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薛家反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好张芊芊,她歪打正着,破坏了向天歌的试探,让宋安和小香没有露出马脚:“喝!难怪天这般黑,原来是有人把牛吹上了天!!”  

张芊芊接着问向天歌:“你知道,一斤盐值多少钱吗?我就算一斤粮食,卖一个铜钱,几百石盐,值多少钱了?你们这帮山贼有那么多钱吗?抢也抢不到吧?”  

别说,有像张芊芊这种,智商忽高忽低的女人,这三人真是一个完美组合。  

向天歌皱眉,心说这小妞,要么是戏演的太好,要么是她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事。且再诈她一诈:“人若不吃盐数日,会如何?”  

“会同你一样!”  

“哦?怎么说!”  

“变傻!”  

向天歌不怒,反而笑道:“接下来,你们三人,每日都不能吃盐。”  

接下来,向天歌他还会想办法,让这些人钻进来——再去毁掉,他口中的几百石盐!  

只不过,向天歌的心里,也已经开始慌了。  

山里哪还有几百石盐?  

若大家,十天半个月不吃盐,走路都会发晕的…  

张东正的计谋,也太阴毒了!!  

千防万防,唯独把这平日里不去注意的盐给忽视了!  

向天歌只把面具男留下来,望向山下,开阔之处,如蚂蚁一般小的几万人:“先生,可能真没盐了。若我们长期不吃盐,身体早晚会出问题。若此时我们冲下山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大当家,薛家已反!正集结十万大军,往咱们这儿来。只要咱山上的消息传不出去,晾百里棠也不敢轻举妄动!”  

“呼家军一定会派人过吧?”  

“派了,只有两万。没有百里棠的旨意,呼家军,不敢多派兵马过来。一旦他们的全部兵马过来,其它家的兵马,也会过来!”  

“若是如此,到那时,我死,百里棠也死。景国将四分五列!”  

“眼下,百里棠已是骑虎难下!大家都在等着,薛家十万大军赶来,灭了百里棠。他百里家,也是时候让出那个位置了!”  

“那行,咱再等等吧!”很快,向天歌就后悔听信了此人的话。此时,集中大家,若向山下,势弱之处,发起进攻,说不定他们还有一线生机!  

若非向天歌露底,面具男也不知这山里,真的没多少盐了。只需再过数日,这群山贼,便会失掉一半战斗力。  

结果,自然是百里棠赢了。  

而且还是躺着赢那种!  

可这和他之前两败俱伤的想法相悖不是吗?  

此一时彼一时。薛家十万大军来了,还愁还人对付百里棠?让薛家军和百里棠打的两败俱伤,岂不是更好?  

有一点。薛家,果真如面具男所说真反了吗?  

真的!  

这还有假?  

为何?薛家主帅,选择反了!  

因为他的好儿子,薛凯!  

薛凯给他爹传递出去的信息——血书:三场如儿戏一般的比试中,我们薛家输了,狗皇帝便要诛杀我们薛家九族…  

不是还有百里棠的旨意么?人家哪里要诛杀你们薛家九族?  

薛凯的爹,宁愿相信儿子的血字…其实那是别的士兵的血。  

且仅仅只是因为输了这几次比赛,就要收了他的帅印,让他回家种田,他如何能忍?  

反吧!  

鹿死谁手,还不得知!  

且,薛家和杨家,还是姻亲关系…  

昏君,唱歌啊!继续唱啊!  

面具男能得到的信息,百里棠自然也已得知。同时说明,张东正一开始,让薛家在其驻扎地就反的计谋,落空了。  

张东正算是谋士,但如果每个计谋都能成功,那还要养这么多兵做什么?靠嘴巴,就能取得胜利!  

他高估了他和那人的情谊!!  

蒙放还在跟几万人一起唱歌。  

在一空旷处,只有百里棠、晁洪和张东正三人。气氛有些沉闷。  

百里棠率先打破这沉闷:“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  

是啥东西?  

莫非又是陛下您的新发明?  

百里棠哪有这个能耐,就是有资料库供他查阅,以当前的水平,也弄不出枪来啊。就连火药,他都没时间去研究。  

而他以前看到历史穿越小说的标配(四件套)——火药、肥皂、香水、镜子,他通通都还没有弄。  

二人没有做声,都在等百里棠的解释。  

百里棠:“手里有兵,才睡的踏实。”不然宋朝的帝王就不会养八十万禁军了。  

百里棠继续说:“可有兵还不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里有钱,就能有兵。只要能顺利破了眼前的这一关,到时你俩,一个给朕打理天下的生意;一个就负责天下人文化思想。”  

这些现代理念,太深奥了。饶是张东正这样的才子,也是思索了一番,才想得通。  

上层建筑,应该就是指政治了!  

“所以,面对来势汹汹的薛家军,二位可有对策?”百里棠问。  

晁洪很是高冷地说了两字:“暗杀。”  

张东正点头:“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那就让他们尝尝眼镜蛇的威力!!”百里棠大喊一声,“阿三!!”  

“卑职在!”  

“带领三十人,去灭了他们的将官,薛家这位主帅,废掉两条腿,并带他回来见朕!”  

“遵命!”终于有任务了!  

“注意安全!切莫贪玩!”  

“是!”  

待这阿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