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幽冥圣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发老者黑色的瞳孔猛然一缩,他嘴唇颤抖了两下,终究没有拒绝。  

惠允三野是白发老者的心头肉,也是惠允世家族长最喜欢的小儿子。  

两重身份的加持之下,惠允世家之中已有的资源,几乎在惠允三野身上用了一个遍。  

惠允三野继续待在惠允世家之中,也没有办法得到更好的资源了,与其这样蹉跎着,不如让惠允三野去幽冥圣地碰碰运气。  

唯一可怕的是幽冥圣地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死亡率。  

所谓的圣地,游离于次元空间之外。  

据传上古之时有上神、强仙人游历于虚空之中,上神之流可建立多维空间。  

在原有资源空间之外,再次开辟出其他维度的空间体系,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储物罢了。  

后来上神之战开启,神族彻底消失于天地之间,仙人也在无踪影,从此以后原来的上神与仙人开辟的其他维度空间便渐渐演化成了自我繁衍的其他空间。  

机缘巧合之下有其他武者发现了这个空间,因为圣神与仙人处物之所,必然不凡,所以这些游离于资源空间之外的其他多维空间,被武者称为圣地。  

幽冥圣地便是独属于惠允世家的。  

大陆之上,人人都以为惠允世家的立身之本是它与大陆共存亡的历史,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惠允世家的祖先是因为发现大陆之上拥有一个通往幽冥圣地的古老石碑,这才在这片新生大陆之上繁衍生息的。  

尽管那石碑千年才能使用一次,可是只要能进入幽冥圣地且能活着出来的人都成为了惠允世家至尊至强者能护佑惠允世家万万年,繁荣不息。白发老者终于抬起了头,他静静的看着王安寻和惠允三野的战斗目光始终锁在惠允三野的身上。  

阳光照射之下,他的脸上竟有黑色的气息,隐隐着一丝一缕像是古虫,一般在他的脸上爬来爬去,看起来阴森恐怖。  

而他的两只眼睛竟然是纯白的,没有瞳孔,只是白生生的模样。  

“就让他去幽冥圣帝吧,这是惠允三野最后的机会,最后让自己成长起来的机会。”  

惠允世家一直借助幽冥圣帝之中的资源修行,幽冥圣地之内,幽冥之气过于浓重,故而从第一代惠允世家族长开始所有惠允世家之人体内都会残留有幽冥之气。  

对于人族而言,幽冥之气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让人族更加频繁的遇见心魔。  

像是这一回惠允三野和王安寻对战失败的话,惠允三野必然会生出心魔。让他进入幽冥圣地已经是惠允三野唯一的出路了。  

场中的战斗似乎已经呈现了一边倒的状态。  

噼里啪啦的声音,倒豆子一般的从王安寻的身上响起对面的惠允三野,被揍得鼻青脸肿,终于忍不住释放出来了自己的气血之力。  

轰的一声,磅礴的气血之力,逸散而出,夹杂着的精神力有如丝线一般锋利的朝着王安寻裹覆而去。  

浓密的精神力丝线,团团的将王安寻围在其中,将它裹成一个蚕茧一般。  

就在这时听得咔嚓一声,一只手从那精神一丝线之中露了出来,他只往旁边一推,咔咔的两声,极其细微的在场中响起。  

痴痴滋滋的声音像是火焰灼烧了一般,一刹那精神力丝线消失无踪。  

惠允三野瞪大了眼睛,啊,的一声叫了出来。  

精神对于人而言就是脑袋里面最重要的神念部分,精神力大片的失踪对惠允三野而言无疑是重创。  

王安寻皱着眉头不解的看像惠允三野,“你我对战你为何要放出精神力?”  

“精神力如此脆弱的东西自然应该放在体内好好的保存着。”  

围观武者,咋舌以对。  

“什么叫精神力如此脆弱?”  

如果他们没有记错,聚血境界和聚精境界的差距就在于精神力上。  

聚精境界可以使用精神力对敌,故而实力上会更强一些,怎么听王安寻的意思精神力还很脆弱?  

“这怎么回事儿?”  

众人莫名其妙,整个西北边境聚精境界巅峰已经是至高至强者,他们自然不知道聚精境界以上的实力是怎样的。  

神桥到达神桥强者之际,身体会发生异变,跨越神桥达到变,彼岸之后则是道神。  

道神境界强者身体之中的能量彻底异化为一片金色汪洋,众人称之为寿元之力。  

因为到达到神境界之后,只要体内的金色汪洋,还有残存便,绝对不会生死陨落。  

王乾在江辰的身后说着风凉话。  

“大师兄,你是不是忘了以前我们也不知道精神力这么脆弱的。”  

后来他们是怎样知道精神力如此脆弱的呢?  

大概归功到了江辰的身上。  

众人哀怨的目光落到了江辰的身上,想当初他们晋升到了聚精境界之后都兴奋的不行,缠着江辰要群殴他。  

后来江辰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什么叫精神力重创。  

都没怎么出手,刷刷的就将他们所有人的精神力全都揉成了一个毛线团一般的东西,还让一只猫形异兽玩弄了半天。  

那之后整整一个月之内,他们的脑袋全部处于高度晕眩的状态,走路都像喝醉酒了一般。  

众人一想起这段往事便有些惨不忍睹,便是向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的虞曼珠,此时此刻也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唯独江辰的宝贝妹妹江欣瑶逃过一劫,想到曾经这群人群殴不成,反被殴的情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