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论因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西方虽然贫瘠,但也不兴用这些垃圾灵宝来糊弄啊!  

便宜师尊似乎也看出了女娲的打算,转头对通天道:“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  

为了道统考虑,通天师兄还是舍弃诛仙四剑吧。”  

都到了这个地步,苏恒也明白了便宜师尊对诛仙四剑的执着。  

等等...  

传闻诛仙四剑就是魔祖罗睺,在须弥山收敛龙、凤、麒麟三族的杀戮之气炼制的。  

师尊这么想要得到它。  

难道是想借助诛仙四剑,将侵蚀西方大陆的诸般邪气,全都清除个干净?  

这个法子虽好,但西方的地脉却支撑不起这个大胆的想法啊!  

好在,通天并没被说服,再次拒绝了便宜师尊的提议。  

场面再次陷入了安静。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女娲会帮妖族换回混沌钟。  

这可不苏恒想看到的...  

为了西方的繁荣富强,他决定帮便宜师尊一把。  

又到了展现他演技的时刻了!  

为了更快的融入角色,苏恒还专门回想了下四脚吞金兽吃掉阴阳磨盘时的情景...  

效果很不错。  

压抑了许久的辛酸与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师尊,您要为徒儿做主啊!”  

与他颇有默契的准提自然知道这是个大捞一笔的机会,语带急切道:“药师徒儿,谁让你受委屈了?”  

在六圣面前,苏恒倒也不敢编瞎话。  

只是将女娲要他偿还因果的事说了一遍。  

这些天他可是越想越气!  

他凭本事要来的见面礼,为啥要承担因果啊...  

便宜师尊倒是十分淡定,笑着伸出手道:“通天师兄,你要是能再出十二件先天灵宝,这混沌钟就是你的了!”  

这回通天并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不得不说,通天是个实诚人。  

光是那套散发着五色毫光的定海珠,就远超女娲拿出的那些灵宝。  

本来他还以为道祖会再次出面,偏袒妖族呢。  

但直到通天将混沌钟收了去,也没有谁敢出言反对。  

看来,天道并不会直接干涉洪荒的走向。  

如今妖族失了混沌钟。  

那巫妖两族的结局也很可能被改写。  

女娲是最先离开的!  

而与她同行的东皇太一,虽有万般的不甘,但最后也只能无奈的离开。  

如今,周天星斗大阵依然在窃取着星辰之力。  

但当他与便宜师尊回到须弥山时,原本还一脸风轻云淡的师尊却变了脸色。  

果然!  

周天星斗大阵之所以暴露,还真和地藏与弥勒有关。  

被截取的星辰之力哪里是用来反哺西方了?  

明明是这俩祸害借用星辰之力在炼制灵宝。  

也得亏他气运深厚!  

要是这俩祸害在他身处娲皇天时炼宝。  

说不定他的坟头草都得三尺高了!  

“哎,因为你们的一时贪念,暴露了妖族藏匿多年的底牌。  

接下来这一元会,你们就老老实实的闭关修行吧。”  

苏恒见没自己什么事,一时没忍住,竟笑出了声。  

可还没等他来得及高兴,便宜师尊就调转话头道:“你还有脸笑!  

阴阳磨盘被四脚吞金兽吃了,至少找补回几道先天不灭灵光与青玉药匣。  

你用钉头七箭书了结因果,得到什么了?”  

额...  

这了结因果,难道还能从借机获利不成?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便宜师尊继续道:“你乃为师亲传弟子,只要不是惹出天大的祸端,为师都能帮你抗下。  

区区一株五针松残躯罢了!  

女娲威胁你的时候,难道你就不会反威胁回去?”  

“师尊,弟子只是个太乙金仙...”  

“愚蠢!  

女娲虽贵为圣人,但她却是六圣中顾忌最多。  

你要是以妖族或伏羲的安危胁迫她,她难道还真敢对你下狠手不成?”  

额...  

难怪女娲刚刚连句重话都没对便宜师尊说呢。  

合着,是不想与便宜师尊有牵扯啊!  

他确实错了...  

错在他低估了自家师尊的无耻程度。  

“师尊,徒儿对因果之说有诸多不解。  

您能举几个例子,让我明白什么样的因果可以结,什么样的因果需避免么?”  

估计是对他这话有所感悟,准提沉思了许久后才道:“因果一道虚无缥缈,既可伤人也可伤己...  

就拿混沌钟这事举例吧...  

虽然为师没能留住那件至宝,但却将咱们西方教与妖族的因果,转移到了通天身上。  

也得亏通天需要先天至宝镇压截教气运。  

要不然,地藏与弥勒怕是要以命相抵,都难偿还所欠妖族的因果。”  

懂了!  

就是得掌握个度呗...  

只要能够用功德或是天材地宝抵消的因果,师尊都能替他抗下。  

但要是所欠的因果过大,那就需要想办法化解或转移了。  

估计是怕他误入歧途,便宜师尊继续道:“药师徒儿,其实消弭因果还有个简单的法子。  

遇到比你弱的直接杀了,遇到比你强的想法子让别人帮你杀了。”  

额...  

这法子还真够简单粗暴的!  

等等...  

便宜师尊之所以能成圣,全凭红云老祖让出自己的蒲团。  

如今,东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