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江湖江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金鼎楼,是珩州境内最大的江湖商号,专做江湖人的买卖。  

背景神秘,传闻是流云宗实际掌控的产业,在州府和各县城都设有分号。  

李乘风离开饭馆后,找人打听到金鼎楼在吕河县城的分号地址,直接寻了过去。  

他在虚神界的收获,除了那枚会发光的宝珠,其余东西都在巫医的屋子里,那个神秘女子床前的禁制里化灰了。  

刚才吃饭的钱还是王屠掏的呢。  

不久后,他从金鼎楼里出来,怀里多了一个乾坤袋,里面有各种高品级的疗伤药和加快元气恢复的药物。  

另外,还有不少银钱。  

王屠的腰间也多了两把斧头,是用寒铁锻造的高级货,价值不菲。  

“你肚子里到底藏着多少墨水,随便写两首诗都能换这么多东西,等哪天有空了,给我写几首,等回去虚神界的时候,我拿去换两把参杂着星极铁的斧头,到时候战力绝对提升一大截,碰到六品高手我也敢砍。”王屠很乐呵,盯上了李乘风肚子里的诗词存货。  

在金鼎楼里,身无分文的李乘风作诗换物,跟空手套白狼似的,刷刷刷几笔就价值百金,一眨眼功夫就抵得上他在虚神界当猎妖师苦苦拼杀一年,这让他羡慕不已。  

“给你,那是糟蹋东西。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会这样做。”李乘风毫不留情,卖诗求财这种事,让他觉得很丢脸。  

之后,他们找了间客栈,要了两间上房,各自疗伤去了。  

挨了银姬那一掌,让他们代价惨重,至今元气大伤。  

如今李家有大难,迎接他们的将会是危险重重,没有实力,自身都难保,更别说去救人了。  

三天后。  

他们退房,离开客栈。  

李乘风找人打听到五华山的位置,直奔过去,他要去见李方承和李思齐,了解李家已经家破人亡的江湖传闻是不是真的。  

“这里的天地法则好难掌握,老子现在顶多能打得过三品,去五华山送人头啊!”  

路上,王屠骂骂咧咧,他的天赋本就不好,这么短时间根本没能恢复巅峰实力。  

李乘风一声不吭,默默拔着昆吾刀,每次都只是拔出三寸,又推回去,反反复复。  

王屠皱眉问:“你怎么不受法则影响?”  

李乘风没说话,三十三重天功神秘强大,似乎不受法则变化而影响。  

王屠也习惯了他不回应的态度,自言自语般,道:“前两日下楼吃饭的时候,我听到几个江湖人交谈,多嘴打听了一下,李家被灭的事,好像是真的。武阳谷要对五华山发难的事也是真的,你确定要这样闯过去?武阳谷的人马这会儿指不定就堵在五华山的山门处呢!”  

“你说你就只是李家的一个私生子,没名没份,去凑那热闹干什么?李家的血仇,就该那两个有名有份的家伙去报,你这叫多管闲事!”  

王屠知道的事还不少,此时嘀嘀咕咕,坦言不希望李乘风去送死云云。  

李乘风淡淡道:“名份不重要,血脉亲情是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无法改变。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就在那,在人的骨肉里。如果没了这个,人与孤魂野鬼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为什么人总说落叶归根,魂归故里,这就是原因。”  

闻言,王屠的脸绷了绷,然后骂了一声,怒道:“你小子满嘴神神道道,老子傻了才听你胡说八道。老子在虚神界都混得好,区区一个山河界,还能吓唬了谁呢!”  

说着,大步远去。  

李乘风莞尔一笑,江湖草莽,有时候也有过人之处。  

比如,一声骂娘,一句牛皮话,就能轻松化解煽情的气氛。  

五华山在望,路上有人拦路,一打听,还真是武阳谷的人,在此设了哨岗,阻止人靠近五华山,实则是盯着山下的风吹草动,及时给山上的人通风报信。  

“你们是什么人,要到哪里去?”一头目横刀在手,满脸凶相,神色不善地盯着李乘风和王屠。  

王屠是个臭脾气,一看这头目上来就耍凶,顿时瞪眼道:“这条路是你家开的啊,还不给人过了!”  

要不是李乘风没发话,他早一斧头劈过去了。  

“嘿嘿,兄弟们,来了个横的,给他点颜色看看!”那头目冷笑,呼唤身后的一众喽啰,一窝蜂围住李乘风和王屠。  

王屠迅速抽出双斧,目光横扫,对李乘风呲牙道:“杀不杀?”  

李乘风没发现有高手在附近,便道:“都砍了吧。”  

话音未落,他就掠了出去,一脚踢死了藏身在不远处的一个武阳谷弟子,此人是个哨眼,专门负责通风报信,藏着就是预防发生变故时,还能够发出信号通知其他的人手。  

噗噗噗!  

王屠挥舞双斧,跟砍瓜一样,将那一众喽啰全杀了,最后只留下那个头目,两把斧头架在那个头目的脖子上,押到李乘风面前。  

“两位好汉,饶命!”头目吓坏了,浑身发抖,跪下拼命求饶。  

他只是个小头目,平时也就干些杂活,吓唬吓唬人还可以,哪里见过这等血腥场面。  

“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敢不老实,我让他先卸了你两条胳膊,再砍了你两条腿。”李乘风寒声道。  

“好汉,你问,你问吧,小的知道的都说。”头目亡魂大冒,最终什么都招了。  

结果还是挨了一斧头,死不瞑目。  

“老子可没说过要放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