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渡几口仙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昏君,我等山野之民,自是无法与你辨论。我且问你,我等灾民,你将如何打算?”  

“可你一点也不像灾民啊?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数日未吃东西,你哪来的力气?”百里棠笑道,“尔等这般健壮,何须朝廷赈灾?赈灾不过是口号,谋朝篡位才是真!”  

百里棠不待此人回答,又问他:“你可知,播下的谷种,需几日可拔秧苗?”  

陛下为何问如此简单的问题?在场的灾民,大部分是农民,怎会不知?  

“二,二…”这厮有些答不上来。  

百里棠笑了:“二虎,你来告诉他,需要多少日!”  

二虎大声道:“二十日!”  

这厮:“我想说的就是二十日!”只是刚刚一时答不上来!  

拔秧苗移栽,需二十天左右才能拔秧苗,如果是抛秧,则十五天左右。  

梁二虎只觉得好笑:“陛下,此人连如此常识都不知道,定不是什么好人,难怪他家婆姨,会和自家表舅滚到一块。”  

梁家庄的一群后生们,纷纷跟着起哄!此大汉那叫一个气啊!  

大汉心道,昏君三言两语就占了上风,灾民已有不少人,开始动摇,于是便指着梁二虎:“此子正是那日溺水之梁家庄人。乡亲们,咱可是知道,溺水之人,皆是不能活了。为何他活了过来?里面大有文章,不过是昏君差他来作戏罢了!”  

梁二虎气不行,你二虎哥险些被洪水淹死,这还有假:“若你今天,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梁二虎必将…必将…”  

大汉嗤笑:“必将什么?毛都被长齐,赶紧回你阿娘那儿,讨奶喝去吧!”  

梁二虎这就败下阵来了,心想回去之后,还需强加练习口舌之功。  

梁秋语在杨公公旁边,她不明白,世上为何能有人,可以这般颠倒是非。那日二虎确实溺水,也是陛下救了二虎。这还有假?还能是作戏?!  

百里棠却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这位蟊贼,你这是在侮辱朕的智商啊!”  

智商?  

是何意也?  

侮辱朕的智商…唔大概是侮辱了陛下的智慧。  

此言,甚是有理。  

史官,又记了一笔。  

“朕愿意出一百两银子,何人敢来一试?证明朕的清白!若发生不幸,朕将抚恤三百两,再厚待其家人!”  

百里棠话刚说完,大汉就大声斥道:“昏君,你这是草菅人命,不把我等当人,乡亲们,可是看到了…”  

灾民们议论开了。没几人听得到他说什么。  

反而那些比较淡定,不为所动之人,百里棠给了蒙放一个眼神,让蒙放他们,时刻注意这些人。  

蒙放会意,做了一个手势,通知士兵们做好准备。  

张东正:“陛下,微臣愿意一试!”  

“微臣也愿意一试!”  

好些官员出来道。  

百里棠摆摆手:“你们那儿凉快,那儿带着去,这个赚钱的大好机会,是朕让给乡亲们的!”  

大汉大笑:“听到了吗?昏君只会护着自己的人…”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是一个十二三岁憔悴少女,她带着五岁的弟弟,走到最前,拉着弟弟跪下:“陛下,民女愿意一试。不过可否请陛下先将百两赏银给民女阿弟。”  

百里棠来了兴致,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小女生首先站了出来:“来人,赏!”  

“小莲,胡闹!”一个黝黑的高壮汉子跪下,“陛下,小莲不懂事,草民愿意一试!草民所得,皆给小莲姐弟!”  

“七叔…”  

“胡闹!朕岂容尔等胡闹!来人啊,准备一桶水!”  

梁秋语想说什么,杨公公忙对她使眼色,陛下断不会做没把握之事,让她不要担心。  

老御医和陆御医,眼里闪过光芒——那天会是巧合吗?  

“阿姐!阿姐!”  

小莲推开弟弟,坚定的走了进去。小小丫头,就有如此胆魄,实乃可贵。  

试一试得一百两,死后再得三百两,加起来四百两。  

可灾民为何不愿意呢?  

命没了,啥都没了呀。  

他们还没绝望到这一步。  

不像小莲姐弟,阿娘没了,家没了,那个叫阿爹的男人早已抛弃了她们!  

“张大人,万一这女娃被淹死了,陛下恐怕会激起民愤。”  

“王大人,且放宽了心。”张东正若有所思道。  

接着,小莲就让西云县一名衙役按在了水里,按了两分多钟,正常人,都撑不过去的,何况还是这样一个憔悴的小女娃。  

而小莲始终没有挣扎,视死如归般。  

陆御医,马上去探探小莲气息:“回禀陛下,已无气息和脉搏。”  

“阿姐!阿姐!”小男孩边大哭,边使劲挣扎起来。若非七叔抱着,他已经冲了进去。  

起哄的大汉:“乡亲们看到了没,昏君百里棠草菅人命啦!”  

他一呼,人群当中,几百人跟着呼应:“昏君百里棠草菅人命啦!”  

百里棠问他们:“尔等已确认她死了是吧?朕没有和她联合演戏吧?”  

“不死,难道还能活着不成?”大汉冷笑。此人怎么看,都不像灾民。反而像一个带人捣乱的智障。  

百里棠下令:“陆御医,渡气!”  

“微臣不会…”那天他不在现场啊!不由看向老御医!  

梁笠:“草民愿意…”  

百里棠:“你一糙老爷们,还想占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