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收服禁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何笼络人心,是现在百里棠要做的事情。  

因为,分成几个派系的禁军,人心早散了。  

人心不齐,谈何战斗力?  

而百里棠命人抬上来的九人,不过是管中窥豹。还有无数将士们的心,早已经寒透了,想再焐热他们的心,难度很大。  

没想到,这杜威来了这么一招,当众承认错误!  

的确是他治理不严!  

这也是百里棠要给他找的第二个理由!拿他和叶家军、呼家军相比!你杜威说你兵多,管不过来,人家的兵也不少!  

“是我能力不行,愧对天恩,也愧对大家!”  

说罢,杜威连续磕了三个响头!  

此人的确聪明,有时候,主动认个错,态度端正,也是能得到大家一定程度上的谅解的。不然就不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一说了!  

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让百里棠,没能这么顺利收服这些人。他就不信了,你百里棠还能把他说成更坏的人么?  

他也就这一次犯了欺君之罪,平日里不管部下犯了何罪,可他威望还是有的。  

林太尉、梁太师等人,也不希望看着百里棠能轻轻松松就收服了这二十万禁军,不然这景国的局势,真就彻底变了!  

刚刚经百里棠那么一改制,大部分的臣子,已经向着他了。  

猝不及防啊!  

百里棠冷笑一声:“假惺惺的说一句道歉,就能平息了这一切?你既然能力不行,为何不早点卷铺盖走人?如果道歉有用的话,朕愿意天天给百姓道歉,天天去给敌国磕头,求得百姓原谅,求得敌国归还失去的国土!  

朕,为什么当了几年昏君?朕的皇后遭奸人陷害,偌大的天下,无一人能帮朕给她平反,到头来,还是靠朕!  

只怪朕用人不当,苦了苍生,最终也已自食恶果!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你们说,对不对??!”  

后面的两句,百里棠冲着下面吼了对!  

“对!”声音窸窸窣窣的,也不整齐!  

百里棠:“对不对?”  

“对!!”  

这声音,这气势!直接把杜威给吓懵了——还是他带来的,死气沉沉的禁军么?  

其实,喊的人,只有三之一!有不少人,在心里边讥笑!  

昏君靠嘴,又把气氛给弄活了!  

只是有用么?  

接下来,要提高他们待遇,拿银子解决?  

如果谁这么想,那还真是太小瞧百里棠了。  

张东正和蒙放,两人都不由想到在无涯峰时,陛下的做法。有可能,陛下会借鉴那一次的做法。  

“心,委屈了怎么办?每日遵纪守法,恪守军规,辛苦练武。人家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来训练就来训练,想去青楼就去青楼。向上级举报,非但无人受理,自己还挨了军棍…  

大伙心里,只怕在想:楼上白白胖胖的那位昏君,别再假惺惺了,你说了那么多,有一文钱用吗?等会回后宫里,还不是有几十个娇滴滴的妃子,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我们受的委屈,还不是继续受?又有什么改变呢?”  

昏君啊,你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啊!  

不过,这一番话听着粗鄙,却十分有道理!  

假惺惺说这些,有用吗?  

没用!  

他必须得来点实际的!  

很滴!  

“太尉?”百里棠心中有了主意,还得拉个大臣下水,“你认为,该如何还那些心里受了委屈的子弟兵一个公道?昨日正是因为你,朕失去了一位兵马大元帅,失去了两位丞相,今日就又失去二十多位有治世之才的臣子。”  

好大一顶帽子啊!我林卫好歹也是你的丈人,你居然…当皇帝的,哪里需要看岳父大人的脸色,就算你林卫位高权重又如何?  

林卫此人素来会拍马屁,以前的百里棠也吃他这一套,失掉记忆后,就像是变了一个人——魔鬼!  

“启禀陛下,老臣认为,禁军当中,有不平之事之人,均可以去刑部或景阳府伸冤。交由费大人,秉公处理!”这是个办法!也成功把烫手山芋甩给别人了!  

“费大人,你觉得呢?”  

昨天还是府尹大人,今日就是刑部尚书的费大人,心里自然是向着百里棠的,尤其是前些日子,陛下给他出的主要,心里不由暗暗钦佩陛下。  

费大人为人正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启禀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若禁军当中,有过万人有冤屈,审理起来,不知需要花费多少人力和时间。当前局势,于我景国不利,理应快刀斩乱麻!”  

百里棠瞪了一眼林太尉:“所以岳父大人,你这是在敷衍朕呐!太师,你有何高见?”  

梁太师跪下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可通过私底下举报作证的方式。比如,某某擅离职守、仗势欺人,当以军法处置,以正军心。”  

又来一个敷衍人的,百里棠轻叹:“你们都是朕的丈人,你俩平日里明争暗斗,朕瞧着都烦。这样吧,朕今日就给你俩一个机会。你们打一架吧?”  

你们打一架吧!  

“没有什么事,是一双拳头解决不了的!”  

两位年过半百,不会丁点武功的老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架,那画面得有多精彩啊?  

张东正:陛下,可不可以笑呀!憋不住了!  

这两老头,这会儿想把百里棠推下城墙的心,都有了!  

有位林太尉的好友,劝道:“陛下,有道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