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疯狂的打谷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凡陌生、且千方百计想靠近他的人,百里棠都认为是细作(歹人)。多亏了晁蛮儿提醒了他。不然,那些年的谍战片,朕岂不是白看了?  

是不是细作,先审了再说。  

而这个叫林依依的女人,只差脸上没有写着“细作”二字。  

古代待字闺中的女子,为学音律,不顾“廉耻”,跑来从隔壁县跑来找“男人教”,动机不纯。  

张大人赶都赶不走,还想接近梁秋语。  

为何在西云县时,你林依依没有任何动作呢——这不是找不到机会嘛!  

因而,当张大人禀告百里棠这事之后,百里棠马上让人给林依依上了脚镣,发配她去冲洗厕所。甚至还派人轮流看着,免得她会在暗地里使坏。  

被抓之前,林依依猜想,张东正可能已经怀疑她了。因而等她接近梁秋语时,断不可马上轻举妄动。  

谁想,蒙放二不说话,上来就点了她的穴道,给她弄了脚链。  

怎会这这个结果?  

说拿下就拿下!  

莫非,人家早识破了她的身份?  

不是你不够聪明,你去骗骗二虎哥,绝对不没有问题。可你一开始,就来骗状元郎…  

“我是西云县林员外的女儿,林依依呀,你们抓错人了!”  

得知这事之后,百里棠把“审讯工作”交给了无事可做的晁蛮儿。起先这晁蛮儿是不答应了,后来她还是来了。  

都是一些智商不够用的女人。  

跟在她旁边的还有梁二虎和小莲。  

“二虎哥,你听说过林员外的女儿吗?”小莲问梁二虎。  

“自是听过!但那女子极为娇羞…我们可以…”梁二虎悄悄说道。  

接着没过多久,有人抓来几只老鼠,一只一只往林依依身上扔去。  

小莲自是不怕老鼠——她以前破烂不堪的家,住着很多呢。  

晁蛮儿也不怕,她是连人都杀过的,也经常在山里住。  

至于梁二虎,吃过田鼠肉…  

但真正的林依依会怕啊。  

可现在的林依依,一点儿不怕。  

“审讯完毕。”晁蛮儿拍拍手道,“跟昏…陛下交差去。”绝对不会再喊那人“皇姑父”  

“这就结束了吗?”梁二虎不舍的样子,“我还想抓几条蛇…”  

说到蛇,晁蛮儿和小莲,瞬间怕了。反倒是林依依,露出一个鄙夷的笑容。想这样就吓到她?幼稚儿!  

幼稚的不是晁蛮儿三人,而是你林依依,人家在诈你呢。真正的林依依,不仅怕老鼠,还怕蛇。你为何一点也不怕?  

天呐,这个细作,也是蠢的可以。  

晁蛮儿敲了下梁二虎的脑袋:“走了,从今日起,就让她去刷洗茅房,且不准她沐浴、换衣裳。”  

这招够狠!  

“蛮儿小姐,这样怕是不妥吧?”小莲低声说,“万一她头发长虱子,同那几个月未得洗澡的母猪一般,吓着陛下和娘娘,可怎么办?”  

“无须担心,陛下和娘娘,不会见到她的。”  

这次晁蛮儿受伤,都是小莲在照顾她,故而两人的关系,缓和了许多。亲昵谈不上,至少不会干仗。  

林依依:“…”  

你们三个小贱人给我等着!  

得知二虎几人,抓了一个细作,梁秋语没有多放在心上。甚至,连一丝好奇心都没有。天下间,想加害陛下的人,很多。她梁秋语如果不能替陛下分担,但至少可以不让陛下担心她的安危。  

那日陛下说,回到宫里,不能时时刻刻保护她,担心她的安危,梁秋语现在不停地学习。她需通过行动告诉陛下,她不再是那思想简单的农家女。  

皇家二号楼在建,夏稻在收购。  

一石好稻谷,可卖1000文=一两。原本的价格是700文一石。  

一石被洪水淹过谷子,可卖600文。原本的价格是300文一石。  

可每一个乡、庄凑齐500石好稻谷,换一台皇家一号打谷机,全乡之人共用。  

1000石差稻谷也可换一台皇家一号打谷机。  

10亩稻子可产3500斤好稻谷,即35石。  

且,受灾严重的这几个县,朝廷今年给予免税。  

一开始,皇家一号打谷机的定价为1000两一台,现在何止降了一半?首先谷子的收购价格,就提高了许多!  

这样一来,不到一台打谷机的价格,便不到500两。  

何况,百里棠还任性地,给受灾的百姓们,免税了。  

景国不是21世纪,乃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减税是万万不能的。  

旁人不说,百里棠在位的这些年,就没给百姓们减过税。  

甚至,因国库空虚,给敌国岁币,不得不多次向百姓们提高了税收。  

用王大人的话来说:“陛下,已然不像陛下。如此宅心仁厚的君王,乃万民之福啊!”  

那周围的百姓们反响如何?  

两字:疯狂!  

四字:异常疯狂!!  

特别是那地主、富农,用600亩田,一季的产量,可换4台换皇家出产的打谷机啊!  

但不管怎么样,100亩水稻的产量,就是换不来一台打谷机。  

百里棠觉得他特有做奸商的潜质。  

这里的打谷机,工艺等均比不上21世纪的打谷机(卖一千多块一台,也就一亩稻子的钱),他却翻了百倍来卖。  

可这样的打谷机,却已经卖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