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守株待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高阶修士来说,朱果只是解馋的水果,但对于翠眉和含烟,效果非常明显,一夜炼化,气息壮大了许多,杨肆也服用黄芽丹修炼,炼气二层的修为稳步提升,要不是被小黄唤醒,三人都不愿睁眼了。  

感受到经脉中那粗壮许多的真气,翠眉欣喜道:“让含烟先服侍公子洗漱吧,小婢去准备早膳。”  

“别走,让我看看!”  

杨肆一手一个,拉住二女,目光灼灼的打量。  

还别说,修炼是最好的美容秘方,二女本就容颜娇俏,如今又有真气的滋润,肌肤白里透红,吹弹欲破,身上还多了股空灵飘逸的气息,把容颜衬托的更加秀丽。  

“公子!”  

二女给看的俏面通红,不依道。  

“你们都过去吧,我自己洗一下就可以了。”  

杨肆嘿嘿笑着摆了摆手,随即打来清水,洗漱一番,站起了三体式,随着丹道修为日深,三体式的好处也越发的体现出来,真气与精气互换交融,气血不自禁的滚滚流动,尚未被炼化的药力发散开来,融入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一点一滴的改善着体质,身后一具苍鹰虚影若隐若现。  

时间过的飞快,到天色放亮之时,杨肆也徐徐收了功,目中竟隐有精光闪烁,事实上他早就发现自己的眼睛有些不正常了,具体来说,就是视力随着真气日渐浑厚,每时每刻都在增长,视黑暗,也渐渐地如同白昼,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修行带来的好处,他怀疑与无形之眼有关。  

可惜没办法实证。  

“公子,快过来用膳吧。”  

含烟见杨肆收了功,招呼道。  

杨肆点了点头,进了膳堂,一顿丰盛的早膳已被摆上了桌子,有玉灵米瘦肉粥,葱花饼、药香蛋、水晶虾蓉包等林林总总近十样,令人食窦大开。  

当然了,小黄的早餐是三颗黄芽丹、一小碗玉灵米粥和一株灵草。  

饱饱美餐之后,杨肆心满意足的离开家,去往府牙。  

刚刚踏入院子,阿信就往里面指了指:“师兄,林公子来啦!”  

“哦?这么早?”  

杨肆一怔,就加快了脚步。  

后堂里,林太清端坐在椅子上,品着茗茶,雨桐如婢女般站林太清身后,不过杨肆隐约觉察,二人的关系不会是如此简单。  

“林兄大早赶来,可是有好事?”  

杨肆拱手笑道。  

“哈呼~~”  

林太清居然打了个哈欠,长长伸了个懒腰,才带着满脸倦容,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卷册,摆桌子上道:“杨兄弟,总算是给你折腾好了,你先看看,大概有个数,然后咱们再合计下如何行事。”  

杨肆却是看向了林太清,果然,挂着熊猫眼,脸色有些苍白,分明是熬了很长时间的夜才会如此,杨肆心里不禁有了些歉意。  

“林公子稍待片刻。”  

杨肆告了声罪,便走到外面,把阿信叫了过来,小声道:“拿一颗黄芽丹刮点药沫子化水给林公子喝。”  

“噢,我知道了。”  

阿信匆匆而去。  

杨肆也回到屋里,拱了拱手:“林公子辛苦了,其实不必如此赶的。”  

“诶~~”  

林太清挥了挥手:“此案关乎上千家庭,我多花些时间不算什么,反是杨兄弟冲锋在前,林某和雨桐姑娘不过是打打下手罢了,你先看看吧。”  

杨肆拿起卷宗看去。  

这是林太清汇总统计的建康全城近七年来婴儿失踪情况,甲乙丙丁等权贵聚居区鲜有婴儿失踪,主要还是多发在平民居住区,合计有一千零八十五例,以北城居多。  

杨肆的面色渐渐凝重起来。  

“杨兄弟可想到了什么?”  

林太清问道。  

这时,阿信端着个托盘过来,上有两只小碗。  

“林公子先喝碗水吧,雨桐姑娘也请喝一碗。”  

阿信笑道。  

“哦?”  

林太清就闻到一股清香传来,不禁端起碗,细细端详,水面清澈透明,散发着微微热气。  

“杨兄弟,此水可是加了药材?”  

林太清问道。  

“林兄饮下便知!”  

杨肆微微一笑。  

林太清一饮而尽,就觉得从喉咙到胃部,一团热流生出,滋润着四肢百骸与奇经八脉,多日来的疲倦一扫而空,甚至他那停滞不前的内力修为,也往前踏进了一小步。  

“妙,妙,雨桐,你也饮下!”  

林太清神清气爽,连声叫好。  

雨桐见多识广,喝下肚就知道是丹药浸的水,她也只是炼气初期修为,平时要想服一颗丹药,谈何容易,顿时目现奇光,打量了番杨肆,才笑道:“妾谢过杨公子啦。”  

杨肆又给阿信打了个眼色。  

阿信取出两只瓷瓶,递过去笑道:“这两瓶黄芽丹是师兄亲手炼制,凡人服了,强身健体,百病不生,修士服了,可以增进一些修为,这是师兄的一点心意。”  

林太清立刻抓了过来,拨开塞子,一股更加浓郁的清香透出,瓶底躺着十粒黄芽丹,色泽微黄,仿如黄玉。  

“杨兄弟,那我就不客气啦,雨桐你也收好,千万别见外。”  

林太清哈哈一笑,把玉瓶塞回袖口。  

雨桐嫣然一笑,把瓶子收起。  

杨肆也和阿信相视一眼,均是带着笑意。  

事实上,杨肆送给林太清黄芽丹,除了确实值得结交,还存有打广告的意思,毕竟熟能生巧,找自己炼丹的人越多,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