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羽林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牙门外面,一片骑兵列着整齐的队列,铺天盖地压来,均是黑盔黑铠,手持马槊,背着箭壶,马侧挂着弓箭,每一名骑士都身材高大,腰背挺的笔直,面容剽悍冷酷,足足有两百骑之多。  

这正是与齐王府狼牙卫齐名的羽林卫!  

羽林卫名列京城八卫之首,是拱卫皇宫的最为精锐力量,其统领羽林中郎将贺卫与齐国都尉费超并称,二人曾多次切磋,每次均以平手告终。  

贺卫驰于阵前,跨着雪白战马,身披血红大氅,手持丈二青龙偃月刀,单臂猛的举起!  

顿时,身后两百骑同时勒马止步,齐齐挺起马槊。  

“可是北城府令杨肆?”  

贺卫那冷厉的眼神在前方五人身上一一扫过,最终望向杨肆,问道。  

杨肆持枪抱拳:“正是,来者何人?”  

贺卫缓缓道:“羽林中郎将贺卫,听说你强闯我府,打伤近百人,纵容手下打了我夫人一耳光,又掳我子贺玉郎,可属实?”  

杨肆呵的一笑:“不问前因,断章取义,贺中郎不愧官居中郎将,也罢,打了便是打了,贺玉郎也下了大狱,明日本令开堂公审此人教唆袭杀朝廷命官一案,你待如何?”  

“好胆!”  

贺卫隐有怒容闪现,那青龙偃月刀猛的一指:“打我夫人者,自断一臂,你再把我儿请出,磕头谢罪,或可饶你一死!”  

“哈哈哈哈~~”  

杨肆哈哈大笑道:“贺玉郎遣府中门客袭杀于我,有人证,有口供,我上门拿他,何过之有?至于你夫人挨一耳光,乃是阻挠执法,自取其辱,难道你贺卫当了羽林中郎将,就凌驾朝廷法令之上么?”  

贺卫淡淡一笑:“好一个牙尖嘴厉的小儿,本欲留你一命,但你既不知珍惜,也罢…本将倒看看,取了你性命之后,齐王世子会否为你出头,你们几个,先去称量称量他的斤两!”  

“诺!”  

贺卫身后,八骑出阵,冷眼看着杨肆。  

“师兄,交给我们吧!”  

赵礼也向杨肆拱手。  

杨肆略一迟疑,便道:“论起单打独斗,你们中的每一个都完胜羽林卫,但眼下是两军对战,羽林卫长于军阵配合,你们却从未经受过军阵方面的训练,出战八名羽林卫,并不单单是以一敌二,而是对战军阵,武功的优势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即便能胜,也不可能不付出代价。  

我们人手有限,谁都不能受伤,况且羽林卫挟势而来,本就士气高昂,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只会使得他们的士气越来越旺盛,此战,唯有以雷霆手段打垮他的士气,这八个人还不放在我眼里。”  

“噢!”  

阿信心情有些失落。  

杨肆微微一笑:“我从八岁就开始练功,你们不用拿自己和我比,不要急!”  

说着,就向前踏出数步,双手持枪,站立当场。  

贺卫猛一挥手!  

“杀!”  

那八骑齐声呐喊,策马冲来,其中两骑在前,两骑在后接应,另有四骑分从左右包抄,骑与骑之间的穿插精妙而又熟练。  

杨肆紧紧握着枪柄,手背青筋凸起,全身气血沸腾,耳目全开,捕捉着八骑的运动轨迹。  

有两骑已经迎面扑来,各自擎出马槊,借着马匹的冲刺速度,朝杨肆疾刺!  

杨肆大喝一声,身形一转,既避开了刺击,又以腰力把长枪抡出,一式力挑铁滑车,刺入战马前胸,肩膀一提,手腕一振,轰隆一下,连人带马挑飞出去!  

“好!”  

阿亮忍不住叫好!  

贺卫也是眼神一缩!  

仅仅一招,他就看出杨肆的招式火候老道,没有任何亢余花假,添一分则太过,减一分又有所不足,无论是力道、角度、时机还是速度,均是恰到好处,堪称炉火纯青。  

这种招式,没有千锤百炼,没有经过生死搏杀,再高的身手,都使不到这种程度。  

那一人一马被挑飞,杨肆侧步一踏,巧妙的踏出一个弧形,一枪直接刺进第二名骑士的腰间,再一挑,整个人被挑了回去,轰的一声,重重砸在地面。  

那人还想站起来,可杨肆这一枪附带的劲力,瞬间就摧毁了他的生机,只手腕抬了抬,就毙命当场!  

贺卫面色一变,厉喝:“杀了他,莫要留手!”  

那六骑疾驰而来,马槊随着马匹的颠簸左右晃动,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封死了杨肆退闪的各个角度。  

杨肆冷冷一笑,猛一踏地,身形如炮弹般平平窜出,一骑抓住机会,挺槊下刺,但是杨肆的知觉异常灵敏,哪怕不开启神识,也是一羽不能落,蝇虫不能加,马槊还未及身,已被他反手握住,借力窜入马腹底部,一手抓住马鞍带子,另一手倒持长枪,往上一捅!  

“哧通!”  

连人带马,捅了个对穿!  

“咴咴~~”  

马匹吃痛之下,人立而起,杨肆借机一蹬马肚,脱身出来,又有一柄马槊刺向他面门,被他一把抓住,巨大的气血之力呈螺旋形沿着枪身钻入,转眼间就摧毁了那名骑士的内脏经脉,鲜血狂喷而出,杨肆运力一带,抢上马匹,把那人扔了出去。  

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交手,八名骑士死了四个,还有四人,而杨肆已经抢到了马,贺卫心知自己败了一阵,不禁冷哼了声,打出手势。  

那四人稍稍后撤,随即又有百骑勒马上前,摘下长弓,搭箭便射!  

密集的箭矢遮天盖地,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