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做个了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耽搁时间,他让碧春坊所有人全部上到北安军船上。

随后,他一把火点了这条大花船。

碧春坊的众人站在北安军船上,瞧着化作一团烈火燃烧着的碧春坊,个个都有些愣神。

许多人在这条船上待了数年、十几年,更长的也有。这条船几乎就是他们整个人生,现在随着烈火,完全消散无踪。

一些人忍不住哭出声来,不知是感到悲哀还是感到解脱。

苏元留下这些人,倒也不是为了别的,一方面其中不少人的确是受害者。

北安军的使命就是解放受压迫者,这些人也符合条件。

另一方面,那就是其中许多人应该都知晓不少情报。自古以来这种地方就是情报最流通的地方,将来或许能派上用场。

碧春坊这条大船,一时半会儿烧不完,苏元却没有看下去,他让船队继续前进,前进。

……

“来了啊。”

襄城,高塔塔尖。

甲一站立于此,极目远眺云来江。

江空如火,他隐约看到了,那燃烧着的巨船,以及朝襄城而来的黑色船队。

甲一神情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

他手持折扇,轻轻摇晃,澹澹自语:“也该到了决断的时候了。”

从最初苏元在北风城起事,他就注意到了这个少年。

本来以为会是昙花一现,没想到却越来越壮大。

哪怕是甲一,也想不到大周几百年基业,居然会毁在这么一个当初不怎么起眼的少年手中。

而且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仅仅一年时间都不到。

这不禁让他感慨世事无常。

毕竟,断送大周江山这件事……本来是甲一想要做的。

他谋划多年,还没来得及实施,却叫苏元抢了先。

不过也没关系。大周灭了就行,至于被谁灭的,倒也不重要了。

夜晚。

北安军船队靠近在襄城渡口。

让苏元意外的是,这里已经没有士兵驻守,营地中空无一人,只剩下许多破铜烂铁。

“王爷,小心埋伏。”戚继光提醒道。

苏元却微微闭上眼睛。

他将感知力扩散出去。

顷刻间,全城人员分布尽在他脑海之中。

他看到百姓们大多都待在家中,而聚集人数最多的,便是军队。

在他的感知中,云州军队大多都集中在皇宫附近,还有一部分集中在州牧府,除去这两块地方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驻军。

如这渡口处,根本就是不设防的。

苏元睁开双眼,道:“人都在皇宫和州牧府,这附近没有埋伏。”

“是。”戚继光应声。

苏元心道这感应能力的确好用,在额定范围内,简直比雷达卫星还要更方便。

有了这份能力,一切埋伏、偷袭就都失去了意义。除非有人能屏蔽感知,但苏元不认为有谁能对他做到这一点。

而且……

“怎么了?”

一旁的周舒见苏元神情有些严肃,低声询问。

苏元看她一眼,同样低声道:“皇宫之中,有数名强者。其中一个要超越所有人。”

“你是说……”

周舒似乎猜测到了什么。

苏元点头:“嗯,那个人,很可能就是甲一。”

在他的感知中,有数名高手位于皇宫之中。但其中有一人,要超过其他所有人加起来之和。

拥有那份超越大宗师力量的,只有可能是甲一。

而其他那些高手修为同样不俗,其中几人都不在赵云之下。

苏元不认为会凭空冒出这么多宗师、大宗师高手,他猜测那几人很有可能便是一直在皇室内的“护龙一族”。

“有哪里不对劲吗?”周舒见苏元眉头紧锁,显然除了甲一之外,还有令他疑惑不解的地方。

苏元道:“我没感知到周丞等人。”

“……”

假如护龙一族的人在,周丞等人却不在,那会意味着什么?

苏元心中慢慢有了一个猜想,结合最近发生的一切,他越来越认为这个猜想极有可能就是真相。

只是,他越是去想,就越觉得可怖。

他不自觉看向唐紫玉,后者也正在看着他这边。

两人对视一眼,唐紫玉收回视线,偏头看向另外一边。

苏元摇摇头不再多想。

他知道,以甲一的情报网络,早就该知道北安军今天会打到云州来。

这种情况下他还不走,只能代表,他不想走,且并不害怕北安军到来。

这无疑宣布着双方将在今日决一死战。

也好……

苏元心道,以甲一的实力,倘若一心要跑,一直四处躲藏,北安军要抓他也十分困难。

现在他既然想要决战,那自然也遂了苏元的意。

北安军浩浩荡荡的大军进入云州,在夜色还未彻底降临前,便先攻破了州牧府。

大量云州及附近的官员商贾聚集在此,囤积了几万士兵布置于府内和周遭街道民房。

但面对北安军的强势进攻,步炮协同加高手碾压,很快就破府抓人。

这期间皇宫并没有动静,里面的士兵都按兵不动,似乎丝毫不在意州牧府这里人的生死。

“大周万岁!”“大周万岁!



府破后,被抓出来的云州州牧还在嘶吼大叫,面若疯狂。

苏元冷冷看了其一眼,扭头向谭雅点头示意。

谭雅二话不说,吹了声口哨,手枪一抬,砰地一声爆了州牧的头。

其他士兵目睹这一幕,纷纷变老实得多,低着头在北安军的押赴下进入牢狱。

随后,稍作休整,苏元直接带大部队前往皇宫,将皇宫彻底围住。

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士兵们手持火把,跳跃的火光点燃了寂夜,宫门在苏元等人到达后自动打开,似乎在发出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