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走马上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天的时间很短,短得让叶惊塘有些忙乱。  

既然要在皇城任职,少不了要置一套自己的宅子。  

这些天,他一直领着阿洛在大街小巷里寻摸。  

暗香则在抓紧置办生活所需的一些零碎,这主仆三人一时间都成了大忙人。  

整整跑了两天的时间,叶惊塘这才相中了一处。  

地方虽然不大,但环境不错,离刑部衙门也不远。  

亭台轩榭是一样不少,厅堂屋舍是一应俱全。  

这宅子要放到现在,绝对算得上是豪宅中的极品。  

宅子主人的祖上,原先是个负责盐茶的大官儿,后来因为犯了事,被革职查办了。  

后人接了这份家业后,一时也难改以前那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慢慢地,大部分家产便被败光了。  

到了这一辈,就剩这栋宅子还能卖几个钱了。  

兴许是对这宅子的主人有些同情,叶惊塘几乎没有还价,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将这栋宅子买了下来。  

宅子的主人见叶惊塘如此爽快,拿了银子之后,便也忙不迭地交出了地契和房契,似乎害怕叶惊塘反悔。  

剩下的一天时间,叶惊塘则是在带着阿洛和暗香布置房间,直到天黑,才将宅子收拾妥当。  

忙完了这些,叶惊塘三人都累得快散了架。  

胡乱吃了点东西,便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暗香伺候叶惊塘用了早饭,便跟阿洛送着叶惊塘往户部衙门而去。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叶惊塘今天穿了身崭新的官服,乍一看,还真有些官老爷的派头。  

叶惊塘到户部的时候,户部的大门刚开,值守的衙役可能是刚睡醒,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衙役或许是提前知道叶惊塘今天过来,因此见了叶惊塘,也没有阻拦,直接让他进去了。  

进了户部衙门,叶惊塘这才发现这里面是别有洞天。  

跟这衙门的气派相比,自己那栋宅子简直就是一个麻雀窝。  

叶惊塘越往深处走,心里越是惊叹不已,心道这大幽朝官员的办公待遇也太好了。  

逛完整个户部衙门,叶惊塘用了足足大半个时辰。  

待他返回门口时,发现已经有另一位大人过来了。  

叶惊塘心道自己是新人,便主动走上前去,拱手对那大人道:“下官叶惊塘,见过大人。”  

那大人闻言,看了叶惊塘一眼,稍稍点了点头,便一声不响地向后堂走去。  

叶惊塘见状,有些尴尬,不过也不好说什么。  

新人就是这样,到哪里都会受到排挤,这一点,他早有思想准备。  

想到这里,叶惊塘快步上前,紧紧地跟在了那位大人的身后。  

眼见那位大人坐了下来,叶惊塘赶紧上去倒水沏茶。  

那位大人似乎见叶惊塘还有些眼力价,轻轻捋了捋有些花白的长须,指着一张凳子让叶惊塘坐下。  

待叶惊塘坐定,那大人发话道:“你就是前些日子中了榜眼的那位?”  

叶惊塘闻言,赶忙答道:“正是在下,我初来乍到,以后还望大人多多提携。”  

那大人闻言,微微一笑道:“提携谈不上,老夫在这户部待了二十多年,现在不过是个四品郎中,我可提携不了你什么,不过你有什么不懂的倒可以来问我。”  

叶惊塘听这人这么一说,不禁对这人生出一丝好感来,便起身对这大人施了一礼道:“多谢大人!”  

那郎中大人见状,也不再多言语,告知了他办公的地方,便让叶惊塘快去忙自己的去,不用管他。  

叶惊塘辞了那郎中大人,便按照指点来到了地方。  

推门进去,叶惊塘这才见到了自己办理公务的所在。  

这里的规格虽然比不上刚才那位郎中大人,不过各种家具摆件也是一应俱全。  

桌椅被擦得锃亮,应该是有人专门打扫过。  

除此之外,在里间竟是还安排了一处休息的地方,卧具也是准备妥当了。  

叶惊塘情不自禁地在椅子上坐着感受了一番,还真有些官老爷的意思。  

就在叶惊塘还沉浸在初为京官的喜悦之中时,门外传来了一声咳嗽。  

叶惊塘闻声,赶紧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户部的最高长官——户部尚书范淳。  

范淳此人,叶惊塘曾在面圣的当日见过一面。  

因此再见到这位大人,他也不能装作不认识。  

叶惊塘笑着走上前去施礼道:“下官叶惊塘,见过尚书大人。”  

范淳闻言,“唔”地应了一声,对叶惊塘道:“跟我来吧,我领你转转这户部衙门。”  

叶惊塘一听,也不多言,赶忙跟了上去。  

范尚书在前面走着,叶惊塘在后面跟着,谁也没有言语。  

直到二人快要转完整个衙门大院,范淳才停下了脚步。  

他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叶惊塘,面色有些疑惑,不知是自语,还是在对叶惊塘说。  

“你怎么会来户部的呢?怎么会呢?”  

叶惊塘听尚书大人这么一说,不禁是一头雾水,心道这尚书大人为何会有如此一问。  

范淳看了看一脸茫然的叶惊塘,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于是便干咳了一声,对叶惊塘道:“你刚刚过来,暂时也没有什么事要派给你,你就先熟悉熟悉情况,等熟悉完了,再给你安排任务。”  

叶惊塘闻言,自是道了声谢,目送着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