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优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守大人,别来无恙啊!”张太守带着一群人清理太守府废墟的时候,苏灵突然出现在孤零零的树干上,朝他打了个招呼。  

结果张太守没什么动静,依旧淡然的在指挥,但他却将这些副官和侍卫们吓得够呛,纷纷拔出刀剑,如临大担循着声音,忙碌之中的张太守看见了苏灵那道熟悉的身影,按了按手掌,中气十足道:“多谢少侠上次相助。”  

经过了这么多的忙碌,即使他是体质强大的武者,也在面容上也显得憔悴的不像话,仿佛瞬间衰老了几岁,胡须半数皆白,与他洪亮的声音极为不符。  

处理这些粮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暂且不提与朝廷中的那些同朝为官的同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单纯是这些粮食的分配,便是火急火燎的大问题。  

如何将这些粮食分配到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保证所有百姓都能吃的上饭,而不是那些身强体壮的人抢的多,老弱病残没的吃。  

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极为复杂。  

人心难测,想要操控人心,更是难上加难。  

最基本的便是,将这些粮食尽可能的统计出来,集中化的处理,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在这场灾中活下去。  

不仅如此,除了粮食的分配,还要保证明年开春时期,有足够的种子可以用来耕种。  

要知道,这个年代出现灾情,会连续数年之久,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没有保留下充足的种子,来年的春没有办法耕种,会不断的将灾情扩大。  

当然,这也怪不得饥民,都到这份上了,谁还会在意明年会不会有种子?摆在面前的能吃的肯定会吃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细枝末节的具体操作,需要张太守亲自计划执校看着对方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充满着坚定,苏灵也懒得去“水”,直接了断的,对他道:“张太守,你遇到麻烦了。  

之前拦住的那些武林人士背后,还有其他高手,多半还会来找你的麻烦。”  

苏灵暂时还不知道百宝老人已经被傲杀掉,他觉得百宝老人回去之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还会继续将事情挑大,使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挑事的由头,估计还是在张太守这里。  

所以,武力看似强大,实则无法自保的张太守,便成为了“关键点”。  

知道内幕的苏灵劝道:“太守大人,能否在这几离开太守府,找个地方躲着,不然的话,我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你。”  

蜀地太守张堪察觉到苏灵的好意,而且知道对方暗中救过他,知道对方的强大,但微笑着摇了摇头,道:“蜀地的百姓们还需要我,在这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这里。”  

苏灵皱着眉头,感觉对方有点一根筋:“如果你躲其他地方,也可以照常办公。”  

张太守摇了摇头,没有认同苏灵的话:“蜀地的百姓还需要我,他们需要一个能给他们信心的人。”  

听到这番解释,苏灵不禁沉默了…  

这不是一根筋,而是真的无畏。  

此时的城中看似稳定,实则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秩序。  

这些饥民的房屋田地之前都被夺走了。而现在重新分配之后,远没有达到之前那样的稳定,很容易因为矛盾不断激化,引发秩序的崩塌。  

所以,百姓们需要一个给他们信心的人,站在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需要如何做,才能吃得饱。  

如果这个人消失不见了,那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聊话,努力了这么久,勉强维持的秩序崩塌后,重归于弱肉强食的状态,有的人粮食多到可以肆意浪费,有的人无粮可以果腹。  

而给百姓们信心的人是蜀地太守张堪,也只能是蜀地太守张堪。  

沉默了好一段时间,苏灵挪动脚步走到刚刚垒好的墙边,越过之前打斗,被轰平的废墟,看着外面吵吵闹闹,关心张太守在房屋崩塌之后,有没有事的百姓们。  

百姓们的集体情绪不会作伪,有人送来自己家煮好的热粥,有人扛着农具打算贡献出一点力气,有人垂垂老矣,吆喝着族中的辈过来帮忙…  

他们不懂的大道理,不懂得什么是江山社稷,但他们怀抱着最朴素的愿望,诉着…什么是希望。  

“没办法,谁让我长得帅呢?长得帅就要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压力啊!”  

府城之外。  

傲双脚踏在半空之中,在他面前这十多名宗师,六十多名武者。  

他面色冷峻,用几乎于陈述的语气道:“你们进入城内,将张太守以及保护他的人带出来见我。”  

他虽然没有相信百宝老人所的话,但他也清楚,他的同伴必然惨遭毒手,不然的话,百宝老人早就逃之夭夭了,不可能还会回来。  

还回来的话,就代表百宝老人并没有劫持到他的同伴,想再找机会抓到修士。  

既然如此,也就不需要再了解情况了,将城内所有敌人一并铲除,对他来,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傲人如其名,是个自傲的人,当然,他也有他骄傲的资本,五百多岁便晋升到了仙的境界,掌握诸多神通。  

在蓬元帅的麾下,在河水军中担任将领,获得无数战功。  

而这次,在内部选拔中,他打败了无数强大的竞争对手,争抢到了这次来到下界执行任务的机会。  

所以,一直顺风顺水的他,长久以来的做法并不奇怪,因为自傲的人都会盲目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