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试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早以前他就怀疑这个黑狱墟时间就在已经存在六千年之久的家族。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对席白背后的那股神秘势力有所了解。

原本他是想从公冶仲谋那里得到这一切。然而平林山顶的那一战动用了天魔解体秘法的公冶仲谋让他根本就无法留手。只能用自己最强的力量将之击杀。

既然公冶仲谋已死那么他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之。可是这十几个人的死却将他找寻线索的希望彻底的掐断。

不是他多疑一个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大家族破灭之际有人愿意为之殉葬本来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其中的大半都来自天阙门的血系这就有些诡异了。

于公冶家的其他普通弟子不同的是公冶家的血系早在战前就和他谈妥了条件。战后的他们虽然失去了皓月行省但却可以在天阙门内继续保留自己的家名而存在甚至允许他们保留部分皓月行省内的财源。

而此前公冶家内的大部分权利早已落在毫无血缘关系的旁系弟子之手。如今的公冶世家事实上只是一个顶着公冶家名头的门派而已。留在公冶家和为天阙门效力对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论实际利益也并未损失太多。

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有公冶家血系的元老人物为了天阙门进驻公冶家本部而自杀?怎么看都是值得奇怪的事情。而在他们横死地同时公冶仲谋的私人密室也同时失火。事情就更显得不同寻常了。

在此之前他也不是没想过那些人会出手把关于他们的线索抹去。可是即使明知有这种可能存在他也无法可想。无论是天阙门的控鹤堂还是他麾下现在由应舜臣掌控的情报组织都未曾将触角伸入到公冶家的核心级别之内。在彻底击溃公冶家之前公冶家内部生的事情他是无法掌控得住的。

不过他也没想到。那些人会做得如此干脆利落。将所有的线索几乎完全地抹平。而这样的事实让他多少有些不寒而栗。

那些公冶家精英弟子的死倒还罢了可那些修为高的元老。以及公冶仲谋失火地密室却不能不让人惊叹于他们的实力。席白背后的这些人对公冶家族的渗透已经到了令人指地地步。他们甚至在公冶家族内部。已经掌握了相当的权力。

而收徒条件可称当世最为严格的公冶世家尚且如此那么天阙门了?早期兼容并蓄用了短短几百年时间。就已成为正道七大派之一的天阙门又如何?

据他所知天阙门地收徒条件可比公冶世家要宽松许多。只要资质足够。身世清白。就可以被纳入门墙。那些人想渗些人进来。想必也不会太南吧?那么现在的天阙门内又有多少高层。是属于他们的人?

联想到十代掌教之死枫林镇地突然遇袭这个猜测让他心中寒。现在想来数年前那个杀手组织之所以能混入到防卫深严地道法学院内只怕也有着来自天阙门实权者地助力。

他现在的心内甚至开始小小地后悔起来。

拿下了公冶世家非但未曾让他的家族摆脱困境反而让他们的处境更家危险。费尽了心力终于摆脱棋子的命运然而当他开始成为弈棋人的时候却现自己眼前的棋局竟然如斯的危险。稍一不慎就有万劫不复之祸。

知道了这些你让他又怎能高兴得起来?原本以为可以就此收手但是现在形势却逼得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扩大实力。想要让家族在修真界大战中无恙的存活下来手里仅有的这些实力只怕还远远不够。

想到此处紫少年摇头一阵苦笑。这时他的灵识忽有所感双眼望向了门口处。

“不用敲门了都进来吧!”

就如他的灵识镜映中一般走进他办公室的是一个红眸少年以及两位老者。少年自然是姬傲穹而那两位面容五十岁许的老人却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分的公冶成都和公冶彻。只是和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气氛相当的友好而双方的身份也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冶家罪人公冶成都公冶彻见过大人”

姬傲穹向姜笑依微微点了点头后就站到了一旁。而公冶成都和公冶彻却毕恭毕敬的半跪在办公桌前俯身一礼。尽管对象只是一个年纪不到十七的少年按道理来说应该很尴尬才对。但是这两个年龄加起来已经三百有余的老人目中却不但未有丝毫不满之色反而略带着些许畏惧。

修真界中向来是强者为尊。而他们身前这位不但以智谋几乎毫无损失的将公冶世家摧毁而且还孤身一人斩公冶仲谋于平林山顶。无论是哪方面都强过他们这些痴活百余年的老家伙们不止一筹。向这样的强者表示自己的敬意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羞愧的更何况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日后的前途和命运都掌握在这少年的手中。更不愿因为一些小节而使得这位天阙门新贵的不快。

靠在椅背上神色泰然的受了两人的大礼后姜笑依的脸上总算浮出些许笑意:“都起来吧!这次我天阙门能够顺利把公冶世家拿下二位实是当具功。呵呵!若非是二位深明大义率先投诚。否则的话只怕我皓月分堂只怕伤亡非小。”

“大人这是哪里话!公冶家的溃灭实是大人运筹帷幄之劳吾等不敢居功。有大人出手其实着公冶家覆亡之局已定。我二人之所。只是顺应实事之举而已。可笑那公冶仲谋公冶定然妄想以螳臂当车实是愚蠢之至——”

站起身来公冶成都眼神异常复杂的看着对面地紫少年。只见对方除了那张俊美宛若女子的脸面尚显稚嫩之外。无论是一举手还是一投足莫不蕴有着浓厚的上位者的风范。言语谈笑间皆有股让人心折的威势。身形虽然瘦弱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