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进文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尤羽扫地出门,苏炎武走过去,拉着李乘风的手,亲切道:“乘风兄弟,来,咱们坐下看武斗。”  

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拉着李乘风走向首座席位。  

李乘风心头微动,苏炎武此举,是故意让人觉得二人关系密切,这对他想要在珩州府城立足,也是好事一件。  

落座后。  

吴从文凑过头来对李乘风笑笑道:“李公子真是一鸣惊人呐。”  

李乘风一摊手,耸耸肩,道:“我想低调的,无奈实力不允许。”  

吴从文一愣,接着吃过味来后,哈哈大笑,道:“李公子这话有趣。”  

这时候,众人情愿,想一睹镇国诗的风采。  

苏炎武心里一动,初稿他是争不过那个妹妹,但是此时若能拿到李乘风亲笔抄录的第二稿,也是极好的事。  

于是,他准备借机向李乘风开口。  

结果,他转头就看见杨万里手捧着一份诗稿站了起来,展示给众人看,上面的字迹,分明就是李乘风亲笔!  

这下他坐不住了,噌地站起来,伸手就要去抢夺,可杨万里早有防备,迅速往后一靠,躲了过去,然后苦笑道:“世子殿下,镇国诗的初稿都已经被你和郡主所得,这一份可是下官厚着脸皮向李公子讨要来的,你就别为难下官了。”  

一提初稿,苏炎武心里就来气,可此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自揭短处,便笑了笑,酸溜溜道:“杨大人小气了啊,本世子岂是这般贪得无厌之人。”  

杨万里小心翼翼地护着诗稿,忽地扬了扬下巴,低声道:“世子殿下,李公子亲笔的第二稿,在谢大人手里,下官手里的这一份,其实是第五稿,就是吴大人和柳进士手里的那一份,都比下官的好。”  

苏炎武一听,眼睛都瞪圆了,什么玩意?镇国诗的第二稿在谢根手里?而且这几个老狐狸人手一份?这么说来,先前在水榭里的人,唯独他这个世子殿下一无所获!  

此刻,他一口怒气差点没忍住,就要发作。  

真是岂有此理了!初稿被妹妹抢走不给看就算了,连李乘风的亲笔抄录都没他的份!  

杨万里人精一个,此时察觉到这位世子殿下的不对劲,立马收起了诗稿,躲远了一些。  

吴从文更加鬼精,借口帮李乘风认识各个青年才俊和世家才女,拉着李乘风社交去了。  

柳进士则猛灌一大口烈酒,大声朗诵起镇国诗来,引得一群人围观。  

只有谢根稳坐不动,抬头看向靠近的苏炎武,面无表情道:“世子殿下想要下官手里的诗稿可以,拿初稿来让下官看一眼,一眼便可。”  

苏炎武黑着脸,咬牙低声道:“本世子还想看呢!”  

谢根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了,有些同情地摇摇头。  

苏炎武沉声道:“把你手里的诗稿交出来,本世子不会亏待你。”  

谢根毫不犹豫摇头,坚决道:“下官恕难从命。”  

“你…”苏炎武气急,可在这里也不好跟对方翻脸,便愤愤地一甩衣袖,坐回去自个儿喝闷酒。  

李乘风跟着吴从文走了一圈下来,对珩州府城各世家各势力也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其中有一个叫叶蓁的美女很让他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对方长相好看,也不是因为对方身材火爆,而是吴从文在介绍对方时,隐晦提到一点,叶家似乎与某个大宗派有渊源,而先前他与几人谈及自身不能练武的问题时,关于玉脂冰魄的事,吴从文曾说某个大宗派早些年似乎就曾得到过,不过都是江湖传闻,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  

如今,这个叶家背后的那个大宗派应该就是江湖传闻里曾得到过玉脂冰魄的大宗派。  

为了日后能打听到更多那个大宗派的消息,李乘风故意对叶蓁表达了热情和善意,二人还多聊了几句,这让旁人有些侧目。  

“李公子,咱们又见面了。”忽然,一张熟悉的帅脸凑近。  

“顾公子?”李乘风皱眉,这厮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在门口见过的顾倾城。  

“你们认识?”吴从文诧异。  

“先前在外头,与顾公子有过一面之缘。”李乘风道。  

“难得李公子还记得在下,在下倍感荣幸。”顾倾城文质彬彬,笑起来比漂亮女子还要好看,真要是女儿身,还当真是祸国殃民的货色,看得李乘风眉头紧皱。  

“顾公子客气了,有空喝茶,再见。”李乘风敷衍一句,转身就走,再跟这厮待一块,他都怀疑要看不上女人了。  

这种人真妖。  

吴从文笑笑道:“看来你不大喜欢这小子呀。”  

李乘风翻了翻白眼,他又没有龙阳之癖,喜欢一个大男人算什么事?  

吴从文道:“这小子长得也的确好看了些,这都是随了他父亲,他父亲顾美人可是珩州第一美男子。”  

“什么?”李乘风惊着了,“顾美人?还有男的取这种名字?”  

吴从文嘿嘿一笑,道:“怪是怪些,不过倒也贴切符合他的相貌。”  

李乘风很无语,这父子俩可真是绝了,儿子起名叫倾城,老子起名叫美人,这是要挑衅天下女子?  

吴从文忽然话音一转,沉声道:“在珩州境内,顾美人有两个第一,除了第一美男子的名头外,他还是第一剑客,剑道造诣极高,与梁狮的刀相比,有过之无不及,是一个极危险的人。”  

闻言,李乘风暗暗记下。  

接下来,才俊会真正开始,文武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