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小大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心情不大的孩子跑出来,不得不说她的胆真肥,郑殊想着对方又没有心觉这样可以预判福凶祸吉的能力,为什么就邀请自己一块吃午饭?  

难道看自己年纪不大就放松警惕?包括之前的秋昭贞也是,以为自己在明面上的年纪大郑殊两岁就真的就不需要防范之心了?  

有时候郑殊也羡慕这些人想事情过于单纯,得亏是碰到的人是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十二三岁无法无天的人可不少。  

可不要因为年龄而轻视这批人,在这个年龄段对于死亡还是不懂得敬畏的年纪,所以处于这个时期段的人,不能拿他们当孩子处理。  

扯得远了,郑殊随着崔乂园来到的是一家装修略简陋,但好歹走进去看四周环境,也没有脏污留滞的地方,也有可能是冬天的缘故,都看不到苍蝇活跃。  

所以整个店老旧是老旧,但是看着还算干净。  

“姨母ni我来咯!”  

即便是去店里,一般来说半岛的人打招呼也会尊敬些许,要么直接喊店长ni如果老板是女生一般会亲切的叫声姨母。  

没有亲戚关系,只是单纯这么喊,好像是会让人与人之间稍微亲近一些。  

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大妈戴着橡胶手套从内厨走了出来,看到崔乂园时,脸上浮现出笑容:“是小圆呐,今天父母又出去了?”  

“内~~”说着她好似怕对方又说起什么,立刻接了一句:“我带了朋友一起来吃饭,姨母ni蟹黄拌饭还有吗?”  

“当然有,今天老头子去抓了好多只新鲜蟹黄饱满的大蟹。”  

郑殊走过来也恭敬的向老板娘问好,她这一看郑殊是生面孔,还是第一回见到。  

“小伙子看着生疏,不是釜山本地的吧。”  

貌似大妈都有这种寻根问底的属性,郑殊无奈的陪笑说道:“内,我是从仁川来当交流生的,这些日子会在釜山待着。”  

“原来如此,看来读书很刻苦呢~~你们先坐着,我去做蟹黄拌饭,如果还有想喝什么汤尽管说,今天登门的客人估计就你们俩个了!”  

没看到男老板的原因是给客人送餐去。  

老板娘转身进后厨忙活,留下俩个人彼此想看,崔乂园干笑了两声,引着郑殊到旁边的座位上,刚坐下崔乂园也找不到话题说,如果现在就直接表达感谢不知道会不会过于突兀了。  

郑殊又始终保持着沉默是金的态度,过了几分钟,俩个人都没有说上半句话。  

最后还是崔乂园自己打破了僵住的场面。  

“刚才听你说,你是过来当交流生的,是在哪所学校?”  

“…妳打听这个做什么。”  

郑殊非常直白的回了一句,之前告诉秋昭贞,是因为她带自己逛釜山,他又不是见谁都得告诉自己详细的背景,就连老板娘问,他也就笼统的说了一句概括了。  

看起来崔乂园的事可能都比自己多一点,她哪来的这份闲心问别人?  

“就是问问~~你的性格完全是铁壁啊!”  

用半岛的网络用语就是铁壁男,形容的就是郑殊这种冷漠排斥他人的行为。  

至于冰山这形容词,崔乂园可不会说出口,拜托那都是两三年前才用的词汇,她可不会拿出说,就跟老梗陈旧一样,网络的新梗会被年轻一代快速学会和应用。  

“我觉得妳很奇怪,明明自己破事一堆,今天妳都已经心情糟糕成这样,难道还要关心一个跟妳并不相干的人身上的事情,妳不累么?”  

既然都说开了,郑殊从崔乂园身上感觉到的是,除了想事情上略微简单一些,但是行事作风就是个小大人。  

跟叡仁也有点像,都有自己的主张,可惜做事情上有时候太粗糙了,因为粗糙所以经常是好心办坏事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聊着可能是到高中的时候才会交谈的内容。  

可放在他们俩个人的身上,没有丝毫的违和。  

崔乂园倒没有说出那句“你怎么知道的”话,反而是整个人往后靠在背椅上。  

“老师说这叫转移注意力,反正说出来也没有人可以帮忙,也帮不了我!”  

弟弟崔锡俊海鲜过敏的事情,发生就是发生了,现在说再多也没有意义,即便是弟弟立刻出院了,可造成的伤害还是有。  

崔乂园多么希望快点开学,她想投入到学习的海洋里,逃避掉这些事。  

郑殊此时的心情,仿佛就是之前秋昭贞对他的那种感受,眼前的崔乂园年纪是小,但是说出来的话很有道理。  

“那好我不问妳,妳也别问我。”郑殊只想安安静静的吃完这顿午饭,择日再出来采风画画。  

“尽管这么说,我还是得先跟你说声谢谢。”说着崔乂园从椅子上下来,向郑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表达对他的感谢。  

“可能你忘了,之前在仁川,你帮助过一个差点遗失小提琴的人,取回过小提琴来着。可惜没有说出名字,导致现在我一直跟你说的都是平语,你真的是半岛人么?”  

崔乂园从刚才开始一直说的就是平语,然而郑殊脸上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尴尬的样子,反而是很自然的跟她交流。  

郑殊已经想起来了,当时有个马虎的女生把小提琴遗失在长椅上。  

“是妳啊~~”  

“我自我介绍,我姓崔,名字是乂园,今年十一岁…我是龙山洞小学部的。”  

她似乎是想到什么,又给自己的介绍多增加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