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欲挽狂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超的心情很不爽,王靖的心情更不爽。  

这一场李灿败了,场上两擂的擂主便成了孙超和二队长,若是南国这边不能派出足以击败对方的人来,最终的决赛恐怕便成了安国内部的对决。  

南国的众人皆是有些沉默,孙超自不必多说,就连那老二都能够轻易地击败己方的队长级别人物,其他人便更加地不敢轻易言胜了。  

张善平自然是很开心的,但顾忌王靖的感受,倒也不好表现得太过明显。  

怜儿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虽然平日里也不太喜欢孙超的作风,但毕竟是自己阵营的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就差没高兴得跳起来了。  

就连凌玉嘴角都挂上了一抹淡淡的笑容,与别人不同,她的笑容更多地是因为计划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接下来就该叶山出场了。  

叶山自然也十分开心,并非他没有国家荣誉感,而是他知道等他出场,这一切都会被逆转。但别人可以笑,他却不可以,顿时一张脸憋得有些通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为南国的失利而感到痛心疾首呢。  

王靖的脸色十分难看,即便方才还跟众人谈笑风生,但此刻王靖却实在无法淡定下来。。当然没能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场面确实有些难看了,身为南国子民也属实脸上无光。  

“王大人,老朽愿代南国出战!”台下负责主持的兵士再三询问还有无人员登台挑战,一名身穿老式战甲的老者站了出来,高声喝道。  

“怎么会有这么年迈的兵士?”张善平不解地问道。  

“这是当年抗击北地退下来的老兵,虽然龙沟之战后大军班师回朝,但仍有不少人不愿离开,便在这北镇扎根下来。”叶山解释道。  

“让他参加比试…这…不符合规矩吧。”张善平说道,“况且此人年事以高,恐怕…”  

张善平没有接着说下去,但意思已经表示得很清楚了。  

“徐老,一场比试罢了,便不劳您老人家登场了,还是多留给年轻人点机会吧。”王靖出言安抚道。  

“哼,你是想说老朽已经退下来这么多年了,早就不中用了吧。”被王靖称为徐老的老兵冷哼道。  

王靖欲言又止。  

“我们确实老了…”徐老叹了口气,旋即振了振精神,挺直了腰板继续说道:“但一日从军、终身为兵,我要让安国这些小娃娃们见识见识,我们南国兵士的血性与勇气!”徐老的须发皆有些发白,人老血气也有些衰退,但一番话说出来却振聋发聩,让人心生敬畏。  

“一日从军、终身为兵!”  

“让这些小娃娃们见识见识。”  

“徐老,不用您出马,让我来吧!”  

“得了吧你,徐老在军中效力的时候你还是个娃娃呢,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了?”  

“就是!我虽然没有徐老资历深,但与北贼的几次大战可是一场没落,还是我替徐老上吧!”  

“你胳膊都丢了一只,上去怎么跟人打?”  

“胳膊没了老子还有脚呢,除了脚老子还有牙,咬也要咬下他们二两肉来!”  

见徐老站了出来,一众老兵也都按捺不住了,皆是自告奋勇,请战的声音此起彼伏。  

“好一个一日从军、终身为兵!”王靖有些感动,站了出来高声说道。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你们都是我南国的守护者,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这十七年的和平,此刻你们本该安稳平静地享受生活,我又怎么忍心让你们再度披甲!”王靖有些激动地说道。  

“哼,一个比试罢了,技不如人还搞得这么煽情。”孙超有些不屑地嘀咕道,索性并未被人听见。  

王靖话音刚落,台下这群老兵顿时有些急了,纷纷开口,场面又有些混乱。徐老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听完王靖的话,这些老兵们才又慢慢安分下来。  

叶山的心情有些澎湃,这场比试一波三折,局势跌宕起伏,饶是他也有些坐不住了,此刻这群老兵纷纷发声更是让他热血沸腾。  

“等了这么久,终于该到小爷登场了,快点我快点我!”叶山看向王靖,心中满怀期待地默念道。  

的确,按照常理来说,眼下王靖可用之人,便只剩他一个了,若是不用老兵出马,接下来力挽狂澜的重任便只能交付给他了。  

果不其然,王靖的眼神瞟向了叶山。  

叶山回给王靖一个鼓励的眼神,王靖会意,狠狠地点了点头。  

“在下不才,但身为北镇镇守,自然也算是军中之人,愿亲自踏上擂台,为我南国将士之荣誉一战!”王靖说得慷慨激昂。  

叶山瞬间就傻眼了,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凌玉也愣住了,这唱的是哪一出?  

“王大人不可,比试罢了,何苦执着于输赢呢,您身居要职,即便是伤到根毫毛不也是让两国关系平生间隙,得不偿失啊。”张善平赶紧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开口劝道。  

“可我南国这些老弱残兵都能舍生请愿,我这个做镇守的又岂有坐视之理!”王靖振振有词,一脸正气。  

“王大人。”叶山实在坐不住了,站起身来拱手道。  

“小叶公子,你也快劝劝王大人。”张善平赶紧求助叶山。  

“王大人乃我南国边境重镇之镇守,身负守土警卫之责,绝不可以身犯险。”叶山说道。  

“可是…”  

“在下愿代大人出战。”  

“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