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族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枫林镇姜宅的那个小小的客厅内此时正异乎寻常的拥挤。原本就不是很大的空间而今看起来却是显得越的窄小了

而在里面坐着的除了姜云涛姜云剑和李承年这几个姜李二家的核心成员之外其他还留在天阙门总部的家族成员几乎全部都毕集于此。

然而奇怪的是明明有这么多人但是整个大厅内却是落针可闻出奇的安静。除了那墙上座钟的嘀嗒声响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声响。

空气之中更弥漫着一种焦灼不安的气氛。

“奇怪了怎么去了这么久都不回来?还有那八声钟响到底生了什么事?不是说现在离杀劫开始的日子还有十几年么――”

坐在大厅中央处的沙上李凌香正眉头紧皱着用手指沾着茶水无意识的在身前的茶几上写写画画。神情怔怔的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但却又时不时的用焦切不耐的眼神望向大门口的方向

不止是她就连姜云剑和李承年这些个长辈神情也都是差不多的模样同样是一脸忧急的看着门口。姜云剑的情形稍好端坐在主位神色间还保持着波澜不惊的气度但却也难掩眸子里的那丝急躁之色。

这样的情形其实自观礼结束后他们从天元峰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如此了。

他们在等待等待着中途分别被长老会和掌教真人唤去地姜笑依和李书瑶二人的回归。

至于其他的族人在此等候的原因也都差不多如此。

凤鸣峰上的那八声钟响听见的可并不只是天元峰上以及李凌香他们几人而已。钟鸣如凤可至千里。这句话可绝非是虚言。当时的整个山区域都是清晰可闻。

而想要知道这八声钟响的缘由。对于姜李两家的普通族人而言没有比这里消息更迅捷地地方了。

姜笑依是一堂次座地位身份在目前的天阙门地总部之内几可稳居前十可以出席任何最高级别的会议。而李书瑶如今已是常务长老团的成员之一控鹤堂既然鸣钟示警自然要对长老会做出解释。无论是哪条线。他们都可以了解到钟响的真实原因。

要知道天阙门自秋叶之后就一直只是稳步扩张六百年来几乎从无大战。别说是八响就连最底的六响他们这些人也从未有听过。此时骤闻钟鸣当然不能不在意。

而且八次钟鸣也就意味着门派。已经遭遇了仅在九声灭门之下的绝大危机。事关己身安危那就更加的想要知道缘由了。而姜云涛和李凌香他们这些家族地核心成员之所以关切的理由却又比这些普通族人们多上一条。记得当时在道法学院校门口处姜笑依再次被掌教真人遣人叫走的时候他们可是清晰的听见皓月行省、月墟、妖族、混乱这些个让人心惊肉跳的词汇。其中的任何一个听起来就已糟糕之极。而当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时候任是再怎么乐观的人。恐怕也无法高兴得起来。

皓月行省那里本就是天阙门新拿下不久的地盘不但人手还没补充完备也根本就还没来得及去巩固。而两个最强的战力姜笑依和姜笑云如今也是远离。若是眼下真出了什么事情。那边地形势确是不容乐观。

对于现在的姜李二家而言。皓月无疑可以说是姜笑依为他们打下的立根之基。无论是家族的产业还有大部分弟子未来的职位。大部分都被安排在那里。若是失去了皓月那么姜李二家无异是等于被打回原形。自然由不得他们不关切。

而四人当中的姜云涛和李承年更是恨不得现在亲自跑到极乐峰上去听听长老会里现在正在说什么。皓月行省那边有到底出了什么事。

然而可惜的是他们二人如今虽然也是长老会的正式成员之一。可是却还没到他们轮值地时间。平时旁听还可遇到这种紧急会议根本就没有列席的资格。

在天阙门内给予那些实力强大的血脉家族几个长老席位不但是门派一向以来的惯例也是一种拉拢的手段。只有能够让这些家族能够参与到门派地具体决策才能保持他们对门派地忠诚和向心力弥补因为血脉者无法担任座以上职位而带来的不满。

不过这种手段地中心点就是重在参与。也就是说参与可以但是绝不能让这些血脉家族的力量真正做到可以左右整个门派门的地步、

而天阙门的高层自然没可能傻到本末倒置让姜李二家在长老会中的三个席位同时出现在同一届的常务长老团中。

时间就在厅内众人焦躁地等候中慢慢的走过。此时在这些姜李二族的族人的眼里感觉每一分钟都异常的难熬无异于度日如年一般。

不过好在也没等多久客厅的大门就轰然打开。众人齐齐起身望去外面却是姜笑依母子二人联袂走进来李书瑶的面色铁青而那位在他们眼里无异于家族中的顶梁柱的紫少年倒是一脸的从容并无什么异色。

“阿笑搞清楚了没有到底出了什么事?竟然需要敲到八响?”在这样的场合最适合先言的也只有姜云剑了。身份不但是姜笑依的嫡亲大伯也是新近才刚卸任的前任族长。本身地年龄又是众多族人中最高足以当得起德高望重这四个字。

在门口处站定紫少年显示用目光扫视了一眼厅内然后微不可觉的皱了皱眉头。刚才在进来的时候骤然间这么多双眼睛眼巴巴地望着当时的他是差点被吓了一跳。

说实话他也确实没有想到在自己家里。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在等着。要知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形。

然而不过只是转瞬之间。他就又意识到。像现在生在姜家的这一幕在烈山家在轩辕家只怕也在同时上演着。而其余的家族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情形。

其实这也可算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