实山阴公主的手腕还是很厉害的,长袖善舞,巧妙周旋,在宋主刘楚卷昏庸无能,齐王与世子咄咄进逼的不利局面下,还能执掌着宋国并非没有原因,即便杨肆,明明清楚山阴公主接近自己是别有用心,也没法生出恶感。  

正说话间,几个绿袍人快速掠来,一见杨肆,顿时面色阴沉,其中一个冷声道:“长公主,此人与我碧蟾宗有不共戴天之仇,你把他带着,是何用意?”  

杨肆冷笑道:“杨某朝廷命官,出使魏国,堂堂正正,你们是不服还是怎么着?要动手是不是?本官不介意再吃几只大青蛙!”  

“你…哼!”  

碧蟾宗弟子被杨肆杀的没脾气,明明气恨难当,却又不敢发作,只得闷哼一声,纷纷调转过头。  

山阴公主连忙劝道:“几位师兄,公是公,私是私,况且在此事上还别有隐情,还望几位师兄给我一个薄面,有什么纷争待回来再说,如何?”  

“哼!”  

又一人哼了声,显然是默认了山阴公主递过来的台阶,可是不片刻,就面色一变,望向赵礼道:“你背着金钢圈是从何处得来?”  

杨肆道:“捡来的,怎么着?”  

“你…这分明是我宗大长老的灵器,怎会在你手里?是不是你把大长老怎么了?”  

那人颇有些气急败坏。  

“呵~~”  

杨肆呵的一笑:“兄弟,我劝你说话之前动动脑子,你碧蟾宗大长老是金丹中期,而我只是炼气修士,我能把他怎么着,不知几位师兄如何称呼?”  

“魏长海、魏长沙、魏长虹、魏长生、魏长乐!”  

碧蟾宗来了五人,分别报上名号,均是筑基修为。  

最先说话的魏长海又道:“大长老之事,我宗自会彻查,不过此金钢圈确是我宗大长老之物,请先归还我宗,至于你从何得来,自有掌教真人调查。”  

赵礼不乐意了,脸一沉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