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一线城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布兰发自内心的祝福玛莲。玛莲忍着不让泪流下。  

一旁的乐手在吩咐下唱起威尼斯的婚宴歌曲,场面越来越热闹。  

这种有教士到场,唱着圣歌祝贺的仪式,坚持“不改信”的德斯利草草露了个脸,便离去。  

但前一日晚上,他已经送上祝福给保下的他性命的卡罗尔,那时到目前为止,他存下的所有积蓄(包含赏赐)。  

倾尽所有,那是突尼斯人对友情的一种尊敬表现。  

卡罗尔把这份祝福收下,但也吩咐佣兵团把自己的那份收入,全转给德斯利,直到自己喊停再说。  

离开庄园,策马环绕农田,没人在耕作,要嘛帮忙婚宴,要嘛呆在家中,吃着查曼家族赏赐的酒及肉。  

顺利的生活,让他逐渐忘却过去,甚至复仇之心也减轻了些。  

果然,时间能够忘记绝大多数事。  

如此环境,如果亲人还在的话,德斯利可以在此终老一生。  

“大人…”  

德斯利正想着妻子,静呆马上时,突然有人轻轻呼唤他。  

顺着声音看过去,德斯利愣住,怎么会有黄肤色的年轻女人在。  

这女人穿着薄薄的白色亚麻布,带着帽子,胸口带着圣十字。  

这不像是农妇的装扮,且女人的面容远胜农妇。  

“大人。”  

女人再喊了一次德斯利,且慢慢走过去。  

“你…”  

“女人是英雄的软肋”,几个月前,霍华德想起某本书上的这句话,之后他便买下一个来自波斯地区的美丽歌姬。  

乱世之中,好看的女人下场悲场。  

这女人才二十三岁,但已经换过三任主人,她只是玩物肤色文化相近,加上故意“编造”出来,极其悲惨的身世,想来德斯利不会太抗拒。  

毕竟爱柔弱女人的男人居多。  

霍华德买下这歌姬后,培训其对庄园的忠诚,过了两个月时间,才让她出现此地。  

她的某任主人通晓意大利语,所以她能跟德斯利沟通无碍,只是不会写。  

她早在前主人的强迫下改信,这两个月又受到霍华德指示的教育,她会想方法使德斯利改感受光明美好。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霍华德不信德斯利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等有了新家,那德斯利会被死死绑在复国之路上。  

“我被赐予照顾您的生活起居。”  

女人白净的手,从马身上探,触碰到德斯利的腰间。  

这句话使德斯利心内有股火焰,他害怕把妻子当成眼前人,赶快策马离去,但那声音已经侵入心中,不论再怎么清洗,都浇灭不了新的欲望。  

夜晚,繁星如画,霍华德醉倒,布兰一个人吃着橘子。  

烛火把他的背影映在墙上。  

翻动手指,看着刚才祖父给自己的未婚妻画像…  

有喜欢的,便约上一见,之后开始书信连联络,再过两三年决定是否结合。  

参战得胜,让阿尔贝在此地的统治,完全无人反对,这时霍华德便对布兰罗马之行,有了新看法,捐献挂名,但不一定要长留。  

不过目前家族实力,只能跟伯爵之下的家族联合,所以布兰将这几张画的甚美,但对于复国之路,帮助不大的画像收起。  

“五年!再有五年,我的成婚对象至少贵如公女,甚至王女!”  

布兰又吃了个橘子,立下此小目标…  

同一时间,领地两对新人,受到教士入房赐福后,但发展不同,杰克看着十分紧张的罗拉(前夫施暴所致),缓缓道,“等你完全信任我了,我们再孕育新生命。”  

两人各据床之一边,一夜无事。  

而卡罗尔这对,两人静静坐着,聊了许多话,有公国,有庄园十多年之事,醒悟过来时,天色将明,见玛莲没表示,卡罗尔不好开口,便要离房准备早上操练,但玛莲在这位公国第一武士要出房门时,把他拉住,用最大的力气,将卡罗尔推往床上…  

生命结合,开始孕育后代。  

“罗马有三宝,教堂,钟塔,竞技场。”  

“伟哉罗马。”  

“不到罗马非教徒。”  

布兰一路上,越靠近目的地,这些话就多了起来。  

还有很多名言歌赞此城。  

归功于罗马时代的浴场发达,建造各种排污管线,如今的罗马城,虽然跟卫生观念不高,但他们能将污水快速排往大海,所以霍乱等疾病,一旦发生,规模往往不大,被认为天主降福之故。  

若将广义信用十字的光明世界,看作一个大整体,被包含在内的光明城市可以分为四大等级。  

罗马,巴黎,君士坦丁,耶路撒冷。  

罗巴君耶—此四城为一线城市。  

因此这四城的居民,十分自豪。  

一个来自罗马的贵族或者教士,到了不列颠或者丹麦以北,受到的尊重比在本地还强许多。  

罗马当今有户籍的人口二十七万,有一说三十万,为一线城市第三,仅仅胜过耶路撒冷的二十万。但身兼光明世界的神学跟商业中心,所以地位超然。  

每年来罗马朝圣的贵族不知凡几,这是其他一线城市办不到的。  

四城之中,君士坦丁目前有人口三十五万(不含流动人口),巴黎三十万。  

本来君士坦丁是“超一线”,居住人口超过五十万,甚至到过七十万之多。  

每年总有无数人前往该城奋斗,真正的万城之城!  

但贵族分权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