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三道合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凤族珍藏的灵宝,苏恒还是挺心动的。  

不过,他也知道孰轻孰重。  

并不会轻易背负凤族剩余的业力。  

哎,凤族还是太贪心了啊!  

他与青雀联手消除了南域的瘴气,才让凤族有了延续的可能。  

没想到元凤不知足,居然还想着让凤族重新崛起。  

等等...  

这对他来说,似乎也并不是件坏事。  

西土的生灵凋敝!  

要是元凤能命令凤族迁移到西土来,那岂不是双赢?  

可还没等他和元凤好好掰扯掰扯,镇元子就祭出了地书道:“元凤前辈,汝当真要断吾成圣之路么?”  

“哎,圣人果位即是机缘又是枷锁。  

吾与祖龙、始麒麟极力舍弃的东西,如今倒是变抢手了。”  

额...  

一不小心又吃了个大瓜啊!  

虽然他之前刚放弃了后土的招揽。  

但没想到元凤会对圣人果位这么嗤之以鼻。  

不对!  

上古三族都是失败者。  

元凤之所以这么说,该不会是知道什么秘辛吧?  

“元凤前辈,你踏入混元无极之境了?”药师道。  

“准圣之境即可称为混元。  

但真正能做到‘无极’者,却无一人可及...  

圣人果位只不过是‘天地人’三道,设下的一个骗局罢了。  

要是真将这个果位当做一个目标的话,那就等于自觉活路了。”  

额...  

元凤还真是大胆啊!  

不过,这也算是印证了他之前的那个猜想。(女娲为天道善尸、三清为天道自我尸、西方二圣为天道恶尸、后土为地道善尸)  

既然这样,他倒是隐隐有些顾虑了...  

要是他没猜错,洪荒的发展是按照天、地、人三道而进行的。  

要是顺利,三道合一是必然的结局。  

等等...  

洪荒乃是盘古开辟,许多事物又是盘古身躯所化。  

难道三道合一之时,就是盘古重生之日?  

哎,真应了那句‘知道的越多,烦恼也就越多’...  

不过,眼下他倒是有些担心镇元子的态度了。  

果然!  

才几句话的功夫,镇元子就陷入了迷茫。  

而最让苏恒感到诧异的,是元凤的这个分身!  

居然为了凤族余下的这些业力,就将这么大的秘密告诉他与镇元子。  

等等...  

元凤此举,或许就是为了摧毁镇元子的道心。  

而能令她出手的幕后之人,应该就是——道祖鸿钧。  

夭寿了!  

假如他之前的那些推论,都正确的话。  

那道祖无疑是最不希望三道合一的人。  

道祖之前没在后土身化轮回时添乱。  

估计早就打上镇元子的主意了...  

其实,苏恒也不愿意三道合一。  

‘天、地、人’三道应该是盘古的三种意志。  

之前是他想错了...  

本以为十二祖巫与三清,就是盘古复生的关键。  

现在看来,盘古追求的应该是比肩大道!  

“镇元大仙,您还要那地道圣人的果位么?”  

估计是被苏恒这话问的有些懵,镇元子踌躇了许久才道:“可笑啊...  

吾与红云老友奢求了许久的东西,居然只是场骗局。  

不争了!  

与其成为地道的一具傀儡,倒不如潜修吾之戊土之道。  

不过,吾也不是无信之人。  

助小友催生完建木后,吾就回五庄观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去。”  

这话一出,倒是苏恒松了口气。  

如今他就怕镇元子撂挑子。  

既然镇元子愿意信守承诺。  

他倒是不担心元凤分身会固执己见...  

“元凤前辈,我需要用建木根系重塑西方地脉。  

凤族如今已大不如前,就算为了族人着想,元凤前辈也不该与吾西方为敌才是...”  

“呵呵,你这个小辈倒是懂得审时度势!  

罢了!  

既然吾已成道无望,那吾就助你一臂之力,换取些功德吧。“  

只见元凤说完这话,就祭出了他的证道之宝——凤凰权杖。  

这凤凰权杖,不愧是用通天建木的本体炼制的。  

才一出现,就飞向了他那株建木幼苗。  

元凤与镇元子都是准圣境的强者。  

他们虽然各忙各的,但只是须臾之间,凤凰权杖就与建木合二为一。  

至于镇元子,则是往树身上灌注了大量的地脉之力。  

高...很高!  

可惜建木没有一下子就横贯天地。  

要不然,苏恒都觉得如今的建木可以替代不周山了。  

等等...  

如今的建木显然还未完全成熟。  

假如他能一直生长下去,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天柱!  

“元凤前辈,建木有可能替代不周山么?”  

“有啊!  

你只要能让这株建木躲过天妒,说不定它还能替代洪荒地脉呢。”  

额...  

这个难度可有点大啊。  

如今唯一躲过天妒并成功化形的十大先天灵根,就是自家便宜师尊了。  

自家师尊可是身具大功德大气运的圣人。  

想要建木支撑天地,所需的功德,根本不是他能觊觎的。  

好在,建木如今催生出了许多根系。  

虽然还无法覆盖整个西土,但却也占据了大半。  

本来,苏恒都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