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龙吟虎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君士坦丁,东罗帝都。  

这座当世最大的城市之一,坐落于小山丘上,南邻马尔马拉海。  

它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黑海和爱琴海相连的海洋。  

这片海上没有几个小岛,也无强烈洋流,风平浪静。  

君堡依山丘而建,居高临下,邻于海岸,四通八达。  

曾到过君堡的东方外族人,都想成为这里的主人。  

比如奥斯曼人跟阿拔斯人。  

巨人战死的消息,于谢希尔逃回希腊的第五天后传入君堡。  

这日正是帝国会议讨论的时间。  

天还没亮,三十位东罗贵人就乘马车进入有“圣宫“之称的大皇宫。  

大皇宫占地达七十万平方米,里面住着宫女,宦官,禁军,正教修士,服务皇族贵人的宫廷外官。  

这些人加总超过一万五千。  

他们的存在,使大皇宫又不停扩建。  

各宫之间,用拱廊连接,额外又修建御花园,塔台,学所,高楼,宴会厅,浴场,酒馆,仓库,教堂,禁军场等等。  

身兼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功能。  

光明诸王称拜占庭堕落,但拜占庭同样也看不上西边这群卫生观念低下的前亲戚。  

时间接近早下六点时。  

大皇宫敲了大钟六下。  

皇帝在宦官的引领下,进入紫帝金殿。  

这个大殿,望似教堂,宝座位于大理石台阶上,以北非的象牙,巴尔干的珍珠,东方的宝石跟黄金打造而成。  

宝座背后有主的细针雕刻画像,位上铺着软垫,可以给两人并坐。  

传说正教之主曾经下凡坐在宝座右边,所以紫帝不做正中,表示尊敬缅怀。  

宝座前挂着紫色布帐,珠宝缀在上面。  

宝座两房有两头大只的镀金铜兽像,他们是拜占庭工匠技艺的巅峰,可以张嘴咆哮,甚至转动身子。  

传说来过圣宫的人,都只有两种想法,一种是膜拜它,颂扬它的伟大。  

另一种就是征服它!  

“啊”  

皇帝打着哈欠,眼睛看着巨人留在君堡的官员禀告。  

现在巨人还身兼君堡公爵,皇帝什么都不用干。  

唯一要做的一件事便是,他想花钱时,让巨人手下给自己便是。  

“有事就说。”  

皇帝想着等下去御花园跟宫女还有情人放风筝玩乐,刚上朝就想下朝。  

“陛下!”  

这一次官员的脸色却一反常态。  

随后一位骑士单膝跪下,“摄政战死了”  

听见这话的宦官跟禁卫军,眼神看了皇帝一眼。  

他们情报灵通些,昨夜就知道了。  

皇帝显然没有反应过来这代表什么。  

“死了谁”  

“阿修克莱陛下。”  

一个智力低下,生性懒惰的小皇帝,身边没有巨人这头猛虎看着,他就是弱小的羊羔。  

由于东方外族的压力,拜占庭边境的将领一直手握重兵,帝国无法控制。  

近百年来,阿修克莱之前,就有三位大将参加过废立皇帝的戏码。  

众人望着皇帝,都起了小心思。  

尤其那些有私兵的贵人。  

“谢希尔逃回希腊,不但把希腊海军都弄没了,还使一堆贵族落入敌人手中,不配当科穆宁。”  

有位旁听骑士,突然僭越发言。  

他受到其他贵人指使,这些贵人想要试探一下。  

而这一次帮巨人说话的只剩下亲信官员,甚至还不是所有人。  

“那你们说怎么办”  

“当务之急,组建一支新军队,防守海上跟君堡的安全,并且重新打败我们的敌人。”  

“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  

皇帝不知如何是好,他眼神看着身边的宦官。  

帝国大内侍缪苏鲁此时靠近紫帝金帐,耳语道。  

“爱琴海的诸侯,都跟阿修克莱有旧,东方军镇主大多态度狂妄,自持重兵在手,往往不听法令,陛下,我想我们应在巴尔干半岛中,找寻听话可靠的诸侯出来。”  

大内侍这个职位的意思是,睡在皇帝身边的人。  

本是亲近者之意,后成为宦官之长。  

紫室吸收了东方君主的礼俗,创立大量头衔。  

比如眼前这些能入圣宫的贵族,虽然都是贵族,但只是骑士的话,就只能旁听,除非头衔上加一个“显贵”头衔,才能发言。  

这场会议在皇帝惊惶失措中落幕。  

官员闹哄哄走出去。  

大內侍缪苏鲁却留下,要请皇帝去另外一处御花园。  

十来岁的小皇帝,生性贪玩。  

很快就把缪苏鲁特意准备的玩具还有一个从东方弄来的阿拔斯美人给迷了心智。  

“缪苏鲁你都帮我办吧。”  

“知道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这些地方的军镇主都是忠诚陛下的,我们应该从这几个地方的贵族中,挑选精锐来,组织一支新的禁军,不过这样花费不小”  

“这样要花多少钱”  

可下一秒,皇帝听见女人的玩闹声,“陛下来抓我啊!”  

马上又道,“随你吧,反正我也不懂。”  

“陛下,我们必须让谢希尔做出解释,为什么他一人逃回希腊,却将大量紫室士兵交给外国敌人,即便不来君堡,也要表示谢罪之意。”  

皇帝想了想,有些害怕,“可他会不会发怒”  

“陛下,您是罗马皇帝,只有他们怕的份,很快,各地诸侯会真正向您效忠,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